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言情小说 - 喜家有女在线阅读 - 449一呼百应

449一呼百应

    也难怪柳母会如此惊惶,喜家这会儿有那么多人在外面征战,家里却多出来这样的东西,便是柳来福等人也都愣在了门口。

    “外婆,这是我二伯和五姑姑迎回来了。”喜清欢忙扶住柳母解释了一句。

    众人这才恍然,纷纷进了门。

    尹氏身穿素色的衣衫跪在那儿燃香叩拜,见到众人进去,向他们问候了一番后,便对喜清欢说道:“小四,何时出发?我与你同去。”

    “二伯娘,您……”喜清欢细细打量了一番,确定尹氏神情虽有些憔悴,不过,精神倒是还好,才略略放心。

    “我没事。”尹氏瞧了瞧喜守功的骨灰坛子,嘴角带着一丝微笑,“能亲手带你二伯回家,我此生无憾……我也该去帮他完成未完的心愿了。”

    “二伯娘。”喜清欢叹了口气,她之前还想撮合二伯娘和来福叔呢,可现在看二伯娘这样子,这个可能太渺茫了。

    “你二伯最大的愿望就是击退敌兵,保我大夏百姓安宁,如今他不在,自为他的妻子,我自当替他完成遗……”尹氏只是笑,看了那坛子好一会儿,才转向了喜清欢,“好歹我也领过兵的。”

    尹氏能陪着一起去,喜清欢自然高兴,有二伯娘在,她的底气也足了好几分,再说了,看二伯娘现在这样,她拒绝也没用,便点了点头:“后天一早出发。”

    “好。”尹氏这才拍了拍喜清欢的肩。

    前厅暂当了灵堂,让乡亲们在这儿坐不合适,尹氏便招呼着客人们去主院,那边有喜守勋在,也好招待。

    喜清欢落在后面,点了香给喜守功和喜安宁磕头上香,上完香一转身便看到柳来福还在一边。不由愣了一下:“来福叔。”

    “这是你二伯?”柳来福点点头,站到她边上打量着供桌上摆放的两个被红布包着的坛子。

    “是,还有我五姑姑。”喜清欢看了看他,应了一句。

    “我能上柱香吗?”柳来福问道。

    “当然好。”喜清欢笑笑,上前点了六柱香递了过去。

    柳来福接过,郑重的拜了三拜,把香分明插在了两个小香炉里。

    之后,喜清欢便陪着柳来福去主院,路上,柳来福交给喜清欢一份单子。上面详细记录了谁家捐了多少粮,谁家出了多少银,还有作坊里存下来的货也都带了过来。除此,要求同行的还有十几个年轻人以及梁成。

    “梁老哥坚持要去,我劝不住,便让他一起来了,他懂造船。跟着也好。”柳来福提起了梁成。

    喜清欢没有拒绝,她知道这次去仅靠她现有的这些人手是远远不够的,朱之梵让人大张旗鼓的征粮,她倒是有个想法,这一路要是大张旗鼓的送粮,会不会更安全些?

    只是。这些战术上的事,她还真不太懂,所以。这次出门还得靠二伯娘掌握全局了。

    当晚,喜家设宴招待了同来的乡亲们,吃过了饭,柳来福在阿虎的陪同下带着梁成和要一起去送粮的十几个年轻人去了码头。

    其余的客人都安排在了家里。

    第二日,尹氏和喜清欢便忙着去船上安排事情。作最后的准备。

    第三日一早,按着朱之梵所说的日期。刘君华送来了一块令牌,方便喜清欢等人一路通行。

    略略寒喧几句,载着粮草的五条船在百姓们敲锣打鼓的送别中离开了码头。

    从东海边沿快速行了两日,便转入了内河,喜清欢便让人在五条船上高高的挂起了“喜”字大旗和“送粮队”的旗帜,除此,每条船的船舱上都贴上了大大的“保家卫国匹夫有责”的大条幅,大摇大摆日夜轮流不休的赶路。

    这一路,所有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时刻警惕着路上的任何风吹草动。

    只是,让他们意外的事,路上什么事也没发生,五天后,他们顺风顺水的来到了边城。

    到了这边,喜清欢才知道她常常听说的边城并不是特指一个城,问了尹氏,才知道事实上大夏有十三座边城,他们到的这个城叫定康县,从这儿开始一直到三峪关还要经过两个边城。

    在码头边卸下了所有粮草,留下一部分人带着船返航,而喜清欢他们,接下去的三四天则要徒步前进了,这一路除了三成平路,其余的都是山路,所有的粮草只能用独轮车和板车运送。

    带的独轮车和板车不够的,阿虎便带人进城去买,随便添置了足够的干粮和水,费了两个时辰,所有的东西才算整装完毕,船上的大条幅和旗幅都插到了车队里。

    喜清欢和尹氏走在最前面,徐三少、钱二少、阿虎、柳来福都分散到了整个队伍中。凭着朱之梵的那个令牌,他们很顺利的通过了城门口的检查,这么长的队伍这么大的动静,早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这么多人,干什么的?”

    “那不是写着吗,送粮队,这是给前线将士们送粮草的!”

    “喜,那是护国公喜家的送粮队!”

