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言情小说 - 敖缡传在线阅读 - 龙说(起源,发展,职能)

龙说(起源,发展,职能)

    龙说(起源,发展,职能)

    题外话:因为有大人发评中谈到关于龙的问题,而且提到了龙与龙王的概念是佛教传入,又说龙为万能之神等等,不好意思,这大约有点偏差,因为龙对于真正的炎黄子孙来说,是最为遥远的先人象征之一。来自于印度的佛教之中的龙,是从东方传入那里,然后随着佛教的入侵而归来东土的,当然,已经应佛教的宣传要求进行了修改,与之前大不相同了。另外,至于龙的职能以及渊源,我这里也有一些想要说的话。

    很抱歉,因为涉及到了我一向非常注重珍爱的方面,所以不得不慎重对待,请谅解,并望以后继续支持。

    首先在这里给出一些资料,我的个人设定也是由此整理,分析,选取而得的——有兴趣的大人不妨仔细看看。

    第一:龙的起源说

    神异动物说

    这是以《辞源》和《辞海》为代表的最普遍的一种观点。前者说“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后者说“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相近的说法还有:“龙是具有很多神性、很神秘的动物神”,“是中国古人幻想出来的动物,”(朱天顺)“龙是出现于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长身、大口、大多数有角和足的具有莫测变化的世间所没有的神性动物,”(刘志雄、杨静荣)

    “神异动物”是以“动物神异”为基础的,前者来源于后者,那么,是哪些动物通过“神异”而变成“龙”了呢?这一点,《辞源》和《辞海》没有讲清楚,学者们的探讨则多种多样。且看:

    哺乳动物--刘城淮说“在蛇类和蜥蜴类之外,龙还有一个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那便是马类”;他进而指出“充任龙的模特儿之一的马,最初不是一般的陆马,而是河马”,李埏认为“龙的首角是古人摹拟牛头而塑造出来的”:”我们现在还常说‘牛鬼蛇神’,看来,龙就是二者的结合”。孙守道等提出“龙首源于猪首”。

    物候参照动物--陈绶祥认为,龙身是“扭动的虫形”,龙角是先民“测定时间的工具--表”。“在广大的范围中,人们选择不同的物候参照动物,因此江汉流域的鼋类、鳄类,黄河中上游的虫类、蛙类、鱼类,黄河中下游的鸟类、畜类等等都有可能成为较为固定的物候历法之参照动物……后来,这些关系演化成观念集中在特定的形象身上,便形成了龙。”

    图腾合并说

    此说以闻一多在《伏羲考》中的观点为代表。闻氏认为,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何星亮亦认为,“龙原是一种图腾,但它又与其他图腾有区别。它最初可能是一个部落的图腾,后来演变为超部落、越民族的神,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敬奉的、延续时间最长的图腾神。”

    天象树神说

    何新曾认为“龙的真相和实体是云”,“龙就是云神的生命格”;“最初的龙形不过是抽象的旋卷状的云纹。而后来逐渐趋于具体化、生物化,并且展开而接近于现实生物界中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形象。”朱大顺指出,“幻想龙这一动物神的契机或起点,可能不是因为古人看到了与龙相类似的动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闪电的现象引起的。因为,如果把闪电作为基础来把它幻想成一种动物的话,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条细长的、有四个脚的动物。”赵天吏认为雷电龙“三位一体”,龙就是雷电的形象。

    胡昌健说,“龙的原型来自春天的自然景观--蛰雷闪电的勾曲之状、蠢动的冬虫、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现的雨后彩虹,等等……其中虹是龙的最直接的原型,因为虹有美丽、具体的可视形象。”

    尹荣方的看法别致一些,他认为,“中国人传说中的龙,原是树神的化身。中国人对龙的崇拜,是树神崇拜的曲折反映,龙是树神,是植物之神。龙的原型是四季常青的松、柏(主要是松)一类乔木。”“松、龙不仅在外部形象上惊人地相似,而且龙的其他属性,与松也同样惊人地相似。”

