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万历四百年在线阅读 - 第十三章 合适(上)

第十三章 合适(上)

    到这一步。

    王安之终于明白了。

    前面所说的《道经》其实就是道门最古老的经典典籍《道德经》。

    《道德经》讲:“善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资”。

    核心意思就一个,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是善人的借鉴。

    王安之问了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否师傅对大道的理解越深,建立的理论越丰富,他的徒弟就前进的方向就越少了。”

    三丰真人著作丰富,各种理论也是汗牛充栋。

    他的弟子对此也是直言坦白,他师尊的大道,跟住都已经很难了。

    相对比而言。

    重阳真人的全真道,可能仙隐过早,反倒是几位弟子完善,甚至有些地方与他们师尊重阳真人都有相反之处。

    比如,在全真道初传时期,重阳真人立下了“以无为为主”的教旨。也就是注重个人修炼,而不注重发展教徒、营造宫观,这也导致当时全真道的组织规模和力量也比较小。

    但是等到重阳真人仙隐之后,自刘处玄于、丘处机二位真人相继掌教以后,就开始重视创立宫观和收徒活动,甚至还主动与朝廷的上层人物相联系,借助官府的势力来推动全真道的发展。

    不论是经营理念,甚至修行的道法,几位传人也是更新了许多。

    比如重阳真人所创的《金关玉锁功》,虽然在全真道中名气非凡。

    但是道中还有马丹阳所作《洞玄金玉集》和《神光璨》,谭处端真人所作《水云经》;刘处玄真人的《全真仙乐经》,以及在道符之术上留下大名的《全真道德八演书》,此外还有王处一真人的《云光经》,郝大通真人作的《太古集》以及长春子的《东方乙木长春功》等等。

    就说元元子靠着《东方乙木长春功》就能屹立天下决定之巅。

    就可以知道全真道的底蕴之深,这些典籍之妙了。

    相比之下,三丰之人的后辈确实略有不如。

    与此同时,还有那位至圣先师仲尼圣人。

    他的故事就算是王安之也是如数家珍。

    仲尼出鲁,周游列国,撰其大道。

    被称为儒门第一经典的《论语》记载的就是至圣先师与他的弟子的事迹。

    可以这么说,儒门最开始的创立,至圣先师的弟子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元元子听了王安之的话,点了点头,有时间徒弟太聪明也是这点不好。

    王安之这么一说,搞的他原本准备了许多的话都没有办法说了。

    但是他也没法。

    只能假装说起下一个话题。

    “数万载来,天底下王朝兴替,无数天骄人杰俱往矣,但是儒释道三家却越发兴旺,甚至被称为显宗。与此相比,武道宗门,阴阳传承,兵修将门却少见有历经数千年而还在的,为何?”

    王安之沉默不言。

    如果说历史,儒释道三家不一定比武道,阴阳道兵道等等传承来的久远。

    比如武道。

    最开始的武道来自与人类对自己rou体的锤炼,来自人类对猛兽的搏杀。

    可以说,修行史的开端,大概率和武道离不开关系。

    再比如阴阳家,兵家,出现的时候也不比儒道两家晚,更别提之后进来的佛门了。

    难道是典籍经典吗?

    虽说放到如今,可能阴阳家,名家之流会不如儒释道三大显宗。

    但是如法家,兵家,武道这些修行类别,在典籍经典上,并不会输给另外三者。

    至于说修炼难度,亦或是高度,这些修行方式也并不是说会比这三家显宗来的差。

    一时之间,王安之陷入了深思。

    最后还是元元子揭露了谜底。

    “下面我说的也是一家之言,也只是我个人的猜测,那就是规矩。”

    王安之更加疑惑了。

    “何谓规矩,对佛门道门来说,是戒律,对于儒门来说是天理。”

    “佛门有五戒与十善。何谓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yin,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而十善则是不杀生、不偷窃、不邪yin、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拍马、不贪婪、不恼怒、不背离佛法。”

    “道门的戒律与佛门相比,则更加复杂,也说法不一。比如陆修静认为学道当以戒律为先,道士如不受《老君一百八十戒》,其身无德无行,则非合格的道士。他提倡学道之人,应该内执戒律,外持威仪,依科避禁,遵承教令。到了盛唐时期,则有道民三戒,箓生五戒,祭酒八戒,想尔九戒,明真二十四戒等。在那时候,一旦出家,必须依次受三戒、五戒、八戒、十戒,以致三百大戒。这也是所谓“三戒”、“五戒”、“八戒”和“十戒”的由来。”

    “至于儒门,其实规矩就更加复杂了,一本《礼》就足够儒门之士好好学的了。。。”

    说到这里。

    王安之突然福灵心至。

    直呼道,“志同道合!”

