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在线阅读 - 第九十章兵指大同城

第九十章兵指大同城

    经过充分的准备后,何无敌从宣镇出兵,直取大同和板升城。其中取大同一路,由何无敌率领,其中有骑兵两万,步兵三万,大炮五百门。另一路由章项阳率领,由女真铁骑一万,外加一万大明新军骑兵,同时还有京师十二营的两万部队。

    大同城里居民已经在蒙古鞑子的统治下过了一年时间,蒙古鞑子们身上气味难闻,喝了酒也会耍酒疯,但是他们并没有屠城。于是,人们也就开始慢慢习惯这种生活。

    当人们开始习惯的时候,大明国的战神何无敌率军前来了。是历史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造就了历史?反正在大同城的居民看来,这些人是无事自扰。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蒙古人虽然坏,但是呆久了,也就不觉得。大明新军的纪律虽然好,但那也只是听说。大同城里的蒙古人探子还传说明军一旦进城,将会屠城,以报复明朝百姓和军民投靠俺答汗。

    大同镇是明代九边之一,发挥着屏障内地的作用,它的很多方面如防御工程的修筑和军需补给等都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它距离京师较近,因而较其它军镇来说,更多地受到蒙古军队的进攻。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军事进攻的目标直指中原。元顺帝在明军的压力之下,主动退出京师,撤回塞北,元朝灭亡。次年,明军攻大同,元朝大同守将亦不战而逃,大同从此归属明朝。

    蒙古势力虽然退出中原,但军事力量因主动撤回塞北而得以保存,给明王朝留下了严重的边患。在这种情况下,明政府在北方边境先后设置了“九边”重镇。

    大同于成祖永乐十二年(1414)称镇,属于早期设置的“九边”之一,决非偶然。成祖时,阴山和黄河天险已非所属。加之永乐初,在兴和卫已经废弃的情况下,大宁都司和东胜卫又先后内徙,整个防线向南推移数百里,这样大同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边防一线。大同战略地位重要,它“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害,归京师之藩屏”。

    瓦剌于英宗正统年间军事力量达到空前强盛时期,遂于正统十四年(1449)发动对明朝的攻击。七月十五日,大同守将战殁于阳和,边军多逃匿,大同所属诸堡依次陷没。羽书飞至京师,英宗在宦官王振的唆使下率兵亲征,但很快于土木堡丧师被俘。瓦剌军统帅也先挟持英宗,继续深入内地。

    此时,大同镇“军士多战死,城门昼闭,人心汹汹”。参将郭登于关键时刻激励将士,修缮兵甲,并于当地实行招募,充实兵源,坚城备战。也先见以英宗为质、欲下大同的计划不能实现,便转攻白羊口,逼近京师,不想在北京亦受挫,遂又转而于景泰元年三、四、五、八月频频攻大同。这当然是也先战略计划的一部分:攻下大同,迂回到北京侧背,仍不失为图取之的一个方案。朝廷此时出于对大同地位的清醒认识,战时政策即包括了景泰元年二月以石亨率军三万出巡大同。这样,大同守军与瓦剌军队之间对抗达一年,大小数十战,很少败北。特别是栲栳山(今山西阳高县)一役,郭登以骑兵八百破对方数千,“为一时战功第一”。后来经过郭登的经营,大同“马至五千,精卒数万,屹然成巨镇”。在同瓦剌的交战中,大同守军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伍编制,将士兵五人一伍,十伍一队,十队统领于一都指挥,并配合以战车火器等,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大同可谓兵利城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