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天工在线阅读 - 第二三七回 建设

第二三七回 建设

    彦手上并不缺钱,虽然说勘问阉党的责权在于三法大理寺和都察院,实际上因为这一体系重新架构不久,运行还没有顺畅,加上阉党势力颇大,一开始都是复辽军对阉党的府邸财产进行了查封。

    李彦并不想赶尽杀绝,具体定罪,是不是抄家等等,都要由大理寺判定,不过像魏忠贤、王体乾等内官,以及田尔耕之流,抄家是肯定的。

    严格来说,内官并没有家,魏忠贤名下就有很多田地庄园,还搜集了不少奇珍异宝,就算是银子,数量也不少,这些都需要充公。

    魏忠贤掌权时期,内官权力很大,管织造、漕运、贡物、修造等等,从中中饱私囊,数千数万的不在少数。

    这些财产抄收下来,现银就有上百万两,还不算那些地产、房产和古董珍玩。

    此外,还有一个头,李彦将内官清扫一空,同时也将内库掌握在手上,明帝国财政两大收入,一为田赋,构成朝廷财政,也就是户部的主要收入;二为盐税,这部分收入不归户部,而归内库,两者规模,田赋要多一些,但也多得有限,相对于国库各项支出,内库主要用于皇室及皇族,虽然接连建造几大陵寝、宫殿,内库所剩,竟然还要比国库充裕,也有一百余万两银子。

    “运河工程将连接京城和津,使漕运、海运的货物可以更方便地进入京城,为此将要在白水河的上游,修建一些水库,对进入运河的水进行调节,确保漕运和灌溉的需要,沿运河两岸,及主要水系,在天津、北直隶地区进行屯垦两项工程,既可以消化京营冗余兵员,又可以让京畿多出数万顷良田,可谓一举数得,”按照李彦自己提出来的内阁议事规则几项已经属于需要在内阁通过的大工程。

    “此事虽然绝好,然则京营之兵皆去种地,京城周围的兵力会否太过薄弱,特别是蒙古那边,若是和建奴勾结,怕是会随时威胁到京师的安全宗曾经统兵,也从军国大局的角度,对此提出问。

    李彦微微一笑:“京营并不具备太斗力,除了兵员的数字有些吓人之外;兵部的计划,是将辽东的几个哨与京营挑选出来的精锐重新组建京师三大营中的神机营,下辖前后左右及中军五个营,共计两万人,随后再从京卫、亲军卫乃至各地卫所征募新兵,组建新的三千营和五军营,共计六万人,卫戍京师及北直隶。”

    承宗挑了挑眉头:“如此京卫和亲军卫皆欲像京营一般解散?”

    李彦摇了摇头:“非解散。其精锐选拔进入京营。成为精锐军队。其中更擅长近身战技而不是沙场搏杀者。可以重组亲军卫负责皇城守卫;还有京师治安。至于裁汰下来地安排屯田。或者进工场做工成为‘工程兵’、‘屯垦兵’。”

    李彦向承宗详细解释了兵部对于京城武装力量地整编计划。这个计划在很多人看来是李彦试图掌握京城军队而搞地清洗。不过李彦请内阁和六部九卿进行了一次阅兵。复辽军整齐地阅兵式同京营地混乱萎靡形成鲜明地对比。由此才使得整军计划得以通过。

    这次阅兵式不仅邀请了文武百官。也包括京城地一些权贵与士绅。通过阅兵。对外展示复辽军地力量。阅兵之后。那些针对李彦地议论声音。立刻小了许多。平时做事。指令下去。也变得更加顺畅。

    孙承宗对于李彦一下子将京营、京卫和亲军卫全都推翻重建。始终有些疑虑。虽然他很清楚复辽军地战斗力。也相信以李彦地练兵能力。想必可以练成一批强军。

    “此事固然为好事。也不得不行。只是行之过程中。还需注意循序渐进。不能太过cao切。”孙承宗微微颔首。表示他大体认同现在地方案。

    朱延禧等人则比较关注李彦所说地水库:“水库若是修在密云、怀柔一带。是否会影响到龙脉?此举须当万分谨慎。”

    李彦皱了皱眉头,自他提出屯垦水利以来,也确实有种说法,认为他此举一是要掌握军队,二就是截断朱家的龙脉,好取而代之。

    阅兵以后,这些声音衰弱下去,但并未因此消失,朱延禧等人未必没有这样的想法。

    问题是,这样的诘问,李彦还不能回避,只好道:“朱大人请放心,此事将由钦天监进行勘测,运河一旦疏通,则可使北地千里沃野,我大明自然国势昌隆,绵延不息!”