    恐龙遗记说

    叶玉森、徐知白及美国学者海斯等主张龙的观念应是远古先民对于巨大的爬行动物恐龙的记忆,或主张先民因对恐龙的恐惧而产生龙崇拜,王大有说,“龙,被古人公认为最原始的祖型,可能还是恐龙。古人以具有四足、细颈、长尾,类蛇、牛、虎头的爬行动物为龙,这可能是古人当时见到并描绘下来的某种恐龙形象……或许古人见到的龙,真的就是恐龙,后来它们渐渐见不到了,才把它的同类海鳄、湾鳄或扬子鳄与其视为一类,加以崇拜。”

    外邦传入说

    章鸿钊认为中国的龙就是西方文化中的毒龙,约在黄帝时期传人中土,英国学者史密斯认为世界上的各大文明皆有龙,而且所有的龙都出于同一个文化发源地--巴比伦,中国的龙同样也是巴比伦古龙的后裔。

    模糊集合说

    对于龙的起源和本质,庞进提出了“模糊集合说”,即认为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雾、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中国龙起源于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是原始先民对身外异己力量模糊崇拜的产物,是以现实生物和自然天象为基础,贯穿着、体现着模糊思维的艺术创造。

    评述

    作为古生物的恐龙,灭绝于距今七千万年左右的中生代,最早的猿人生活于三百万年以前的更新世,中间相差了六千多万年,因此,猿人是不可能看到恐龙的,也就更谈不上对恐龙的记忆和恐惧,显然,龙为恐龙遗记说,是站不往脚的。

    章鸿钊是中国文化西来说的主张者,其观点仅仅是一种理论假设。西方文化中的毒龙和中国文化中的神龙在与水的关系上有相似之处,但总体上差异很大,史密斯的说法缘于他的极端传播论,即坚持认为世界文化发源于埃及和巴比伦,两人的观点都产生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中外学者对文化现象研究的深入,中国文化西来说和极端传播论都失去了市场,龙为外邦传人说也就为学术界所不取了。

    对龙为图腾合并说也有比较大的争议,否定的观点认为,“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刘志雄、杨静荣)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几乎所有图腾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具体的生物或无生物,而龙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神物”;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害、毁伤或杀害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的载述。

    (选自庞进的《呼风唤雨八千年——中国龙文化探秘》,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略有改动。)

    以我的个人意见,龙几乎是可以代表着任何一种天候,种族,有着极大,极多的能力且变幻莫测的存在,而且他的繁衍能力显然强过其它的种族,龙几乎可以和任何一种生物,包括人,生育自己的后代,而且他们的后代除了拥有龙的特征之外,还有着高出母族同类的能力与智慧,这些可以见龙九子;难以想象,假如不是龙九子而是九十,九百子会怎样……——所以后来兴起的宗教不得不一再地为他们加上各类枷锁,限制甚至有意诋毁(例如前面评述中提到贬龙、辱龙、斗龙、斩龙等,详细可见后文),我也不得不在本书中一再地点明龙族的艰难处境——不然的话,敖缡儿根本无须因为上界的逼迫而不得被放逐西方,洛基当然还是好好地当他的睚眦哥哥,敖缡传在一开始就可以结束了。

    好,接下来谈一谈龙在宗教里的地位变迁。

    【道教】

    起初,龙是中国人乃至东方人公认的,可以说是相当高位的本土神祗——因为龙型原本是部落的图腾综合而成,也就是说,就像西方的贵族徽章说明了家族的历史一样,一个部落征服了另一个部落,就将他们的图腾抢夺过来加在自己的图腾上面,久而久之,形成具有各种动物特征的龙。而原始社会里,图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膜拜对象。龙的崇拜一直延续到了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已经提高到基本与皇帝联系在了一起,后来在秦朝兴起,汉朝初期非常兴盛的黄老之学——道教的前身,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是在原始的鬼神崇拜基础上形成的,集巫术、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及秦汉时期的神仙方术于一身,并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一门宗教。早期的道学家已经意识到龙来自于蛇。《黄白篇》有:"蛇之成龙,亦与自生者无异也。然其根源之缘由,皆自然之感致。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倡导的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逐小形成办有教理、教义、教规的一种人为宗教形式。道教自形成之初,便与龙崇拜有不解之缘。先秦时代的乘龙周洲四海、乘龙升天,以及以龙沟通天人的信仰,被道教全盘继承。甚至不断地出现修道人与龙不得不说的故事(笑)。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子孙都继承其业,均称"天师",并传达室说与龙有缘。传说第三代天师名鲁,传说他有十个儿子,号"张氏十龙"。另有一则传说称:张鲁的女儿在山下洗衣,忽有白雾绕身,因此竟未婚而孕,感到羞耻,便自杀身亡。死前留下遗言,务必剖尸看腹中为何物。结果,腹中有两条双胞胎小龙,婢女把它们放进汉水。其后的许多道教代表人物都被说成与龙有神秘的关系,如南朝时的道教代表人物陶弘景,传说其母梦龙而生,他是一个龙种。

