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极品皇叔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五章头角峥嵘(上)

第一百二十五章头角峥嵘(上)

    钢铁不愧是衡量近代工业水准的重要指标,也让华夏古人的一句话,在这次制造锰钢的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锰钢现在制造出来了,那以后,好多的的工业元件也就不再怕了。

    前面说到,坩埚模型的烧制,主要就是为了精密仪器的制作,只不过大明当前的度量衡,有些不规范。

    一分、一丝、一毫、一厘、一寸、一尺、一丈不一而足,但这些尺寸,谁实话,没有具体的考较,因此,好多只是人的经验之谈。

    再从重量上说,明代的是十六两为一斤,二斤就是三十二两,很不方便,一石是一百二十斤,带零头啊。

    这里面既有十进制,也有十六进制,好多东西都比较模糊,在近代精准工业制造业中,这就是一个致命打击。

    朱常浩也想不出来更好的办法,只好将二十一世纪现成的度量衡给借用过来。

    所有的东西,全部以十进制为单位,即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还有丝米等。

    重量单位为吨,公斤,两,克等

    体积单位有立方毫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

    朱常浩虽然知道这些尺寸,但如何比划出来,确定到毫分也不清楚。

    不过,这不是问题,因为他记得,一米等于三点三三三三尺。

    这样,从军器监里面,专门有工匠进行打造。

    重量单位也好算,十六两大概是七百克,将七百克换成五百克,那就不成一斤了吗?

    体积方面,一立方米水就等于两千斤,也就是一顿,以此类推,也可以知道其他重量单位。

    朱常浩琢磨了一下,将自己的想法写在本子上,明天就去军器监,用白银做一个米尺,以后大明的长度单位就以此米尺为原型。

    将来这个尺子,朱常浩决定自己。

    这是度量衡的问题就这样思虑了一下,下来就要给皇帝上奏折,关于大明辽东宣慰使和七所皇家大学的册封。

    奏折中,对于辽东宣慰使,朱常浩从一个乐善好施,为大明辽东出钱出力的原则下,还要求侄儿皇帝派一个太监来监督自己的辽东宣慰使的所作所求,以便降低崇祯对自己的戒心。

    第二封奏折,朱常浩还将今夏设立襄阳汇通榷市,夏季税收的一万两白银要押解到京师。

    第三封奏折,朱常浩以从粤西以南运大米为借口,要求组建洞庭湖水师,鄱阳湖水师,还有防御倭国的北洋水师,保卫西南海疆的南洋水师。

    这些水师,朱常浩在折子里面写到,五到十年以后,如果皇上需要,可以归还给朝廷,最主要的是,组建这些水师的银两,军械,战船由瑞王朱常浩独自提供。

    总共三件事,写了三分奏折,分别是七所皇家大学,辽东宣慰使,水师等事。

    朱常浩写完这三本奏折,心里有些隐隐约约地觉得,自己好像将意见事情给忘了,但具体是啥事,实在想不起来。

    晚上睡得很舒服,和刘紫莲交劲而眠,一眼无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晨曦中的骄阳,还是那样刺眼,今天朱常浩没有到军器监去,因为今天要看一下,锰钢的轧辊(钢柱)咋样了,是否达到卷压机,轧钢机的要求。

    如果达到了,那水力驱动的轧钢机就可以完成了,到时候蒸汽机制作,那也就有望了。

    而且,对铁甲船,火炮,还有银元等钱币的制作,那就不是铸钱,而是压钱了。

    但早上的时间,朱常浩不坐等、浪费,在花园里面,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吐纳,手势等方式,朱常浩总算将今天的《黄帝内经》的课程给修行完了。

    神清气爽的自己,吃了早点之后,就到王府的学堂里面去看看先生是怎样教书的。

    朱常浩在学堂边的圈墙上,听到孩子们正在读《千字文》,心里莫名其妙地感到有些欣慰。

    而且,先生在的讲课韵调听起来也特别舒服,有一种切合自然的美感。

    朱常浩听了一会,觉的还不错,就打算从后门去看看政事厅里面的三省六部的工作情况。

    看到中书省兼兵部侍郎的孙承宗正在看一份巡检司的报告。

    朱常浩进去后,一名堂官给自己和孙承宗端来两杯茶之后,孙承宗说道,“王爷,现在汉江各处的巡检司运来的赋税已经入库,但他们今秋的粮饷还没有下拨,既然王爷您是管理户部的,这这粮饷之事,就须得麻烦王爷了。”

    “哦,这夏季赋税收入多少?”

    “回王爷,总共是有百万两之巨,但是,今夏由于襄阳汇通榷市要供给两路水师,他们的是收入没有上缴,不过,账册倒是送来了,主要是什么金融局,商务局,还有税务局等账目。”

    “唔,下来本王看看”

    “老帅,有军纪处的记录吗?”

