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言情小说 - 生于望族在线阅读 - 第二百九十四章 班师回朝

第二百九十四章 班师回朝

    文怡手一颤,差点儿没拿住信,忙紧紧抓住了信纸,定了定心神,才接着看下去。

    信里并没有详细说,只是提到从北疆传回来的军报中,提到十天前那一场大战,是北望城两路人马联手,趁夜出兵攻打敌军大营,将敌军主力一网打尽,淮西、河东两地的军队则分头截住敌军西面与北面的去路,务求全歼其残部。柳东行与另一名年轻小将各领三千人马,分别走小路包抄敌军后营,断其后路,其中柳东行未能到达约定的会合地点,却在半路设圈套困住敌军派来伏击的两名大将,用火攻灭其亲部,还把其中一人烧死,另一人重伤,仅带着几员亲兵逃去,共剿敌两千有余。由于火势太大,火光直冲云霄,另一名年轻小将及时发现了敌人埋伏的人马,将其打退。而火势蔓延到敌军后营,不但断了敌人撤退的后路,还烧掉了大部分仅剩的粮草。不过柳东行本人在战斗中手与头脸均受了伤,还被火头燎了一下,并无生命危险,眼下已经返回北望城养伤了。

    文怡看到这里,整个人放松下来,几乎软倒在椅子上,只觉得额头都是冷汗。过了一会儿,方才缓过来,慢慢直起身,晃了晃脑袋,重新把信再看了一次。

    既然蛮族落败至此,想必是无力再战了吧?眼下已是七月了,朝廷大军用不了多久就要班师回朝了吧?柳东行受了伤……手伤在了哪里?头脸又伤在了哪里?还有烧伤得厉不厉害?信里只说他并无生命危险,可到底伤到了什么程度呢?

    文怡想起前世关于柳东行伤势的谣言,说是他身有残疾,又破了相,莫非是真的?!她猛地站起身来,往外走了几步,又忽然停下来,xiele气。北疆离京城千里之遥,她就算再焦急,也没法立刻赶过去亲眼见一见丈夫的。

    文怡在原地转了两圈,想去找祖母说一说,但走到门边又停了下来。连准信都没有,何必惹得老人家担忧?若是要解释她手上这封信的由来,岂不是把罗明敏的事也泄露出去了?

    文怡满腔忧愁,却无处可诉,只能将信密密收起,想着要找机会见一见钟离太太,问个清楚。可惜罗明敏此去青州,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她想要打听得详细些,就只能厚着脸皮去找不甚熟悉的钟离太太了。若是别的事,她可能拉不下这个脸,但在此时此地,她也顾不得许多了。

    所幸她没等多久,左邻家里的女眷便送了帖子过来,请她去吃茶。

    无论是卢老夫人,还是家中的仆佣,都以为是文怡昨日命舒平送去的“帖子”得到了回音,对方是礼尚往来,不但早上送了信来问好,下午还直接请人去做客了。卢老夫人还嘱咐孙女,万万不要失礼,可以探听一下对方的身份来历,若是家风清正的人家,往后大可常来常往。

    文怡对实情心知肚明,只能苦笑着应下,只带了秋果一人,来到左邻家的宅子里。

    这家姓朱,女主人是个四五十岁、长相平平却十分和气的妇人,见了文怡,寒暄几句,略提了提她家老爷是通政司的经历,因为年纪太大,已经快要告老了,能在京城中觅得一处清静宅子养老,实在是意外之喜,希望以后能跟左邻右舍常来常往,融洽相处。

    她还提到,对面那所宅子,也有人买下了,但不知是谁家会搬来。

    文怡起初还怀疑过,通政司怎会这样大手笔,为了在短短几日之内方便与蒋瑶联系,便买下了羊肝儿胡同里的两所宅院,但如今看来,似乎也是顺势而为,并不完全是为了柳蒋两家,心里倒安心了些,猜想着右邻会是什么人。

    朱太太请文怡进屋奉茶,但客人坐下了,她自个儿却离开了,看得文怡一阵发愣,接着便听到脚步声,从正屋后方的大屏风后转出一个熟人来,正是钟离太太。文怡吃了一惊,忙站起身:“您怎会在这里?”