    龙在道教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助道士上天入地,沟通鬼神。龙被认为是"三轿"之一。这里所指的"三轿",一曰龙轿,二曰虎轿,三曰鹿轿。道教的三轿主要是作为其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张光直先生认为:"濮阳第45号墓的墓主是个仰韶文化社会中的原始道士或是巫师,而用蚌壳摆塑的龙、虎、鹿乃是他能召唤使用的三轿的艺术形象。"他把蚌壳龙、虎、鹿与古代原始道教上三轿相联系,认为二者有渊源关系。

    传说有法力道行的天师、真君还能召龙、驱龙。《酉阳杂俎。怪术》称:在一个名叫云安的地主,江边有十五里险滩,舟楫若不靠人拉纤,无法通过。瘦代天师翟乾佑念商旅之劳,结坛作法,召来群龙,共14条,均化作老人。翟天师让它们夷平险滩,以利舟行。群龙领命而去,一夜之间,风雷震击,十四里险滩都变成平潭,惟独剩一里依旧如故。翟天师一看便知是一条龙昨日未到,于是再次登坛作法,严敕神吏召它前来。三日之后,方有一女女子来到,原来是一条雌龙。好申辩说:乘船过这条江的,都有是富商大贾,给他们拉纤的,都是云安的贫穷百姓,他们一向靠拉纤过活。倘若险滩没了,舟船通行无阻,他们靠什么吃穿呢?宁可要险滩以赡纤夫,不愿利舟楫以安富商。翟天师听后连连点头,于是又召诸龙一切恢复原样。

    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龙在道教里,还是有着一定地位的,道教的代表人物认为自己是龙的后代,或者,龙是接引,指导者,在后面的传说中,龙虽然听从天师的命令,但还是类似于友爱帮助类型的,天师请龙帮助整修水利,而龙指出错误后,天师也承认错误并且及时改正,(虽然还是龙在做苦力,不过感觉上很憨厚啊,无论是天师还是龙,没有后世那些斤斤计较的味道)。

    【佛教】

    在佛经中,龙王Nāgarāja名目繁多,如《妙法莲华经》称:龙王有八,一为难陀龙王,二为跋难陀龙王,三为娑伽罗龙王,四为和修吉龙王,五为德义迦龙王,六为阿那婆达多龙王,七为摩那斯龙王,八为伏钵罗龙王。

    龙和佛教的关系目前在学术界还有争议,一说中国的“龙王”崇拜是随佛教从印度传入的。理由是在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无"龙王"崇拜。在汉代之前,只有”龙神”,而无“龙王”。隋唐之后,佛教信仰传入中国,龙王信仰遍及中土。

    另一种说法则是印度佛教中的龙是由中国传去的,经过印度人的再创造,成为“龙王”。随着佛教的东传,龙王崇拜又随之回传至中国。其理由有七:

    其一,中华民族的龙文化源远流长,据有条有理发掘,最早的龙形象是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一条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其次是举世瞩目的河南西水坡的蚌壳龙。第三是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发现的用卵石摆塑的一条巨龙。第四是众所周知的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等。这些都充分证明龙崇拜早在六七千年前在中国便十分普遍,同时也证明龙文化是中国的本土文化,而不是外来文化。

