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仙侠小说 - 大日章在线阅读 - 342 剑峰7

342 剑峰7

    第342章剑峰7

    一个瘦弱的影缓缓飘过来,满脸开心地打着招呼。只是当他落到石头上时才发现王昆一脸的沉思,不知道再想些什么。

    看到王昆没有回答,石去病靠近再次叫唤:“王兄!”

    “恩?”王昆被石去病的叫声惊醒,回过神来才发现竟然是石去病。当下压下心里的疑惑,开心地打量着石去病来。

    现在石去病也是金丹初期境界,而且脸色比之前看到的要红润许多,虽然还是很苍白,但想必随着境界的提升,石去病的体也有所好转才是。

    “好久不见,石兄。”

    相隔这么长时间没见过面,所以让两人都有些激动,分别打量着彼此,看到彼此比之前更好后,也互相为对方开心着。

    “你在想什么呢,刚才我就看到你自己一人站在这里发呆。”石去病笑着打趣道:“是不是没找到灵器所以很苦恼啊。”

    “自己一个人?”王昆不怔怔地看着石去病,刚才明明乔离也是在这里才是的。

    石去病反而奇怪地问道:“是啊,难不成还有其他人吗?奇怪了,我刚才明明就只看到你一个人而已啊。而且我从远远的地方就一直叫你,你都没有反应。”

    王昆尴尬地笑了笑,连忙解释道:“刚才想事想得出神,所以没听到,真是抱歉了。”

    “是吗。”石去病点点头,忽然看到王昆手腕上满是铁锈的手环,笑着指着问道:“这就是王兄找到的灵器吗?”

    王昆抬起右手,左手按在圆环上感受着表面的摩擦,说:“是的,只是不知道是什么灵器。石兄你呢?”

    石去病顿时露出满意的笑容,拍拍腰间的储物袋说:“找到了尊药鼎,虽然还没有炼化,不过品质应该不错。”

    “那就好。”听到石去病得到的灵器也不是武器类灵器,王昆并没有多大的吃惊。剑峰之所以叫做剑峰是因为其中大多数都是剑器灵器,不过有其他种类的灵器也属正常。

    “石兄,没想到短短几年不见,石前辈已经成为了贵宗的序列弟子,真叫人为你开心。”

    石去病脸上带着自豪,微笑道:“来朝自小就不用我担心,而且在宗门里也深受高层前辈的喜。他能成为序列弟子,我倒不意外,只是不知道以后他将会走得多远。说起来,如果不是因为我连累了他,他应该比现在还要更耀眼吧。”

    每次谈起石来朝,石去病总是骄傲中又带着自责,在石去病的心中,他就是石来朝的累赘。幸好他也凝结金丹,打破枷锁获得更多的寿元,不然的话现在的石去病也不会变得开朗许多。

    王昆眉头微皱着,担心地说道:“石兄,别怪我多嘴。有些事你要明白,你的体虽然不好,但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心病的原因。你不要一直认为自己一直拖石前辈的后退,虽然与石前辈没见过几次面,可我知道,石前辈的心愿肯定就是石兄你好好的。”

    石去病苦笑了下,有些自责地说:“这点我自然知晓,只是每次看到来朝舍弃许多为我奔波,你说我怎么可能不去多想。”

    说到这,石去病脸上的苦笑散去,有些认真地告诉王昆,也同样是在告诫自己。“不过现在我已经凝结金丹了,至少不用像以前那样一直让来朝分心。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看到来朝站在这个世界的错,他至少得在他父亲面前做出不同的选择,才能让他父亲生气,也才能重新重视他。

    “好吧,那么你们俩离开,我去去就来。”戴悯行礼告辞,脚下一踩,朝着剑峰更上的方向跳跃而去,很快的就消失在上面云层之中,没了影。

    戴悯说这话让人觉得有些自大,毕竟所有修士都在辛苦寻找剑器,哪个能有如此信心说自己就一定能找到。不过王昆和石去病都没感觉到这点。

    王昆相信戴悯,他知道戴悯不是这样子的人,而且戴悯还是剑宗修士,肯定有办法比他人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剑器。寻剑大会虽然名义上对所有金丹修士开放,可主要的对象还是他们剑宗自家的剑修。

    而石去病则是因为相信王昆,仅此而已。

    戴悯走后,眼看着天色差不多,王昆石去病二人从这块石头从落到地面来。

    “石兄,我还得等我师妹下来后再离开,不知石兄你......”

    石去病四周看了看,发现到大部分紫鼎宗修士已经不再剑峰这边,于是便决定跟王昆一同离开。

    “我还是跟王兄你一起吧,也正好多说说话。不然今一别,不知你我何时才能相见。”石去病有些无奈的样子。

    玄一宗和紫鼎宗相距并不是很远,可是他和王昆都只是金丹弟子,并没有太多的自由。他虽然有石来朝的关系在,但也必须每年按照门规上交一定数量的丹药,自然更没有时间外出。

    而王昆想必也是如此,玄一宗里应该也跟紫鼎宗一样,要求门下弟子每年完成一定量的阵器才是。故而,两人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应该是无法在见面了。

    不过石去病很快想起来丹宴不用多久就会举行,于是连忙朝王昆提出邀请:“对了,王兄。我紫鼎宗几年后将举办丹宴,到时候贵宗也肯定会前往,如果可以的话,还请王兄一定要去紫鼎宗,好让我尽一份地主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