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唐朝地主爷在线阅读 - 第九十四章 对子

第九十四章 对子

    第九十四章对子

    因为第一才子,和对子本身的好玩和妙滋味,这一种简单的文体在文坛里悄悄传开了,不少文人学子开始尝试自己写作,稍微得一两句,在朋友之间一炫耀,于是更多的人开始追捧对子了。

    一天,徐清出门逛街的时候,忽然一个学子将他认出来了,惊喜之余,抱住自己的大腿哭着喊着要徐清指点……牛吃草使出九分力气才把他从徐清的大腿上扣下来。不过这一闹,更多的人看见了徐清,而且眼神里充满着某些狂热。徐清拍了一下牛吃草的肩膀,低呼一声“跑!”,然后也不管什么了,撒丫子开跑。

    跑到家门口,完了,门口已经被堵上了。转到后门,后门也堵上了。

    “今日我不等到徐老,我不吃饭!”

    “哼,就算等到天黑,被坊正抓去也甘心!”

    “徐老,你就出来见见人吧,我等你等到海枯石烂……”

    徐清惊讶于自己变成“徐老”的同时,知道自己没地方逃了,干脆现出身来,清了清嗓门,喊到:“明天芙蓉园里讲课,传授对联之法……”

    “我没听错吧,传授神妙的对联之法,这……”

    “哇塞,那是徐老活人啊,看起来好年轻哦```”

    “快,去摸一把!”

    也不知谁有了个这么损人的提议,轻声一说,一呼百应,釜山行…...

    得亏这群人不是崇拜徐清的武艺,来的都是一群斯斯文文的书生,虽说有些狂热,但也还讲道理,至少留下了徐清的雏菊之身不是?

    “牛吃草,咱家的马怎么秃了?”徐清奇怪地看着裸奔着的,那一团rourou。

    至于学子们,早已经奔走呼号,走街串巷,比拜年还积极地将徐清授课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

    到了第二天,芙蓉园春雪未消,余寒尤利,每走出数十步,总有一阵刮脸的俸“呼啦啦”吹过,刮得人只想钻回家里。说好的上课,徐清自然不会不认账,顶着一阵寒风,到了芙蓉园。

    芙蓉园很大,其实他也不知道到底在哪里上课,不过不用担心,徐清一下马车,立即见到了上官仪迎了过来:

    “初六兄,你越来越不仗义了,开坛授课也不通知我,还好长安学界如此积极……”

    “我说我是被迫的,你肯原谅我吗?”

    “我当然选择原谅你啦!”

    “额,还吧,你为什么到了这里……”

    “我作为徐大才子的义弟,此等盛会当然要由我cao办啦,不然你以为你能弄得好?整整四千五百人呢!”

    “瓦特!?”徐清一脸吃惊的看着上官仪道:“要不要这么厉害,四千五百人!?”

    “瓦特是什么?”

    “别管那些细节,你说说咋回事,怎么这么多人?”

    “进士一百人是你门生,老师授课自然要来,蕲新高月一众人,参加进士科考试的,由于冬天雪大,那些没考上的没有回家,所以大多数也来了。再加上其他科目,国子学,各家族族学,长安旁边几个县……”

    “我的天……”徐清一拍脑门。

    “哦,还不算那些不识字,但是带着孩子过来沾光的百姓……”上官仪像是想起什么的说到。

    “进去吧,挺冷的,冻到孩子们就不好了……”徐清裹裹大衣,心道:爷以前连班会都没发过言,如今要在四千多人面前讲课?就是想想,哎呦,都有些尿急啊……

    芙蓉园一处极宽敞的大场地,中间设一高台,高台前面坐着三个人,蕲新,高月,孙伏伽。从内而外分别是进士,各科博士,国子学学生,各族学学生和各诗人文士,最外是围观群众。高台上,上面摆着至圣先师和太上老君两个老头子的画像,还有一座香台,水果祚rou一应俱全。徐清震惊之时,上官仪对徐清耳语道:“等下按照我吩咐的做就行了……”

    “我喜欢你大声喊出来,不要憋着…...”

    “一定,一定让你兴奋起来……”

    “……”

    上官仪带着徐清走上高台,清清嗓子,喊道:“祭!”

    蕲新和高月,一人捧香,一人捧酒,送给徐清。徐清自知用意,点燃香,给天地和两位先师烧香,敬酒。如果不知道做一件事,那就装作会做的样子,反正大多数人同样不会。

    果然,徐清偷偷打量下方坐着的人,只看见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徐清心里不住赞叹,又这么一大群如此孜孜不倦求学的人,唐朝不愧是文运最强的朝代。徐清简单做了一些礼法的事,上官仪喝到:“拜!”这次是上官仪领着众人先朝先师拜了三下,又朝徐清拜了三下,算是行的拜师礼。

    徐清在台上咳了咳,台下的人忙把毛笔化开,拿出纸笔来。为了防止风吹纸,不少人选择了竹简,而墨水早就是在家里磨好带过来的。

    “诗词,终究是末道,本为了陶冶情cao,静心养性,陶冶情cao。静心养心在于能治国安民,事事功也。故,在场之人,于国不忠、邪yin暴虐、心术不正和懒惰之人请离场。”徐清抖抖索索说完,顿了顿扫视台下,哇,好多人头……深呼吸,深呼吸,有说到:

    “心正之人,乃知大雅大俗,大是大非。圣贤平天下之道,治国之法,齐家之术,知道市井机巧之术,无不可学也。学则裨益终生,终无虞。子曰:‘不学诗,何以言’。学了诗句之后,行cao于是华雅,言语于是文明……”说着说着,徐清胡咧咧得越来越过瘾,有了一吐为快,刹不住车的味道:

    “如要作诗,腹中须有万册书,眼见万山万水,上知朝堂,下知黎明百姓,不然写出诗来都是辞藻堆砌,味同爵蜡。心中有了见识,才能下笔,下笔之前的事,我帮不了你们,一切靠自己……”

    “今日传授的是下笔落字之法,称作‘韵经’,乃是我苦思三天三夜所得,全文如下……”

    “唰!”听到正戏来了,众学子提起毛笔,尖起耳朵听。

    “咳咳……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曚。腊屐对渔篷。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

    ……桂若,海外树都咸。但得恢恢存利刃,何须咄咄达空函。彩凤知音,乐典后夔须九奏;金人守口,圣如尼父亦三缄。”

    ……

    ------

    第二更到!

    感谢:17K书友NT0J87TN、匿名13080313494834、17K书友sy35xyzy、(*^ワ^*)358353191、17K书友8XVLUJU9、17K书友lnc0rwct和从小头就,,,,铁对本书的钱钱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