    其二,据目前所见印度龙的最早考古资料,是公元前一世纪的壁画《龙王及其家族》,和纪元前后的《龙族向菩提树礼拜》,晚于中国的辽宁查海石块龙约五千年。

    其三,在文字记载方面,据目前所知的史料来看,印度有关龙的文字记载,最早是龙树于公元二世纪左右所写的《智度论》,这一记载距今仅1800年左右。而中国有关龙的记载较印度早得多,商代的甲骨文中有不少“龙”字以及崇拜龙的一些记载,这说明在3500年前中国的龙崇拜已十分普遍。

    其四,中国龙文化自形成之后,不仅在国内迅速传播,而且很快传到国外。印度佛教中的龙当是由中国传过去的。传播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条是经中国西南地区传入。据考古资料,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石器文化便传到西藏及其以南地区;在秦汉早期中国西南地区就和印度之间有了频繁的商品贸易。因此中国的龙崇拜经由这条途径传入印度是完全有可能的。龙文化传播的另一条路线是西域丝绸之路。中原王朝早在三千多年前便与西域有接触,传说周代早期已有移民到达葱岭以东地方。商灭夏之后,夏部落有一部分人徙往西北地区,到达甘肃等地之后,继续向西迁徙,进入西域的焉耆国。后来,这些迁入焉耆国的龙氏族部落至晋代时成为该国的统治者,并以"龙"为姓。他们把自己的龙文化带入西域是肯定无疑的。

    其五,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古印度的梵文中本没有“龙”的专用词,“龙”是和“蛇”合用一个词来表示的。在古印度神话中,雷电是骑白象的大神因陀罗手持雷凿造成的。中国龙传入印度之后,龙神很快取代了因陀罗,成为风雨雷电的主宰神。因而,表示“蛇”的词又来表示“龙”了。

    其六,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龙的传说约有20则,其中西域五则,北印度五则,中印度十则,而南印度一则也没有。从内容来年,龟兹、于阗的龙传说与中国古代的龙传说很相似,有乘龙及龙与妇女交合而生龙种的传达室说,而与佛教毫无关系。而《大唐西域记》中关于葱岭以南、邻近印度的龙神话传说,其内容则与佛教中的人物有关。这也可说明西域是中国龙文化传入印度的一条路线。

    其七,中国原始的龙,具有较多的蛇形象和属性,印度龙也一样,与蛇有密切的关系。在佛教的绘画雕刻艺术中,龙王的头部后面一般都有一个展开的有三五个或七个头状物的眼镜蛇冠子。另外,佛经还常有“毒龙形状如蛇”的说法,也说明印度龙具有蛇的属性。

    中国本土的龙具有马、牛、鱼、鹿、蛇等动物特征;佛教中的龙王也相似,具有象、蛇、马、鱼、虾等多动物的特性,据上,有理由认为,佛教中的龙是由中国传入的。

    佛教中的龙与中国龙也存在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中国龙与印度龙之间的最大差异是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在中国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特别是龙崇拜与政治结合起来之后,龙成为帝王的象征。而印度龙则是一般的神灵,如佛经中的天龙八部之“龙”,不过是普通的护法神而已,无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印度的动物崇拜中,金翅鸟受到最高的崇拜,而龙经常是金翅鸟的猎物。在佛典中,龙的“三患”之一便是金翅鸟。传说金翅鸟每天以龙为食,一天需要一条大龙王,五百条小龙。这说明龙的地位远在金翅鸟之下,而中国则相反,龙的地位远在凤鸟之上。

    其二,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能够升天入地,沟通天人;能为神仙乘驭,来往于天地之间。如黄帝乘龙升天,颛顼、帝喾、启亦乘龙往来。而印度佛教中的龙则没有这种神性。大神乘骑的是金翅鸟,如古印度人的天神毗湿奴常骑在金翅鸟上飞行。佛教中的文殊菩萨乘的是狮子或坐白莲台;普贤菩萨乘的是六牙白象或坐青莲台。

    其三,在佛教中的龙王崇拜传入之前,中国的龙没有地域性,龙被奉为主宰雨水之神,受到各地各民族的普遍崇拜,龙的形象基本上也相同的,只有颜色的区别,分为青、赤、白、黑、黄五种。印度人虽然封龙为“王”,给龙造“宫”,但印度龙的地方神特性较明显,龙王的种类繁多,各水域都有龙王、龙宫,说明龙只不过是某一水域的主宰神。

