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香冢吟:梦撩盛唐在线阅读 - 第88章 朝堂对质

第88章 朝堂对质

    所有人都到齐了,李隆基也终于出现在了金殿之上,朝会还是熟悉的朝会,只是这早朝却变成了午朝。

    望着殿内满是疲惫却强撑着的众大臣,在落座之前身为君主的李隆基还象征性的表示了一下慰问。

    雷雨突至,致使朝会延误至此,让众卿家等了这么久朕心倍感不安。

    而后,一众大臣便齐整的躬身施礼回答道:臣惶恐。

    闲话过后,李隆基于龙椅子上落座,一旁的高力士便抬高声音说了那句不知说了多少次,不知还要再说多少次的开场白: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明知今日朝会是商议集贤军涉嫌目无朝廷之事,高力士却还是习惯性的喊了这么一句,而后李林甫没有什么动静,京兆尹杨钊便先站了出来。

    “陛下,醉红尘命案已审理完毕,卷宗在此恭请陛下御览。”杨钊微微躬身,双手将卷宗聚过头顶,毕恭毕敬地道。

    而后,李隆基冲杨钊摆了摆手,示意他免礼。而后高力士便从台上下来,微微放快了脚步行至杨钊身边,将卷宗接过去,又转身步履匆匆地走了回去。

    李隆基接过高力士手上的卷宗,草草看过后便又将卷宗递到了高力士手上。

    “集贤军兵士私自入城已是死罪,又于醉红尘犯下人命官司,更是罪上加罪,既然那犯罪的兵士皆已认罪,此案便就此了结吧。”

    “是,陛下。”杨钊只是小心的答话,全然不提有关集贤军叫嚣只识梅家公子,不识朝廷的狂背言论之事。

    于是,最终还是要李林甫自己将这一话题挑出来。

    “陛下,臣听闻那杀人兵士被捕前曾公然叫嚣只识集贤军法,不服朝廷法度,不知是何人给了他们这样的底气,如此目无法纪,目无朝廷。”

    虽说李林甫没有挑明针对谁,但明眼人都知道他所言是指集贤军的统帅梅采梦。

    既如此,梅采梦便也自然没有装傻充愣的道理,未等李隆基开口,便直接出声与李林甫对质。

    “相爷,相爷口口声声说集贤兵士目无朝廷,目无法纪,不知这样的事是否相爷亲眼所见,这样的话是否相爷亲耳所闻。”

    上一次审理梅采梦涉嫌杀人一案时,梅采梦立于中间,李林甫则是于十余步外的位子上落座,从距离上为双方直接动手流出了一段缓冲带。

    然而,今日朝堂相对他二人一左一右于众臣之首列班,距离只在五步之内,这过会儿谁要是恼羞成怒了动起手来,恐怕很难拦得住。

    李林甫侧头望向梅采梦,眼神锐利而轻蔑,虽说雷雨事件对自己的锐气有所打击,他却依旧坚信今日之争势在必得。

    “此言虽非本相亲耳所闻,不过,在场之人都可以证明,驸马作为集贤军的统帅不知对此如何解释。”

    梅采梦并未回答李林甫的话,而是冲龙椅之上的李隆基微微躬身道。

    “陛下,集贤兵士私自入城,犯下人命案子是微臣管教不严之罪,不过,相爷口口声声说集贤兵士目无朝廷,分明是有心针对微臣。”

    “陛下,老臣所言所行皆是为朝廷着想,绝无半点私心,驸马说老臣针对于他,这何尝又不是针对老臣呢。”

    眼看李林甫做出一副很是委屈的样子,且不说信与不信,看到这般情形作为皇帝的李隆基还是要开口宽慰一下。

    “爱卿对朝廷的衷心朕又岂会不知,驸马虽已身居要职,却毕竟年岁尚轻,出言莽撞了些,爱卿大度些不要与之计较了。”

    “陛下,杨大人作为此案的主审,犯案兵士是否曾口出狂言杨大人应该很清楚。

    言至此处,李林甫的目光转向身后的杨钊,微微颔首。

    “杨大人,有关此案的详细情节还请大人你向陛下和众位同僚叙述一下吧。”

    杨钊闻言出列,冲殿上作揖。他虽然站了出来,却并没有要相助李林甫的意思,毕竟今日之争谁胜谁负还是未知数。

    “陛下,确有人证证明犯案兵士口出狂言、目无朝廷,不过,那涉案兵士却只认私自入城及过失杀人之罪,拒不承认曾对朝廷出言不逊。”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他们自然是不会承认了,可是,这种事又岂容得他们抵赖。”

    李林甫冲皇帝躬身施礼,而后又转身望向梅采梦,然后,便开始了已经准备那段好的话。

    “集贤军口出狂言绝非小事,此事从侧面折射出集贤军的军纪是何等松懈,集贤军的将士是何等狂悖。今日是三两人私自入城喝花酒,他朝便有可能公然闯关行犯上作乱之举。”

    这李林甫的话虽然句句冲梅采梦而来,却并非没有道理,在某种情况下,军权比政权更重要。

    若一支军队,由其是一支靠近京城的虎狼之师识将不识君,一旦领军将领有不臣之心其后果不堪设想。

    而李隆基曾亲自策划并主导过宫廷政变,所以,他对这样的事便更加担心。

    集贤军是由梅采梦一手选拔训练而来,他在集贤将士心中的地位无人可以取代,因为梅氏一族世代效忠皇室,李隆基才未对梅采梦的权利多加制衡。

    然而,昨日集贤军士兵私自入城一事,却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比肩七煞军的新贵兵团。

    当然,李隆基很清楚集贤军将士的狂悖言论多半是假的,是有人暗中搞鬼,否则不可能半日之内便传遍了整个长安。

    只是,这样的话也算是给李隆基提了个醒,且不论集贤军将士只知有主帅,不知有朝廷的言论是真是假,至少说明有这种可能,即便这样的可能性很低,却依旧是一种隐患。

    不过,即便梅采梦离开了集贤军,甚至梅采梦死了,这种隐患都依然存在。

    彻底将隐患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将这一支存在隐患的军队彻底铲除,显然,这样的代价太大了,也太不明智了。

    而且,此番相争明显是李林甫与梅采梦的私人恩怨,是宰相派与公子派的直接对决。

    其他大臣都只是看客,而皇帝不仅是看客,还是可以左右这场争执的决断者。

    集贤军兵士犯下如此重罪,无论如何梅采梦都难逃被责罚的命运,而判断胜负的标准便是他将受到怎样的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