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丝路龙船在线阅读 - 第四十九章 先发者制人

第四十九章 先发者制人

    攻破龙岩后,在张弘范的再三催促下,元军大队军马一刻未停,匆匆穿过龙岩继续赶赴漳州。可是等张弘范在傍晚赶到漳州时,留给他的只是一座四城洞开,空无一人的漳州城。

    宋军主力全部撤离,原本定下的以自身为诱饵在赣州吸引文天祥主力,然后再由各路援军四面合围的计划彻底落空了。张弘范在懊恼之余心中也清楚,在与文天祥的这场较量中,他已经暂时失去了先手的优势。

    脱离了元军的追击之后,实际上宋军就已经获得了这场战斗的主动权。虽然从战略方向上来看,宋军的大致行军路线是基本确定的。可是提前撤离之后,宋军却拥有了在沿途各处随意设伏的自由,这就给追击的元军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继续追击宋军,只怕就要面对文天祥安排下的重重伏兵了,可是想到伯颜丞相的严令,和如今江南行省平章政事阿里海牙的催促,张弘范也只能抛开所有的顾虑,继续挥师南下。

    从漳州到蕉岭只有一百七十里路程,精锐步卒半天就可以轻松赶到,可是这半天的时间张弘范都不愿意浪费。久经沙场的张弘范知道,在一场大战中,除了最基本的兵力和装备以及兵将战力、士气等最基本的东西以外,天气、地势、时间、心态等许多看似与战争无关的东西实际上同样可以决定一场战役的成败得失。

    张弘范麾下原本就有二千骑兵,各路援军中还有三千多轻骑也都被张弘范统一编成了一军。五千精锐轻骑,在野战中已经是一股让任何对手都感觉到恐惧的战力了,为了尽快再次追上宋军将这场大战的主动权重新握在手中,张弘范果断的让麾下这股最为强大的战力率先出击了。

    三月十九日傍晚进驻已是空城的漳州休整一晚之后,二十日天刚蒙蒙亮,五千骑兵已经向着蕉岭疾驰而去。

    因为这五千骑兵是从各处凑集而来,而骑兵又向来是军中最精锐的兵种,难免就会有许多的骄兵悍将。在军中找不出能够让诸将都心服的统领,又急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战局发展,张弘范也只得重新cao起丈八长的马槊亲自出马了。

    张弘范之所以能以汉人出身而在蒙古人和色目人居多的大元朝众多军将中脱颖而出身登高位,虽然少不了丞相伯颜的赏识,但是和他本身文武双全也是有极大关系的。

    与向来崇文抑武的大宋不同,蒙古人创立的大元朝在根子上是信奉武力至上的。朝堂上下手握实权的各级官员们几乎大多都是昔日统率大军南征北战的将领,如果没有过人的武力,想在军中立足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别提升迁了。

    花了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张弘范带着五千轻骑已经抵达了蕉岭县境内。沿着平坦的官道向前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金山笔那高大的山峰后面众多的连绵群山。

    虽然从漳州往蕉岭赶路时张弘范对麾下将士们催促甚急,可是抵达了地势复杂群山环绕的蕉岭后,张弘范极为小心谨慎的开始向四面所有能埋伏军马的地方不停的派出侦骑,五千骑兵几乎是用“龟速”在蕉岭通往梅州的官道上向前爬行。

    为了尽量减少自己一方在遇到宋军埋伏时的损失,张弘范把五千骑兵分成三股,一千骑兵为前锋侦察道路和敌情,三千主力居中策应,最后一千骑兵殿后。三队骑兵之间各保持着两三里路的距离,以骑兵的速度随时可以互相支援。

    此时埋伏在蕉岭最高峰金山笔山腰处的十几名精锐宋军老卒都眼巴巴的看着远处大峰嶂的山顶,可是左看右看,金山笔山峰下的元军骑兵已经过到最后的一千人了,大峰嶂那里却仍然没有烟火升起。

    负责在金山笔半山腰袭扰元军的这十几个老卒都是麻士龙身边的亲卫,不仅勇敢忠诚、战场经验丰富,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麻士龙的军令向来都执行的一丝不苟。现在只要拨开身前用来隐蔽踪迹的树枝杂草,将搜集到的石块从山腰推下去,就可以轻松的对峰下的元军造成不小的杀伤,可是在没有收到军令的情况下,这十几个老卒在商议一番后,仍然决定继续藏身不动,静待主将的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