    喜清欢看着两边夹道观望的人群,忍不住有些不自在,倒是她身边的尹氏坦然自如。

    “小四,你这会儿可得拿出气势来哦,让他们看看我们喜家的儿女是不是好样的。”尹氏察觉到喜清欢的有些紧张,不由轻笑着低语道。

    “拿出什么样的气势?”喜清欢眨了眨眼,可不自觉间她已下意识的挺直了腰杆儿。

    “总之,不能怯了场,现在这样就很不错。”尹氏瞟了她一眼,笑盈盈的点头。

    就在这时,前面急急的抬来一个轿子,前后开路的都是衙役,那轿子里坐的人是谁,不用猜也知道了。

    “让队伍停下来。”尹氏低低说道,她当然也能喊停,可她觉得。这次小四才是送粮的主事,她得为小四立立威。

    “停!”喜清欢停了下来,抬起了右手朗声喊道。

    “停!”身后的队伍立即停下,并传来越来越远的通报声。

    前面的轿子这时也停了下来,轿帘打开,出来一个大腹便便身穿官袍的中年人。

    “看袍服应该是定康县的县太爷。”尹氏瞧了一眼便低声提醒喜清欢。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喜清欢皱了皱眉。

    “自然是要上前行礼的。”尹氏微微颌首。

    喜清欢明白了,立即走上前去,尹氏落后半步跟着,到了那人几步远处,喜清欢和尹氏双双行礼。却没有跪下磕拜。

    那位大人也不在意,微微一笑,问道:“来的可是南林王府上九小姐?本官收到朱先生的飞鸽传书。已在此恭候数日了。”

    原来是朱先生安排的,喜清欢立即道了谢。

    “驿馆已经备下酒菜,还请九小姐移步,休整一夜再上路不迟。”这位县太爷倒是客气,笑眯眯的没有一点儿架子。

    “多谢大人盛情。只是,送粮之事不敢懈怠,待民女回程,再设宴答谢大人。”喜清欢可不想待在这儿,能早一时是一时,她现在都巴不得马上飞到那边去了。怎么可能还在这儿住一晚。

    “九小姐,眼见今日天色微变,只怕夜间会有大雨。此时赶路不宜啊。”县太爷指了指晴空万里的天,语重心长的劝道。

    “如此……”喜清欢抬头瞧了瞧,事实上,今早下船时便听梁成提醒过今天可能会有雨,只是。这会儿还没下不是?一晃眼,她看到尹氏在边上微微摇头。她立即说道,“如此还得劳烦大人指点一下何处有卖雨具?”

    县太爷见她这样坚持,心里微恼,想他堂堂一个县太爷,要不是看着朱先生的面子上,他何必对着一个小姑娘这般卑躬屈膝?

    “来人,带九小姐去置办雨具。”想到这儿,县太爷干脆招过一个捕头,让捕头去cao心这些事,自己则对喜清欢点点头,坐轿回去了。

    送走了县太爷,喜清欢招呼了阿虎过来,让他跟着捕头一起去置办雨具。

    这时,边上有人喊了一声:“于捕头,我铺子里还有二十件蓑衣,愿捐于这位姑娘。”

    “于捕头,我铺子里还有两匹刚刚制好的油布,可作于遮盖粮食之用。”另一边也冒出来一个老头子。

    “我家还有十顶斗笠……”

    一时,不断有人冒了出来,把捕头团团围住。

    “敢问这位姑娘是护国公的什么人?”喜清欢的左边方向大步走来一位花白头发的老者,身后跟着十个镖师打扮的壮汉,别看人有些年纪,可瞧他精神奕奕声如洪钟,走到喜清欢面前抱了抱拳,朗声问道。

    这一问,顿时让身边一下子静了下来,众人皆好奇的看着喜清欢,等着她的回答。

    “护国公,是我的爷爷。”喜清欢含笑回答。

    “那……姑娘是六将军的女儿?还是大公子的女儿?”老者大喜,打量了喜清欢一番,又犹豫的问。

    “家父喜守业。”喜清欢也有些惊讶,可见这位老者对她家的事还是挺清楚的,“老伯认识我爹?”

    “老将军是我的救命恩人,他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我自是一清二楚,只是,不曾见过,当年车云国之战,我们都听说大将军、二将军、四将军、五将军殒了,而大将军的女儿如今算起来也有三十多岁了吧?故此,我猜姑娘是六将军的女儿,或是大公子的女儿。”老者解释道。

    “我爹和我大哥如今都在三峪关,待我见到他们,定向他们转达老伯的好意。”喜清欢以为他只是来认亲的,便笑着说道。

    “姑娘,你们是给六将军送粮的?”老者点点头问道。

    “是。”喜清欢没有多解释什么。

    “此去三峪关山路重重,若喜姑娘不嫌弃,我等愿尽绵薄之力,护送你们过山。”却不知,老者竟是来自告奋勇的。

    “啊?”喜清欢一时惊愕不由愣住了。

    “当年,是护国公在边城救下我雷中英一命,我雷中英才有了今日,当年,喜家各位将军为了我们百姓纷纷战死,今日,喜家余下的各位将军又为我们百姓重披战甲。”老者有些激动,冲着人群便喊了起来,“你们说,我们是不是应该为喜家军做些事情?”

    “没错,护国公是好人,是我们的好将军。”

    “我们别的做不了,送点儿粮食还是可以的。”

    “我愿捐粮十担……”

    “我愿捐衣百件……”

    人群又纷乱了起来,喜清欢看了看尹氏,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