    “哦,王爷您要是不提,老朽还差点忘了,这是军纪处的记录,请王爷过目。”

    朱常浩大概翻看了一下,发现还不错,从三种表册,军纪处记录来看,襄阳的夏季赋税收入很是很客观的,不下百万两银子。

    “三千里的汉江,只要有一点适合商业发展的条件,那就可以创造出不下千万两的赋税收入,可惜大明朝堂之上,由于商业被士大夫们所控制,国家的赋税只能从农民身上出,这导致大明财源枯竭,”朱常浩心里暗自感叹道。

    不过,粮饷事情还没有做啊,各地巡检司要秋季的粮饷,那王府就必须拨下去,而且还要足额发放。

    这样,朱常浩就对孙承宗说道,“老帅,你现在是中书省的中书令,还是兵部侍郎,这划拨粮饷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这样,你将各地巡检司所需要的粮饷进行造表登记,一式三份,兵部一份,户部一份,尚书省一份存档。到时候本王朱批,进行下拨,可好?”

    “还是王爷想的周到,那老臣下来就让堂官和笔帖们造表登记,然后让王府的运输船队立即起运”,孙承宗兴致勃勃地说道。

    “好,但是老帅,这谁造那一部分的表,谁就得要签字画押,以后要为自己所造的这表负责,如果出现差池,本王层层查下去,谁出了问题,就处置谁,请老帅造表的时候给堂官和笔帖们说清楚。”

    (本章未完,请翻页)“是,王爷,老臣明了了。”

    “恩,那好,你忙吧,本王再出去走走”

    “恭送王爷”

    朱常浩接下来在前堂,看到这六部里面,只有吏部侍郎瞿式耜和笔帖们在涂涂画画的。朱常浩看到此景,本着减少麻烦的心态,没有进去,而是离开了。

    看了一圈,看时辰已经到晌午了,这八月初的太阳还是有些热,也听到了知了再叫,只是声音变得有些凄惨,大概就是‘寒蝉凄切’这种感觉吧。

    刚进了王府,就听到公鸭嗓子般的王怀珍说道,“赶紧,去将王爷找来,就说军器监的物什子到了。”

    朱常浩一听,大声说道,“不用找了,本王回来了。”

    三两步进了前院,朱常浩就看到孙元化和宋应星身边停着一辆马车,朱常浩直接说道,“两位免礼,那个轧辊,也就是钢轴拿来了?”

    “是,王爷”,孙元化激动地说道。

    “好,让人抬下来本王看看”,朱常浩激动地说道。

    结果黑黝黝的钢轴被人抬下来了,朱常浩看见,激动地问道,“二位,你们试了没有,效果咋样?”

    “回王爷,我们试过了,用十二斤的钢锤进行捶打,用上好的钢刀进行砍戳,结果连印痕都没有,这就说明,这一次的炼钢是成功的。”

    “哦,这样,本王制作的这个东西呢,就叫轧辊吧,以后铁皮,铁板,钢板,包括后面银元的制作,都离不开这轧辊了。

    这玩意的原理,就跟我们的擀面杖一样,如果两位回去后,将两根擀面杖组合在一起,中间留点空隙,将面疙瘩压在上面,然后转动擀面杖,你们就可以得到面条,也就是汤饼之类的玩意了。”

    “真的,王爷?”宋应星惊喜的说道。

    “真的,这压面的过程,其实就用这个轧辊压制钢板,铁板的过程差不多。”

    “谢王爷为我等指点迷经”,惊喜中的孙元化和宋应星抱拳说道。

    “哎,这也只是本王经验之谈”,朱常浩故意用装逼般的微笑,含蓄地说道。

    “王爷,您看着着现在都已经到晌午了,我俩就不打扰您了,这就回军器监去。”

    “不要回了,你俩今天就在王府里面吃家宴,本王也想款待一下二位。”

    孙元化和宋应星听到王爷这样说,互相对视了一眼说道,“王爷,那我等恭敬就不如从命了。”

    “哈哈,二位,今天就在紫气阁摆宴,王伯,你让人将孙老帅,瞿式耜也给请来,其他人太远,本王以后再说。”

    朱常浩带着两人走进紫气阁,心里也在琢磨,“既然这锰钢制作出来了,那汉中这里的石灰岩一非常丰富,这水泥生产也要提起来。还有,不知道让宋应星改造的纺织机改造的咋样了?如果这玩意改造成功,那大明的轻工业也就成功了一半,其实本王也明白,随着锰钢轧辊的制成,这大明的重工业系统总算确立了。”

    书生真的很希望,在这015年最后的两天,希望读者来捧个场,增加点订阅。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让书生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