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破冰时代
秋高气爽的时节,克伦伯-海森城堡外的大草坪上,尼古拉、魏斯还有小杨教授三人并肩而立,默默注视着天空中那架优雅盘旋的银色飞行器。它是洛林农林机械工厂利用农用飞机生产线制造的第一架大量使用铝合金材料的试验机,这些材料处于小批量制造阶段,成本比实验室材料低了不少,但依然比起普通的钢材要贵很多。 此前用来制造飞机骨架的材料无外乎是木材、钢管这两种类型。战争时期乃至于战争结束后,为了提升飞机的性能,工程师们一方面不断研发动力更加强劲的发动机,另一方面也在寻找各种新材料。有了性能稳定并且符合要求的铝合金材料,更多以往只存在于纸面的飞行器具备了付诸生产的可行性。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使用四台发动机的重型远程轰炸机,之前虽然联邦军已经生产出了几件样机,但木质骨架的强度难以胜任远程飞行,若是替换成钢管,虽然结构强度上去,但是重量也跟着加大,挤占了有效负荷,使得那款四台发动机的重型轰炸机始终无法达到实用化的要求。 在这个令人舒服的季节,小杨教授第三次带着阿尔斯理工大学的实习研究团队来到洛林,这很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带队,并不是因为她跟魏斯之间发生了什么不该发生的事情,或是厌倦了这种教学方式,而是因为她决定接受自由洛林大学的邀请,担任地理地质学院的首席教授。老杨教授应允担任该校客座教授,每年尽可能抽四到六周时间来这里讲课。对于杨教授家的生活来说,这或许是当前最好的安排。 “它就像是古代神话中的雷鸟,在北地圣诗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它来自天穹之上,带着夺目的光芒降临人间,电闪雷鸣,地动山摇,罪恶的灵魂瞬间飞灰湮灭,人间重归净土……” 小杨教授虽然只是来看热闹的,却道出了这么一段具有远古气息的诗歌。魏斯转念一想。古人所说的雷鸟,莫不是外星来的陨石或者是飞船?这很可能就是星源石的真正源头!然而,那些星源石是以矿藏的形式分布在地底深处,这意味着即便它们是星际飞船的一部分,经过千万年的地质变迁已经支离破碎,回归了最为原始的状态。 这是在学术界早已经有人提过的设想,而不是魏斯灵机一动想象出来的。如果这种设想属实的话,也就意味着奥伦斯星球上的星源石储量跟这个星球的构造无关,而是源自于外来物质,总体数量必然是一个有限度的数,相较之下,煤炭、铜铁、铝土还有油矿石这些跟星球构造有关的矿产,总体储量是个天文数字。简单来说,将奥伦斯星球上的星源石资源都利用起来或许可以组建一支由1000艘战舰组成的舰队,而钢铁、煤炭、油料这些正常材料可以制造出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架飞机,只需要飞行员足够,这庞大数量的飞机足以吞没掉那些以星源石提供浮空动力的飞行舰艇。 “它们是神界的使徒,来到这世间惩罚罪恶。它们是天边的精灵,凝聚了这世间最美妙的灵气。和平时期,它们在天空中自由的漫步,当敌人出现,它们是我们最强大的盾甲,保卫我们的家园。”尼古拉这首小诗信手拈来。 “没想到我们的莱博尔的小姐还是一位很出色的诗人呢!”小杨教授脸上洋溢着和煦的笑容,如同的秋风一般让人愉悦,至少魏斯是这样觉得。随着自由洛林大学从一堆方案和图纸逐渐成为现实中的一栋栋楼舍、一条条道路、一片片广场,阻隔在他们之间的鸿沟正在消去。 尼古拉没有应声,气氛有点儿尴尬,至少魏斯是这样觉得。尽管她不排斥她,她同样不排斥她,两人独处也能聊聊天,有时看起来还聊得挺欢,可当三个人在一起,无论是在饭桌上还是在散步,总让人觉得哪儿不太对劲,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多会儿,那架银色的飞机从空中降落下来,稳稳地滑行到了跟谷仓差不多外观的机库旁。飞机生产线位于20多里外的自由洛林运河工业区,那里也有供飞机起降的简易跑道,后期的测试、完善工作则放在了克伦伯-海森城堡旁的草地机场,既有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考虑,也方便住在克伦伯-海森城堡的尼古拉对飞机进行调试。在经过试飞员多次试飞之后。她可以在没有人关注的时候驾驶飞机兜上几圈,用她那极富专业性的感知能力去探查这架飞机性能上的优缺点。 飞机停稳之后,飞行员不慌不忙地来到了这三位面前,一脸质朴的笑容:“颤抖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非常平稳,非常顺利。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明天我们能够进行一次大角度的俯冲试验,来验证这种稳定性。” 这话在他说来轻描淡写,魏斯却有些心惊rou跳,要知道飞行实验中,风险最大的就是这种高速的俯冲,但最能够体现飞机性能的也就是这种大角度俯冲和类似的高速机动。如果是一款农用机,永远不会到需要进行高速机动的地步,但要为军用飞机做准备的话,无论如何都绕不开这一步。 尼古拉当然很清楚这一点,但她在这方面显得比魏斯有更加果断的判断和决心,她冲飞行员点点头:“如果明天天气好的话,我们就进行那个实验。今天大家在辛苦一下对飞机进行全面的检修,确保不会因为机械故障出现任何意外。” “好的,没有问题!”这名飞行员中气十足地回应道,丝毫看不出对未知危险的恐惧。 这大概就是天之骄子们的无畏气概吧! 跟飞行员说完话,他们没有再去机库旁看刚刚完成第五十次飞行的试验机,而是背对夕阳往城堡走去。小杨教授很自然的挽着魏斯的胳膊,尼古拉在他的另一边,也跟他靠得很近。 尼古拉边走边说道:“新材料的性能非常理想,首席执行官建议我们尽快投入大规模量产,价格就按我们原来谈的。至于产量,他希望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字——在全力生产的情况下,这种新式金属材料的年产量能够达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