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来犯
粮食的诱惑是巨大的,衙门每天都会人满为患,甚至还有其他县城的百姓不远百里前来,杨铮手下士兵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臃肿。 按照戚家军的招兵原则,城里人是不收的,原因是太过油滑,不好管理。杨铮不是不想贯彻,可实际情况却是每人不是火眼金睛,他们也不可能做到百分百辨认。不管你是不是城里人,既然进了队伍,饭也不是容易吃的,杨铮有理由相信,你再油再滑,在队伍里也得给我好好趴着! 训练很快提上日程,军营建设以及县城的防护措施也紧张开展起来。 每天招收的新兵都会源源不断送进草草搭建的军营,训练内容基本是队列,跑步,然后便是挖壕沟,建军营。 这些天来,派出去的弟兄每天都会有新消息传来,杨铮占领萧县的事情已经传到了凤阳,徐州,奏本也正在去京城的路上。县城汪知县与一众官吏逃进了淮北城,每天只是提心吊胆。汪知县曾数次怂恿淮北知县召集民勇青壮攻打萧县,可派人打探后得知,真是吓傻了众官员,近两千人的贼寇,骑兵上百,盔甲刀枪俱全,“非万人不能破!” 可这万人去哪里凑,现在能打仗的兵全都去围剿张献忠与李自成了,像淮北,不过几百人的游勇在守城,而且各地士兵打仗怕的要死,没有好处,他们是万万不会前来支援的。 这奏本还要重写! 不过一来一去又是七八天。 而在这些日子里,杨铮采取以工代赈的形式,大肆修建防御工事,在黄河南岸,新寨一带,近归得府一带,都派人驻守,三地距离相差不过五十里,一有紧急情况,从新寨县城援军,不过一个时辰的路程! 现在凡加入队伍的弟兄都分到了十亩田地,不过队伍弟兄来自县城各地,田地却集中在县城以北,黄河以南,根据吴川的建议,把所有不足三十户的村子全部集中到一起,重新建设。这样不但方便田地耕种,也易于县城管理。 要村民离开了几代人生活的故土,确实不容易,县城各地多有不从者。杨铮无奈,只能让各弟兄回去好好劝说。 蒋温良又回了一次家。田地与安家银都已拿到手,这次回家是要劝说母亲搬到新家。与他同行的还有村里的十五个弟兄。上次蒋温良带去的四人全部应征入伍,每人回家都带回了两斗米,这也让村里其他人家眼红不已,所以只要家里有青壮者全都去了。 他们一行十五人,穿着都是崭新胄甲衣,色彩斑斓,配上长枪刀盾,威风凛凛,很有气势。而且蒋温良与村里的李运所由于在这半月里表现良好而擢升为伍长,更是意气风发。两人开始打心里热爱这份工作了! 除了刀枪,每人身上或多或少带了些零食瓜果之类。 等到了村头,在熊孩子们的叫嚷下,整个村子轰动了,不论男女老少,全都出来看着蒋温良一众。 这还是以前村里傻里傻气的二狗、毛子他们吗?看着衣着光鲜的众官爷,许多百姓本能想跪下磕头,等回过神来才知道,是自家的孩子当官了。 又听说蒋温良与李运所升了伍长,除了自家人荣耀,也引来他户人家的惊叹。 把买来的零食瓜果分了。 趁着村人都在,蒋温良与李运所一合计,决定把搬迁的事宜说出来。 李运所年长蒋温良八岁,高大威猛,气势非凡,他把军爷的意思传达给了众村民。 众村民听完后,都开始沉思,毕竟生活了十几年,肯定会有些感情在这。一老汉问道:“毛子,人都走了,这些地可咋办?许多可是种上麦子了!” 许多人纷纷称是。这可是好不容易耕种下去的,起早贪黑,种粮还是借的,说抛弃真的很困难。 李运所一看都是村里长辈,心里有些慌乱,猛然记起队长说的话,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地方贫瘠,又没有水源,一年也收不了多少粮食。但军爷新分的田地俺和良子都去看了,全是上等好田,那旁边还有水渠池塘,根本不用担心老天爷不下雨!” 看到村人都有些意动,李运所再接再厉:“凡事愿意搬迁的,每户都要五两安家银,现在俺们都拿了,总不能让俺们退回去吧,很丢人的!还有,先去的,都有红砖瓦房住,去晚了可没了!” 有人担忧道:“那这些日子吃什么呢?” 蒋温良急道:“婶子,不是还有俺们吗?军爷会给粮的!” 村里辈分最大的李运所的爷爷当即拍板,道:“行,听毛子的,这么多好事不要,那可真是糊涂了!” 随后又有几家决定,剩下的几户人家也架不住孩子们和乡亲的劝,只好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