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周瑜小乔全传在线阅读 - 二乔出生

二乔出生

    周异的好友乔公曾拜朝廷议郎。他傲骨嶙峋,不阿权贵,待人谦俭。虽历高官,不以官爵私亲,为官清廉。他敢于针砭时弊,大胆直言。

    一次,在朝堂上,他不怕得罪“十常侍”,向灵帝痛陈积弊:“宫中奢靡之风日长,妃子及大宦官过生日往往破费上百两黄金,宫中日常采买漏洞很大,经办人员从中克扣,雁过拔毛,宫中买一匹布竟然比外面贵3倍,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国库岂不亏空?!税收名目繁多,不胜枚举,苛捐杂税已经激起多地民变,本来军饷就少,加之军官克扣钱物,前线士兵食不果腹,怨声载道,丧失战斗力。

    眼下正处于乱世,更应减免税收,收拾民心,岂能加重赋税!”十常侍反唇相讥,诬乔公本末倒置,税收加重的原因在于黄巾军作乱——为了安定天下,朝廷招兵买马,缴伐费用陡然增加,不得不加征税收;并且诬告乔公与黄巾军暗通款曲,罪当灭门九族。

    孔融等力保乔公,用右手食指指着朝中大臣们,义愤填膺地说:“你们这些衮衮诸公,锦衣玉食,为保全自己及家人性命,不为国家分忧,苟且偷生,乔公不顾身家性命,忠言直谏,现在遭此横祸,竟然没有人有胆量为他伸张正义!你们为什么不呐喊,你们为什么不声援!”

    孔融双眼圆睁,射出鄙视和愤怒的光芒,许多人见了心惊胆寒,羞愧无比,纷纷跪地,齐声为乔公求情,请求皇上念他多年兢兢业业,宵衣旰食,饶他一次!于是皇上收回灭门九族的成命,将乔公贬为庶人,永不叙用。

    乔公早就听说庐江郡风光优美,文风昌盛,特别是文翁故里舒县,尊师重教之风甚浓,准备举家迁往那里。但是乔夫人和儿子不愿离开京城,因此,老乔孤苦伶仃,水陆兼程,到了舒县。

    由于盘缠不多,只好买了一张纸,画了阴阳八卦,摆了个卦摊,为人算卦。他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渐渐地,名气越来越大,找他算卦的人越来越多,闲时,他还同人家摆龙门阵。

    由于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众人听得如醉如痴,天色很晚都舍不得离开。城里有一个郎中,名叫张叶青,早年丧妻,收养一个女儿,名叫蕙云,二十出头,至今没有婚配。

    张叶青与乔公交谈后,觉得他视野开阔,博学多才。郎中欣赏他做人的风骨、做官的气节,也同情他的遭遇,乔公敬佩张叶青的医术人品。

    一来二往,日久天长,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蕙云经常津津有味地听他们谈古论今,觉得乔公才华横溢,渐生爱慕之心。张叶青觉察出蕙云的心思,于是试探乔公,乔公知情后,诚惶诚恐地说:“蕙云姑娘通情达理,相貌倾城,是个难得的女子,可是我与她年龄相差近20岁,不敢耽误令爱的青春。”

    张叶青听在心里,就婉转地向蕙云转达乔公的心声。蕙云听了,嗔怪道:“想不到乔先生博学多才,谈及婚姻,心里竟然逾越不了年龄这个藩篱,未免俗气了些。”

    张叶青一听,心里有了底。向乔公暗示了蕙云的心曲。乔公一听,很是激动。此时,他已在著名的鸿儒书院谋到一个教职,说起鸿儒书院,不能不赘述几句。西汉时舒县有个人姓文,名党,字翁仲,景帝时任蜀郡太守,他在蜀地倡导教化,教民读书,学法令,在城中设立学校,培养人才,曾选拔郡县小吏10余人到京都研习儒经,学成归来后教授学子。

