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夜袭1
杨铮思来想去,不能固守待毙,决定采用张献忠千里奔袭襄阳的经典战役,先解决掉凤阳来的官兵。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优势兵力解决掉来犯最强兵力,剩下的也就不足为惧了。 这是最好的方法,也纯粹无奈之举。明末官兵没有自制力,所到之处如蝗虫一般,若是战火烧到萧县,不但百姓受苦,新播种的庄稼也会破坏殆尽。 十一月二十五日,根据哨探回报,凤阳四千官兵已经出发。这四千官兵里有骑兵三百左右,火炮十五门,另外还有大量辎重。 午时军营。诺大的营场站满了弟兄,长枪如林,甲衣肃然,各个兵种分明,整齐如方块一般。 而且可以明显看到,每个弟兄身上都斜背一布包,里面装有小型毛毯,三天的干粮,还有水囊。铳兵则是大包之外加了一个小包,大包里所有与其他兵种并无差别,小包里是装有一斤重的纸壳火药以及火绳。 杨铮做着最后检阅。 其中一些弟兄训练仅有十几天,还未脱去稚嫩。不过也没有办法,人手不够,没有时间再给杨铮准备了。 看着这些陌生又熟悉的面孔,希望回来时还能看到他们。 蒋温良与村里的十五个弟兄也赫然在列。今天要去战斗,缘由已经知道了。他们与其他新进的弟兄一样,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除了惊叹还是惊叹。身为其中分子,看着雄壮队伍,每个人都豪气冲天,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他们有理由相信,自己是不可战胜的。 “出发!” 杨铮斩马刀南指,队伍轰然前进。 县城留下八百人,交由岳柱赵大喜坚守。 而这三千人队伍中,有骑兵八十,铳兵五百,没有炮兵与辎重。 在哨探的引领下,队伍出了萧县,开始往凤阳宿州一带前进。 现在将到初冬时节,不过此时的天气已经凛冽起来,时不时寒风刺骨。大地荒芜,渺无人烟,路过田地多是龟裂贫瘠。 这种情况在淮北濉溪一带极为明显。南地繁华,加上附近匪贼众多,田地自然就荒芜了。 道路上也能远远看到一些逃荒百姓,可没等靠近,早已慌不择路跑了。 急行一个时辰后,哨探回来禀报,言前面不到十里便是淮北。 杨铮想了想,吩咐下去:“走小路,绕开县城。” …… 队伍每走上二十里便休息一刻钟,就这样停停走走,夜色很快降临。 杨铮把准备好的白布分发下去,众弟兄夜里视线不好,这样可以让一部分人尽量分清自己。 白天小路,夜里走官道。 各人都紧跟在自己长官身后,没有点火,天上薄云,月光也会透过云层洒下一些,趁着精神气还在,依然焦急赶路。 不过与白天相比,行程还是差了一些,再加上弟兄们走了半天路,肯定也会疲乏劳累,又走了二十里左右,杨铮在路边一北背风处下令休息吃饭。 弟兄们听到了指令后,一个个瘫倒在地,也不顾地上寒冷,大口喘着粗气,然后一个个从怀里掏出烙好的rou饼,就这样干吃起来。 杨铮也掏出rou饼,大口吞咽起来。身旁是许大喜高魁等人。他做了估计,从中午到现在,大概走了百里路,可能会有许多弯路,毕竟古代地形复杂,没有直达高速。不过就算如此,离宿州也不会太远了。 叫来哨探,询问一番后,肯定了自己的推断,再往前五六十里,便会到宿州附近。 杨铮的计划是今夜必须过了宿州,不然白天行走,势必会引起官兵注意。宿州不能与淮北相比,淮北只是小城,况且有手下弟兄监视,而宿州不同,此地设有千户所卫所,官兵肯定不少,一旦打草惊蛇,所有努力便会白费。 半个时辰后,重新整队人马,弟兄多有抱怨,可军令如山,再怎么抱怨,还是要行军。 继续前进。 队伍脚步声纷乱沉重,盔甲铮然作响,马蹄滚滚,骑兵战马全都裹上了笼头,防止战马嘶鸣。 虽然有了食物补充,可弟兄们依然感觉腿脚沉重不堪,就是跟随杨铮的许多老兵也有些吃不消。都是第一次百里行军,以前打仗哪里走过这么远的路。 到了后半夜,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众人腿脚仿佛灌了铅,又像是离了身体,不受大脑控制。一些人开始身体不适,多有呕吐发生,更多人则是不停摔倒。 杨铮颇为无奈。他下了战马,走到一弟兄身前:“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