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两汉往事在线阅读 - 第二章 大泽乡起义(二)称王

第二章 大泽乡起义(二)称王

    既然要造反,就要有个造反的样子。陈胜无师自通地连着做了几项很是像样的安排。看来他真的很适合干这份职业。

    第一项安排是就是伐木。陈胜很明显没有保护环境的觉悟,造反的第一天就打发人上山砍伐树木、竹杆,用来作为武器。这也是实在没办法的事,总不能赤手空拳给胡亥说自己在造反吧。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金属物件都弄成鼎了,想做个像样的兵器一时半会也不容易弄到,木头棒槌随便握手里,只要能敲打人就行,反正多个物件多份把握。

    第二项安排就是做了面大旗,比较拉风的那一种,旗帜上再绣个上个字,就算游个行也比较威风。当然旗帜上的字是不能乱绣的,陈胜在搞刺绣工作前还是动了一翻脑筋。其一他认为嬴政的长子扶苏和楚国大将项燕都有威名,前者被胡亥杀了,后者被秦军打死了(具体打手叫王翦),虽然都死了,冒称是扶苏和项燕的部下,带头造反,肯定有人响应,关键是项燕,在楚国人心目中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用此旗号再好不过。只是能把扶苏、项燕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能凑到一起用,哥你太有才了。其二是秦朝灭亡六国前期,楚国是当时较强的国家,最有实力和秦国对抗,在其被灭亡后,人们对其最为惋惜;更为重要的是,秦昭王曾诓骗当时的那个楚怀王去武关会面,结果把他逮回秦国,并折腾至死,因此楚国人对此耿耿于怀。其三是陈胜吴广家乡所在地就在楚国的地盘上。因此,陈胜很庄重的在大旗上绣了个“楚”字。

    第三项安排就是搭台。陈胜搭台不是为了唱戏,而是进行誓师,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宣誓,当然也有做广告的成份。在誓师时,先给自己定了个身份,自己称将军,吴广为都尉。同时也不忘借那两个军官的头用上一用,把俩人的脑袋放大旗下,念念有词的,诚意十足的祭了几旗。

    造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得有个具体行动来表示表示。准备工作做好了,那就办点事实吧。

    这九百名苦力,袒露着右臂,拿着木棍竹竿,排着队在陈胜、吴广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向乡政府办事处走去。大泽乡当时不是县级城市,县辖小乡镇,配备三老这种最低级官吏,这三老是有地域性质的,实际上就相当于族长。有人会问那乡下边不还设亭?说实话,亭长那个角色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算是个官,前边已经讲过了的。

    过路行人觉得莫名奇妙,很多开始跟在队伍后边看热闹,跟着跟着觉得不对了,竟然直奔三老所在地去了。因为当时的宣传工作全靠嘴说,你要不是一路上一边走一边喊“造反”,光看你手里拿的那些木头棒槌,别人还真不知道你要干什么。

    几个老头整聚在一起聊天,还没弄明白这群人要干什么,正在愣怔中间,发现人群竟然举着木棍直奔过来,老头子想跑也没那体力,只听人群中一边喊“造反”一边乱敲打。老头子经不起这么折腾,好了好了,我们投降。目的达到了,陈胜就这样用轻而易举的占领了大泽乡。

    这次聚众活动,收效颇丰,发现了人才也聚住了人气。

    人才方面,在群架中间有个人暂露头角,名字叫葛婴,这个人打群架很猛,也很有一套。应该说他的勇猛程度要在吴广之上,现在算的是陈胜手下的首席名将。

    人气方面就更了不得,占领大泽乡后,陈胜、吴广的造反名声很快传开了。让他们这么一搞,附近的穷苦老百姓没心思种地了,扛着锄头,拿着扁担,背着铁耙赶了过来,纷纷参加起义军,队伍一下子扩张了好几倍。

    有兵了,就更不能闲着了,再说就大泽乡这个穷地方,想让这群人吃饱饭也比较困难,怎么着也的找个大点地方搞一搞吧?

    小乡镇已不入陈胜的法眼,下一步是县城——蕲县。由于事起仓促,县令连抵抗人员还没凑足,那群游行队伍已来到了城外,再说老百姓也不愿意跟着县令折腾,陈胜依然是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县衙。

    因为县城看似属于政府部门,实际上没有什么兵力,就衙门那几个人,抓个土匪强盗都还吃力,想和几千人群殴那是找死。再说当初秦始皇怕地方造反,都没给地方配备什么人员,郡里多少留一点人马,军队几乎全放在中央。现在陈胜突然起来闹腾,老百姓们蠢蠢欲动要去应和,县里不光没兵,连老百姓都不敢鼓动。

    随后陈胜又安排葛婴带着人,一路向东连攻下五个县城。随着游行工作的顺利进展,参加人员也逐日增加,到此时队伍已经浩浩荡荡,拥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千余人、步兵数万人。这下彻底翻身了,从个一穷二白的苦力翻身成了几万人的首领,他的目标眼看就要实现。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还得干一件事,这一阵一直在小县城闹腾,省城的大门都还没敢去碰一下呢。好了,现在人多了,就去省城闹腾闹腾吧。

    陈县(河南淮阳县),严格意义上应该成为陈郡,因为这里是郡守所在地,也就是省城了。前边说了半天,可能会有人问,陈胜在那闹腾,省里怎么没一点反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老嬴政都没给配兵,并且胡亥还乱杀人,想去镇压没那个能力,向上汇报弄不好也得砍头,只好看着游行队伍在外边胡走乱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