    景帝知道后嘉奖了他。文翁兴学开了州郡县设立学校的先河,此后,各地以此为榜样,纷纷兴办学校。后来文翁告老回乡,看到家乡教育落后,拿出多年的积蓄并且多方募集资金,兴建了鸿儒书院,从蜀郡等地聘请优秀人才,来书院传道、授业、解惑,后来,崔寔、马融、张衡、边韶、延笃、蔡邕等名流硕儒都来过书院传经送宝。

    乔公身为落魄之人,为能获得鸿儒书院的职位感到十分荣幸。

    书院掌门人颜群对乔公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yin的风骨大加赞赏。乔公托颜群做媒,他一口答应,说:“俗话说叶落归根,明年我要回乡养老了,书院将来要靠你支撑。”

    乔公想要推辞,颜老先生摆了摆手,没让他说出来。经颜老先生出面撮合,乔公同蕙云喜结良缘。大婚之日选择在书院奠基纪念日,颜老先生亲自主婚,远近名流都前来恭贺,婚礼cao办得热热闹闹。

    婚后没几日,乔公就全身心投入教习研讨等事务之中。蕙云悉心cao持家务,生活虽不富裕,但是家里充满温馨气息。第二年,蕙云产下一女,取名乔涟,第三年,又产下一女,取名乔漪。

    张叶青高兴得合不拢嘴,常常过来照顾两个孩子,将生意交给侄儿张蔷打理。于是乔公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掌管书院,谋划发展之事。

    他满腹经纶,虚怀若谷,善于学习其他书院的长处,制定并完善多项规制,先生们勤勉敬业,学子们好学不倦,他还接纳一些名流担任教职,书院学风日盛,名声远扬,大户人家慷慨捐资助学,庐江太守陆康、舒县县令赵飞虎等常来巡视,支持书院发展。

    蕙云一有空就帮父亲上山采草药,可是有一次,因为雨后石滑,不慎坠入悬崖。噩耗传来,乔公几乎要疯了,他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披头散发在雨中狂奔,张叶青看着两个未成年的外孙女失去母亲,心酸不已,回去后不久中风而死。

    乔公连失两位亲人,情感遭到重创,情绪十分低落。他强撑病体,掌管书院。一晃,5年时间过去了。这是一年的年尾,先生和学生们放假回家,乔公正在屋内看书,突然,大乔和小乔跑过来对他说:“爹,外面有一人在大哭!您快去看看。”

    乔公随两个女儿出去察看究竟。出了书院大门,向前走了百步,看见前方躺着一个人,一位20多岁的女子跪在旁边,失声痛哭。乔公到了跟前,看到地上躺着一位老年妇女,闭着双眼,脸色苍白,看样子已经死去。

    年轻女子一看来了人,一把抱住乔公的双腿,哀求道:“先生,我叫张晗,我的母亲已经病死,我是个外地人,哥哥下落不明。我孤身一人,身无分文,求求您出钱将我母亲的尸体埋葬,好让她入土为安,我一辈子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乔公听后,明白是怎么回事,赶紧扶起姑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在此地举目无亲,帮助你安葬母亲,是我应该做的,快快请起!”

    姑娘听后,停止哭泣。乔公立即上街请人到书院里搭建灵棚,将尸体抬进去停放三天,然后出面赊了一口棺材,将尸体入殓,按舒县习俗,在棺材里放入两个木偶,然后雇人将死者安葬在书院附近——一来,那块土地属于书院的地产,与外界没有瓜葛;二来,乔公考虑到“慎终追远”,母亲新逝,张姑娘必然要守墓,如果墓地太远、太偏,一个姑娘家不安全。

    张晗含泪问乔公:“先生,俗话说入乡随俗,不知你们这里兴不兴‘做七’?”乔公开始没听明白,过了一会儿问道:“是不是每隔七天祭祀一次,‘七七’为‘断七’?”张晗点点头,乔公沉吟道:“舒县目前还没有这个风俗,你想做的话,我去请道士。”