    不

    ,修建水库、疏通运河,这是李彦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运河,才能够使得京师的物资供给获得保障,促进商品贸易的发展;而修建水库,又是治理北直隶水系的关键之处。

    虽然水库的建造遇到麻烦,不过由工部和兵部联手推动的运河疏浚,以及从京城到天津马路的修建,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修建。

    运河疏浚工程由工部尚书徐光启、主事李之藻亲抓,而李彦则从辽东调来技术人员,对京津公路的路线进行勘测,并重新启动京城到通州这一段的翻新和拓宽。

    进过几年的发展,华夏车辆厂已经售出近千辆四轮马车,其中也包括一些载货车,毫无问,在解决稳定性以后,四轮马车装运货物的重量要远远超出一般马车,而速度又要比行船快,并且不受水文变化的影响。

    当然,这种优越性很多时候还只是理论上的,至少马车受到路面状况的影响很大,有一半左右的四轮马车都在天津,以及京城周围,因为这里的有钱人比较多,而且道路状况也更好。

    正因为如此,反有钱人更多的江南,因为降雨比较多,四轮马车的使用就很受到限制,基本上只能成为有钱人短距离出行的一种选择。

    制约马车使用的还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马匹的缺少,中原帝国对于畜力的需求,向来比较紧张。

    简单来说,限的土地养活庞大的人口已经很不容易,无法再去生产大量的牲畜。

    因而这些年四轮马车的使用依算很普及,而现在要修这样一条耗资巨大的“公路”,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有些不可意思。

    原来的京通路来说,不仅品质很差,而且道路也不宽,充其量不过**尺,比之后世的村级水泥路都不及。

    在可以想见的来,水运依然会是大宗货物,以及远距离运输的主要方式,但是在短距离的商品贸易中,道路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要是能修通京城到天津的“公路”,来往所需要的时间,也定然会大大缩短。

    在工部和兵部的安排之下,大量被裁汰下来的兵丁编组成为“工程营”,开始开挖土方,堆压路基,新的“京通路”将可供四辆四轮马车并排行驶,并且留出可供人行的路肩。

    “道路修成以后,沿线前往京城所需要的时间将大为缩短,不过这还要有个条件,就是能不能有足够的马车供给大家使用,”李彦看着沸腾的筑路工地,并没有感到一丝轻松,相反,如今正是百废待兴,重任在肩,丝毫轻松不得。

    “车辆厂生产的四轮马车价钱已经便宜了很多,一些简单型的,车辆的价钱还不及一匹马,倒是马匹是个问题,一般的人还买不起,”夏熙现在工部任职,暂时还没有正式的官职,不过能够负责京津公路的建设,想来起码能做到主事一级。

    华夏有着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夏熙虽然家财万贯,但还是很愿意跟着李彦做个芝麻官,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李彦也愿意用自己熟悉的人。

    何况夏熙能够发家,他的能力确实很强。

    李彦听了点点头:“放心吧,这个问题很快能够解决。”

    夏熙笑了笑:“下官也是这么想的。”

    李彦却又笑着摇了摇头:“也没那么容易,建奴和蒙古人,可都不是什么善茬。”

    “只不过大人的复辽军所向无敌,建奴和蒙古又算得了什么,”夏熙也笑着说道,在李彦面前恭敬而不阿谀。

    华夏工场旗下的作坊和商行,这些年一直通过关口和北面的蒙古人进行贸易,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四轮马车、香皂之类的奢侈品,然后从关外换回来马匹,这些年的贸易量越来越大,不过大多用来供给复辽军组建骑兵,关内的民用马匹依然很少。

    李彦这时候已经知道努尔哈赤受伤,生命垂危,而建奴内部也发生了分裂,所以骆养性在第一时间赶回辽东。

    虽然说入关的军队没有跟着回去,对辽东的兵力有所损失,不过此刻的辽东可以得到朝廷的全力支持,自然是实力大增。

    何况复辽军的体系已经成熟,很快就能训练出一支新军,在合适的时机,对建奴展开凌厉的反击。

    只有当外部威胁扫清之时,内部的建设才可以高枕无忧,并从外部获得更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