    元元子听了,又差点说不下去。

    只能额首点头示意。

    王安之细细思之,或困惑,或明白。

    突然发问。

    “请问师尊,徒儿或许明白一点了。”

    元元子不说话,只是示意王安之继续说。

    王安之略带兴奋。

    “道门佛门常有出家受戒之说,儒门也有礼教束缚。其实这说是舒服去,但是更多的是一种选择。选择适合他们道法的人罢了。这也是为什么佛门的古寺常有万年古刹的说法,慕佛者愿意受清规戒律的困难还要去学佛,本身就是一种合适。而一些儿童时代就被送入佛宗道门的孩子,他们耳濡目染,恐怕就算本性不适,也会有所适应。”

    说着说着,王安之越来越兴奋。

    他感觉自己对明法境的思考与感悟越来越多。

    他可以明显的感觉到。

    自己虽然连功法都没有学。

    但是整个人的神魂,气力都壮大了三分。

    这恐怕就是教习常说的一法通则百法通吧。

    只不过想的越多,王安之的疑惑也开始有了。

    “师尊,弟子还有一个疑惑,按照师尊的说法,前辈创法,后辈修法,前辈创法,后辈守法,两者是否有高低,是否前者比后者要更加高明?”

    就如三丰真人创道,弟子守道。

    与重阳真人师徒共创道。

    对于弟子来说,哪个更能适合他呢。

    答案显而易见,肯定是后者更加适合。

    因为后者的道,有他的参与,那么必然会更加适合他。

    但是,这样的机会有几个呢?

    能帮助师尊开辟道路的弟子不少,但是能像重阳真人那帮,另起一路的人更少吧?

    突然,王安之用希冀的眼神看着元元子。

    元元子顿时没好气道。

    “你觉得你师尊有这么厉害吗?”

    王安之不住点头。

    别看元元子不着调,但是他可是北六奇啊。

    天底下最厉害的人物之一。

    那可是修行界的泰山北斗。

    千载以来,修行界站在最顶端的人物。

    天子呼来不上朝,因为我是道中仙。

    如果别人说这种话是吹牛的话,那么元元子说这话,可真是写实。

    这样的人,能不厉害吗?

    只不过王安之这样的眼神。

    让一向天老大,他老二的元元子老脸一红。

    “贫道与三丰真人还是有差距的,最多也就和刘古泉真人差不多吧。”

    刘古泉真人,如果说别人可能还不知道的话,王安之还真的是谁。刘古泉真人,作为张三丰的弟子之一,也是大名鼎鼎的武当四仙。

    这个世界可是真实的世界,所以也没有什么武当七侠的故事。

    只不过像俞莲舟等人,在历史上确实也是三丰真人的徒弟。

    但是武当四仙的名头可能更大一点。

    可以这么说,武当道门的开派宗师是三丰真人的话,武当道门的发扬光大就是靠着武当四仙。

    所以他们四人的修为也是惊天彻地,算得上是当时顶峰一般的人物。

    就比如刘古泉真人,王安之曾经看过对他的描写,说他早脱樊笼,有蹑景凌虚之志,九还七返之妙,调铅炼汞之功,并无虚日。石火电光知其自警。然后精神全就,与道唯一。

    要知晓,与道唯一,在这个修行世界里,可不是谁都能用的。

    元元子拿自己与这等人物作比,不知道是自褒,还是自贬。

    王安之听了这话,确实无奈道,“师尊说了这么多,最后告诉我,什么都做不了,不是戏弄我?”

    元元子倒是气极反笑。

    自己这个弟子,聪明的时候比谁都聪明,现在却愚笨起来。

    “三丰真人在明法境就创武当道了?重阳真人在明法境就立全真道了?你连修行之路刚刚走上去,你就想着飞了?”

    王安之听到这里,有点脸红。

    但是还是争执道,“师尊说了这么多,到底教我做甚,我现在应该如何找到合适我的?”

    元元子没好气道,“合适合适,你自己先想一下自己想做什么事情,立什么志向,修什么道吧?”

    王安之听了,苦笑道,“师尊,这些东西太大了,徒弟还太小,根本没有思路,现在觉得只能骑驴找马,边走边看。”

    元元子一听,只是冷笑,自己这徒弟,在师傅面前还是藏着心思,但是也不点破,没好气道,“那你自己想一下,适合你神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