    “不不,先生,我只是随便问问而已。母亲有知,应该含笑九泉了。”其实,“做七”不是儒家的丧葬礼仪,再说当时还没有成为舒县风俗,所以乔公没再坚持。

    乔烨让张晗独自住在书院一间闲置已久的房子里。几天后,张晗对乔烨说她夜晚听到狼叫声,感到害怕,求乔烨为她想想办法。

    老乔思来想去,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让她搬到家里同二乔住在一屋。张晗帮助乔烨料理家务,照顾大乔小乔,四人相处得比较融洽。假期结束后,师生们返回书院,这片宁静的土地上空又经常响起朗朗的读书声。

    乔烨叫张晗负责书院的花草管护,她与其他几个杂工也合得来,同他们一样享有一些补贴。张晗很满意,甚至感到幸福,她有时上街买好吃的好玩的给大乔小乔,她感觉两个孩子越来越水灵、越来越漂亮,像初花一样娇艳,内心很喜欢她们。

    但是,令乔烨感到不安的是,他开始感觉到一些人用异样的眼神看他,甚至小声议论他。他感到如芒在背,意识到张晗长期住在他家,确有不妥,但是又不能将她赶出去,于是在书院物色未婚的先生做张晗的配偶。

    有一个名叫赵训的中年人对张晗颇有好感,但是乔烨向张晗婉转提到此事时,张晗毫无反应。乔烨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服孝期满,应该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张晗听了,竟然流下眼泪,说:“先生,我早就说过一辈子不嫁人,况且还没报答您的大恩大德,我怎能离开?我孤苦伶仃,好不容易有个安身之所,先生真的忍心赶我走吗?”说完,转身拭泪,看上去楚楚可怜。

    乔烨心一软,不好再说什么了。于是,他问赵训:“张晗长相、人品怎么样?”赵训点点头,乔烨不无责备地说:“你对《蒹葭》烂熟于心,知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是你‘琴瑟友之’了吗?‘钟鼓乐之’了吗?怎么不敢拿出实际行动来呢?”赵训受到激励,鼓起勇气,主动约张晗到花前月下去,还送给她礼物,可是都被委婉拒绝了。

    乔烨听说后,连连摇头叹息。无奈之下,他请几位德高望重的同仁介绍各自亲戚朋友的儿子给张晗——这些人的条件都不错,可是张晗不同意,连面都不肯见。此时,张晗感到有些压力,因为她亲耳听到一些先生说她想攀高枝。

    其实,张晗内心爱上了才德俱佳的乔烨,尽管他年龄比自己大许多,但她不在乎这个。为了使乔烨不再为她配偶的事枉费精力,同时也为了堵别人的嘴,她决定尽快嫁给老乔。

    有一次,她带大乔小乔上街玩耍,买了特色小吃和木偶等玩具给她们,两个孩子高兴极了,说:“姨真好!”张晗问她们:“你们愿不愿意叫我娘?你们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有娘!”小乔听了,说:“愿意叫你娘。”张晗又将脸转向大乔,微笑地看着她,既像是期待又像是在催促她回答。大乔迟疑了一下,说:“我愿意!”

    张晗高兴极了,柔声说:“乖孩子,让娘亲一下!”分别在二乔额头上亲了一下。街上不知内情的人看见她们仨,都说:“瞧,那个女的真有福气,生的两个孩子简直像天仙一样!”“是的,那个女的本身也长得俊,要不哪能生养出来?!”“龙生龙,凤生凤啊!”