    其四,在印度,龙王是佛的信徒、供养者或守护神,而中国因受道教和儒教的影响,龙王信仰也发生了种种变化。在道教的影响下,中国的龙王成为玉皇大帝的部下;在儒教的影响下,中国的龙王传说强调仁、信、义,强调夫妇、弟兄、父女之情,并有善恶之分。此外,中原各地的龙王一般有姓、名和封号,这也是中国特有的。

    从以上差异来看,龙文化传入印度在秦汉之前,因为龙在秦汉开始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在此之前,龙的主神性是主宰雨水,而印度的龙王也一样,主宰大海、湖泊和水潭等水域。龙崇拜传入印度之后,经过再创造,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龙文化。

    同时印度佛教艺术的传入,对中国龙形像也有较大的影响。从汉晋到唐宋时期,龙的形像在演变过程中,明显地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如敦煌北魏壁画上的龙,其动态是在奔腾,却给人以一种安详、宁静的感觉,这种造型显然来源于同时代佛教中的飞天。印度佛教中的狮子对中国龙形像的演变影响也很大,唐宋时期的龙吸收狮子的形像。头圆而丰满,脑后披鬣,鼻子也近似狮鼻。江西江宁南唐要升墓中壁画上的龙,不但头部像狮子,就连整个身体也有点近似于狮子。龙吸收狮子形像,主要是为了言其神威,增加它的神通。

    好,或许有人说,因为龙王的概念是印度传入中国的,那么是不是佛教中龙的地位比较高呢?很可惜,不是。印度佛教中的龙王显然只是名称动听而已,在佛教中,龙有两派。一派是信奉佛法的,即八部护法之一的龙众,他们可以经常聆听佛的教诲;另一派是由于不顺佛法的龙,即“八部鬼神”中的“诸龙”,它们要常受到热沙烫身和被迦楼罗捕食的苦恼。不过无论是“龙众”,还是“诸鬼”,它们的位置都在佛和菩萨之后。即便是做为护法的龙王,也只是是普通的护法神而已,佛教寺院里也没有专门供奉龙的塑像,假如有,也是围绕在佛像四周或者身体下,以及脚下的形态。龙要么在佛,菩萨的命令下,掌管着行云布雨的工作,假如自行其事,还要受到最高为死刑的惩罚;要么被安置在佛座、石窟或庙宇的屋脊上,保护着神佛,菩萨以及整个寺院免遭劫难;而就是被金翅鸟无情的吃掉,再也脱离不了苦海。可以说,龙的地位被降低到佣仆,护卫,甚至奴隶或者是工具,食物的地步,几乎都是在佛教入侵之后而在广大信徒中产生的影响,也因为这种恶性循坏,后世的小说之中,也有了凡人都可以侮辱龙族的传说与纪录。

    综上所述,龙的地位如何,并不是个人的意愿所可以改变的,其中的变迁,不单单是政权的转移与改变,更多的是由宗教的争夺与彼此攻击造成的,而且由于改变的太过遥远与漫长,很多传说都遵循着后期的教育与言论,对于龙族,我们民族最早的神祗也失去了敬畏之心——至少比不上那些神佛。

    很值得感叹,但是无奈啊……

    附带一提,我在本书里把龙族的地位提到一个近似于有着自治领地的世家的地位,上位者当然免不得提防与打压,所以敖缡儿地被放逐也是多方角力的结果,后面,不说了……剧透啊。

    还有我一再提到的五爪真龙,五代以前龍只有三爪,宋代出現四爪龍,明代出現五爪,清以後四、五爪並存,且把五爪定位為皇帝的象徵。。所以寺廟的「龍柱」,正確名稱應該叫做「蟒柱」。在此我是由这个理念扩展开去,将五爪定为血脉纯粹的意思而已。

