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仙墨奇缘在线阅读 - 第一百九十九章 书法道场 拜仓颉

第一百九十九章 书法道场 拜仓颉

    墨生三人终于走到了仓颉台,皇城名儒孔鸿林老夫子,正在带领三十六名饱学之士做书法道场。书法道场是书画城专门拜祭,为华夏国造字的仓颉老祖,弘扬书法的场所。

    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是华夏国造字的始祖。仓姓,就是“君下一人,人上一君”。传说仓颉生有“双瞳四目”,所以天生异禀,智慧非凡,能造出字来。华夏国天生如此,才干超群者,虞舜、项羽等不足十人而已。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记事,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在木头和竹片上刻符号记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事情越来越繁杂,在用简单的打结和在木竹上刻符号的办法,就满足不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仓颉就决心创造出文字来,这样就便于人们书写和生活之中的交流。

    有一年,仓颉在南方巡狩,以“羊马蹄印”为源灵感。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根据各种形状描摹绘画。终于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定下了各种符号代表的意义。按自己的心意,把几种不同的符号拼凑几段,拿给人们观看、辨认。

    经过仓颉的解说,人们都能明白的符号,就把它确定下来,仓颉就把这种符号叫做字。仓颉老祖把自己创造出来的字,向许多人推广,会识字的人就越来越多,渐渐融于生活中。

    文字的产生解决了,记数和交流的难题。从此文字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部落之间的交往,狩猎的野物多起来,和生产获得了果实更丰富。人们分配变得容易,显得更便捷。这都是仓颉造字,带来的益处。人们为了记得他的功绩,专门为仓颉立碑,叙其造字经过,供人们膜拜。

    仓颉台上塑有三层楼高的仓颉老祖石雕像。仓颉长发披肩与腰齐,双瞳四目炯炯有神,虬须满面威武不凡。仓颉老祖赤脚曲膝席地而坐,手握一把利刃,全神贯注在竹上刻着字。

    在书法广场上,孔鸿林老夫子一个人站在台前,领着大家伙正在做道场。只见在仓颉的雕像前,宽阔的广场上,三十六人排成六行,每排六人,取六六大顺之意。每个饱学之士都笔扇绾巾,穿着白色的长衫,显得文质彬彬,在跟着孔鸿林老夫子演示:三十六人一边整齐划一地用笔书空写字,一边摇头晃脑大声吟唱:“和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四周围观的众人,受到了感染,陶醉在其中。学起孔鸿林老先生的动作,跟着三十六人一起比划,还跟着拖长声音,摇头晃脑大声吟唱:“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yin,威武不能屈。”

    墨生对别开生面的书法道场,赞赏有嘉。凤仪小姐找吴大师掌管书画城,真是找对人了,吴大师将书法城的细节,都处理得如此之好。凭借仓颉老祖造字,办的书法道场,就会吸引数不清的书法爱好者。将书画城提升了一个档次,扩大了影响力。皇城第一个书画城,就会名符其实,兴旺起来。

    “道场本来是佛教、道教规模比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是佛、道二教教诵经、礼拜、修道的场所。是最能聚集人气的地方。这书法道场是谁想出来的,这创意不错。”墨生不停地称赞,借造字老祖仓颉之名增加人脉,没有过人智慧不行。

    “办书法道场,是凤仪姐召集皇城的名儒想出来的,现在是我们书画城的一大亮点。每逢三、六、九日就由皇城名儒轮流来主持书法道场,仓颉台一时名声大噪,好评如潮。”小丹丹对凤仪小姐的奇招,佩服得五体投地。

    华夏国源远流长,随着字越造越多,作用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人们对字的形态,就注重起来。教书的夫子,在开堂讲学时,就要求学子们,将字一笔一画写清楚,不仅要写得正确,而且字形要美,写得要快。先是在学子间进行比赛,后在民间流行。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为书法。

    “是啊,这是华夏国从来没有过的。龙生城的书法道场,就是为广大书法爱好者,祈福消灾,找到灵感,写出最美的文字的场所,更是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你瞧,人们排着队向仓颉老祖祭拜呢!”吴大师用右手指首仓颉台说。

    “墨哥哥,我们也去祭拜仓颉老祖,祈祷我们书画城,芝麻开花------节节高。嘻嘻,要我们龙生书画城,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小丹丹就是个财迷,三句话不离本行,想的就是如何发财,如何使龙生城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这么多人,不好吧!仓颉老祖是令人尊敬的,是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不急,我们等会再去。”墨生怕被人们认出,不想惹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怕什么?有本城主保驾护航,看谁敢把你吃了。不过墨哥哥,还要将头埋着走,用头发将脸遮住,这样就安全了。”小丹丹出了个馊主意,所谓的保护措施,是不以真面目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