    张晗左手牵大乔,右手牵小乔徜徉在大街上,听到这些议论,感到无比幸福,竟然用脆亮的嗓音唱起西北小调,有时也把自己新学的巢歌(楚歌的一种)教给两个孩子:栀子(哎)开(那么)花(唻)叶(外)子(闹)黄,家家(小)户户(外)栽秧忙(咦哟)家家户户(外)(哎嗨嗨嗨唻噢呵)栽秧忙。阳光下、绿树旁,三个人边唱边跳,快乐无比。

    回家的路上,张晗微笑着对两个孩子说:“我想做你们的娘,可你们的爹不一定同意,你们回去跟爹说,要我做娘啊!”“哎!”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答应了。到家后,二乔进入乔烨的书房,他正在校订经籍。

    二乔甜甜地喊道:“爹!”乔烨答应了一声,两个孩子到他身边,仰着俊俏的脸庞,一本正经地说:“爹,我们想要晗姨做娘!”“哦——什么?!你们在说什么?!”一开始,乔烨没在意,不过他旋即反应过来,“哗啦”一声放下书简,板着脸,大声质问两个孩子,她们见爹的神情一下子变得很严肃,感到害怕,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了几分,她们怯怯地说:“我,我们要晗姨做,做——娘!”

    尽管娘字说得很轻,但对于老乔无异于一声巨响,他瞪着眼,大喝一声:“小孩子瞎说什么?出去!”二乔第一次看到他凶巴巴的样子,吓得哭起来。

    高、钱两位先生正准备进来请教问题,他们见状后,一边哄两个孩子,一边劝他:“乔公,有句话我们不知当讲不当讲,其实,你应该成个家了,我们都看出来了,张晗非你不嫁,如果你执意不娶,不仅白白耽误人家青春,而且她住在你家,不知内情的人肯定会猜疑你们。”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人言可畏啊!”两位先生你一言我一语说给老乔听。老乔苦笑着摇摇头,叹息道:“唉,我是个糟老头子,人家还是个大姑娘,这年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不行!不行!”“这没什么,只要女方愿意,年龄不是问题,从古至今,有钱的老翁纳十几岁小姑娘做小妾的不在少数。”

    “是啊,有的纳三房、四房,妻妾成群啊!”老乔摇摇头,说:“张晗姑娘人不错,勤快,贤惠,我只怕耽误人家啊,你们看,我校订经籍,还要传道授业解惑,实在太忙了,我怕婚后会冷落她。”“这没问题,我们帮您校订一部分经籍,您负责审核,这样您每天就能抽空陪陪她了,要学会举重若轻嘛。”“那可感谢你们了!”

    “哪里,哪里,应该的!”接着,二位先生请教了乔烨几个问题,然后告辞而去。此后一段时间,不断有热心人开导老乔,在众人劝说下,乔烨终于同意与张晗结为连理。结婚前夕,乔烨带着二乔来到蕙云的坟前,让两个孩子跪下给死去的母亲磕头。

    乔烨迫不得已续弦,感到对不起爱妻的在天之灵,不由潸然泪下,叹道:“唉,昔日伉俪情深,蕙云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转瞬,爱妻离去五载,阴阳两隔,音讯渺茫,多少回梦里相见,醒来断肠!”

    二人的婚礼简朴而热闹,婚后月余,张晗悉心料理家务,精心照顾二乔,对乔烨十分体贴,家中笑声不断。但是好景不长,虽然有其他几位先生帮乔烨校订经籍,但他想早日完成这项浩繁的工程,经常挑灯夜战,几乎没有闲暇时间陪新婚妻子。

    张晗独自躺在床上,不免寂寞,开始尚能忍耐,后来渐渐有了怨气,后悔当初选择老乔做丈夫。由于家中老小时常有个头疼脑热的,张晗常去张虎的药铺抓药。

    张虎本是个风流之人,年幼时父母病亡,伯父张叶青抚育他长大,伯父在世时对他严加管束,他没敢做出越轨之事,伯父死后,他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本性暴露出来,经常做出偷鸡摸狗之事。此人善于揣摩女人的心思,而且很会讨女人欢心,他与张晗几番接触之后,二人的关系快速升温,以致后来到了相见恨晚,如胶似漆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