    最后说一说,九龙与龙九子的区别——龙的分类

    依龙的外观而言(古书综合),龙有虬龙、螭龙、蟠龙、蛟龙、应龙、蜻龙、鸣龙、火龙、蜥龙,而以虬龙为诸龙之首。身上有鳞片的叫「蛟龙」,有翅膀的叫「应龙」,头上有角的叫「虬龙」,没有角的叫「螭龙」,没法升天的叫「蟠龙」,喜爱水的叫「蜻龙」,喜爱火的叫「火龙」,爱鸣叫的叫「鸣龙」,爱打架的叫「蜥龙」。

    又说紫禁城廣場之八卦九龍柱指的就是这九龙。

    下面才是龙九子,啊呀,真的很多说法,不过口口……这里就暂时按照现有的吧……嗬嗬,不过有关于龙子与龙王妃的恩怨是我杜撰的。

    龙长子,名赑屃(bìxì),样子像龟,善于背负重物,还喜欢文字,爱扬名,因此,让它驮石碑。

    龙次子,名螭(chī)吻,喜欢登高望远,能喷浪降雨,因而它通常被装饰在建筑物的屋脊上,用以防火。

    龙之三子,名蒲牢,爱吼叫,喜爱音乐,因而它常被用来装饰大钟,做钟顶的钟扭。

    龙之四子,名狴犴(bìàn),样子像老虎,是威力的象征,因此把它装饰在监狱的大门上,用来威吓罪犯。

    龙之五子,名饕餮(tāotiè),生性贪吃,所以人们把它装饰在食物的器皿上。

    龙之六子,名蚆嗄(bāxià),平日最喜水,所以它大都被装饰在桥头处,桥洞和桥栏等处。

    龙之七子,名睚眦(yázì),传说中它性情凶残,爱争斗厮杀,所以它被装饰在刀剑的柄上。

    龙之八子,名金猊,样子像狮子,喜欢烟火,它一般被装饰在香炉。

    龙之九子,名椒图,样子像螺蛙,善于封闭和保护自己,因此人们把它装饰在大门上,用来守门。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对诸位龙子的情况均有记载,但不统一。

    龙生九子古时民间有“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传说。但九子是什么,说法也不同。《中国吉祥图说》谓:九子之

    1.老大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2.老二睚眦(yá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3.老三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4.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5.五子狻猊(suānní),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

    6.六子霸下(也有另一中名字,方框内的看成一个字,[虫八][虫夏]),又名XX(bixi),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

    7.七子狴犴(bì’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

    8.八子负屃(fù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9.老九螭吻(chīwěn),又名鸱尾或鸱(chi)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诸神由来》一书说《升庵外集》记载龙之九子是:品质,形似龟好负重,即碑下龟;螭吻,形似兽,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盖;蚣蝮,好立,站桥柱;椒图,似螺蚌,性好闭,立于门首;金猊,形似狮,好烟火,立于香炉;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眦三个,恰为龙之九子。

    螭吻:也叫鸱吻、鸱尾、好望,等。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狻猊: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睚眦: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这就是偶们的睚眦哥哥了,所以在一开始就写过他是个豺头,很威风的哦!

    椒图: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偶们的椒图哥哥,敖缡儿地窝之一。

    囚牛: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好音乐。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饕餮: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狴犴:又叫宪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狱讼之事,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虎是威猛之兽,可见狴犴的用处在于增强监狱的威严,让罪犯们望而生畏

    尸贝:也称龟趺。形状像乌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霸下([虫八][虫夏]):又名赑屃,样子似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攻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龙生九子”的一个说法是来自明朝李东阳的《怀麓堂集》,龙的九个儿子分别为:

    老大囚牛(qiúniú)

    老二睚眦(yázì)

    老三嘲风(cháofēng)

    老四蒲牢(púláo)

    老五狻猊(suānní)

    老六赑屃(bìxì)

    老七狴犴(bì’àn)

    老八负屃(fùxì)

    老九螭吻/鸱尾(chīwěn/chīwěi)

    另有说法为:

    老大赑屃(bìxì)

    老二螭吻/鸱尾(chīwěn/chīwěi)

    老三蒲牢(púláo)

    老四狴犴(bì’àn)

    老五饕餮(tāotiè)

    老六(虫八)(虫夏)(bāxià)

    老七睚眦(yázì)

    老八狻猊(suānní)

    老九椒图(jiāotú)

    有的说法还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龙子之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