武则天的人才招聘
也许有人会说,武则天同志太狠了,可是,政治斗争向来就是残酷无情的,你死我活的,带不得半点儿女情长的,武则天作为一个改朝换代的女皇帝,一无开国佐命的功臣,二无得力的外戚帮忙,她一个女人家,做着这么大的生意,阻力又那么大,不狠点能行吗?依靠告密和酷吏,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阿嚏! 武则天知道,酷吏只能算是奴才,特殊时期的歪才,用他们稳定政治秩序可以,但若论起治理国家来,还得依靠大批实实在在的人才。 但人才从哪里来呢? 答案是:从科举而来。 此制度起源于隋朝,是隋文帝杨坚发明的。在此,我们不妨介绍一下唐朝的科举,也就是唐朝的高考,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 1,常科。顾名思义就是常考,每年都举行的考试,考试者必须是白丁(无官者),考中了,便意味着你有了候选当官的资格,但并不能就此成为官员,还得等有了官缺之后,经过吏部的考核,考核合格,你才能是一名官员,可以吃财政了,就好比今天参加高考,被录取只是有了将来考公务员的资格,并不算当官。你滴,明白,阿嚏! 常科的考试有两种:进士科和明经科。 进士科侧重于文学才华,考的是天赋灵性,就好比莫言同学只读到了小学五年级,却拿到了诺贝尔奖,要是把六年级也读了呢?我估计至少还能多拿两个奖,要是把初中也读了呢?那么全世界的文学奖估计能横扫一半,莎士比亚啦,普希金啦……要是把高中和大学也读了呢,估计就什么奖也得不了啦,因为他已经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啦。 阿嚏! 明经科侧重于儒家经典,考的是你下功夫去记东西,也就是说,你可以没有文学才华,但只要有死记硬背的功夫,就可以考明经了。 本来明经的级别要比进士高,但我们在电视剧中却经常看到考生高呼“我中进士了”,这得感谢武则天,是她把进士的地位提高到了明经之上。之所以这样做,是要提拔有天分文采的人,少用只懂死记硬背的书呆子。从此点看,武则天侧重的是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 阿嚏!俄帝女神,您太有才了!Iloveyou! 武则天提高进士科的地位,是她对科举制的一大贡献。再阿嚏! 2,制科。也就是皇帝下诏举行的考试,不定期的无规律举行,可能1年考2次、3次,也可能2年、3年不考1次,具体由统治阶级依照官员的具体情况而定,参加者可以是平民,也可以是官员,有点像今天的公务员考试,考中,便意味着可以吃财政或当更大的官了。 制科里最有名的考试是“殿试”,就是皇帝老儿亲自坐在大殿里主持考试当监考老师。可你知道吗,这是武jiejie发明的,以前没有啊我靠。要知道,古人往往把主持科举的官员称做恩师,把自己认做其门生,考中后,对主考官肯定是感恩戴德视其有再造之恩的,而武则天亲自在大殿主持考试,这样被选的进士就视其为恩师,对她感激涕零是必然的。这样国家选拔的顶尖人才就都成了武则天的门生,而不是某大臣的,天下能不稳定吗?武则天因此笼络了大量的“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