    钟离太太笑着指了指屋后方向:“那边是后门,我是从那里进来的。以后我要在这里见柳宜人,也可掩人耳目呢。”

    文怡惊叹,但很快就反应过来,道:“那封信……”

    钟离太太笑说:“罗兄弟临行前曾交待过,若有小柳将军的消息,便给你送来。我们在北疆也有人,不过并不是只盯着小柳将军的,那信上的消息,是我综合了几处人手的回报,才打探出来,没法更详细些了。不过可以肯定,小柳将军性命无碍,请柳宜人宽心。”

    文怡脸微微一红,郑重向她行礼致谢:“多谢钟离太太相告,能得到拙夫的音讯,已是意外之喜了,不敢为私心占公器,只是……”

    “哪里到这个地步?”钟离太太笑着摆摆手,“朝廷的军报只会提到大致的战情,但我们通政司的军报,却向来要说得详细些的,不是指战况,而是指都有什么人参战,谁领兵,谁为先锋,什么人战死了,什么人受伤了,擒获了什么人,敌军又有什么人战死或受伤,等等。只要是数得上名头的大小将领,都要报上来的。因此小柳将军受伤一事,本就在公文里头提到了,我不过是顺水人情。柳宜人放心,我们朝廷的将领,凡是受了伤的,都分轻伤重伤来说明。小柳将军并不在重伤一列,可见并无大碍。”

    文怡只觉得悬在半空中的心,稍稍放下了一半。既然只是轻伤,无碍性命,想必也不会致人残疾,她除了心疼柳东行外,更多的是松一口气。至于面目受损,她做妻子的都不嫌弃,别人就不必理会了。不过北望城远不如京城舒适,只盼着柳东行的伤势能得到妥当的照顾才好。

    她叹了口气,勉强笑着问钟离太太:“我瞧了那信上的话,敌军主力似乎被剿得差不多了,想必朝廷班师之日不远?”

    钟离太太笑道:“确实如此。柳宜人就安心坐等好消息吧,用不了多久,小柳将军就要回来了!”

    文怡从此就真的安坐家中等起了消息,只是这一等,便是两个月。金秋九月,京城的天气已经冷下来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做冬衣、备火炭。就在这时,朝廷上传来了消息,大军班师回朝,再有几日便要到达京城了。

    文怡早就从钟离太太那里得到了消息,立时便指挥着家中众人收拾起院落屋舍来。正屋倒罢了,柳东行用的书房、兵器房,都清清冷冷地,需要重新整理;而柳东行要穿的秋冬衣裳,也都备好了,全都拿出来放在熏笼上热了又热,务求他一回家,便能穿上暖烘烘的新衣;文怡还命人重新修剪了院中的花木,刷洗了全宅的地板,连门窗廊柱也重新上了一层清漆;家下人等都分了半匹新布与两斤棉花做衣裳,体面的丫头婆子还赏了首饰。

    柳家宅子整理一新,人人脸上都带了欢喜,就等男主人回来了。

    文怡每日都派人去打听大军的日程与到京的时日,心里又是欢喜,又是焦急,还有三分忧虑,生怕柳东行受的伤真有个好歹,但更多的是安心,至少,他是回来了,不会再孤身远离千里之外,日日冒性命之险。

    看到孙女坐立不安,卢老夫人忍不住了,特地叫了她过去:“大军都班师了,只不过还未到京城罢了,东行一切安好,你在这里担心些什么呀?还不好好歇息了,等他回来时,看到你的好气色,心里也欢喜。”

    文怡不好说柳东行曾经受过伤,只能垂头应了。卢老夫人恨铁不成钢地数落了她一顿,方才让她回去。

    赵嬷嬷私下来找文怡,安慰她道:“小姐别把老夫人的话放在心上,她这是为你着急!这两个多月里,你总是忧心忡忡的,老夫人生怕是姑爷那里出了事,你存心瞒着她,还让嬷嬷悄悄儿去找表姑太太与罗四太太打听呢,知道殉国的将士里头并无姑爷的名字,方才安下心来,几次劝小姐,小姐嘴上应了,背过身仍旧是那样。老夫人见了,真怕你是有事瞒着。如今姑爷分明是要平安归来了,大军离京城也就只有三天的路了,小姐你还是这样,到底是在怕什么呢?”

    文怡这才知道祖母曾经背着自己做了这么多,心下感动,便道:“其实也不是怕什么,相公要回来,我心里真的十分欢喜。只是先前……曾有人跟我提过,他受了点伤,我怕他伤得厉害,又不知详情,因此心中不安。他虽然写过家信回来,但信里提都没提过这件事,我就知道他是有心瞒着。若是真的不打紧,他瞒我做什么?!这件事嬷嬷别告诉祖母知道,我一个人担心就罢了,不敢让她老人家也跟着担忧。”

    赵嬷嬷唬了一跳,忙道:“真的?不要紧吧?是谁告诉小姐的?那人说的是真话么?”忽然想起一个人,“难道是罗公子打听到的?”

    文怡点点头:“是真话,不过不是罗大哥。嬷嬷忘了?他两个月前出京后,便至今未归。我便是要找他,也没处找去。”

    赵嬷嬷想了想,便压低声音道:“不怕,嬷嬷有法子。住在咱家隔壁的朱家,他家老爷听说是通政司里的人。小姐可知道通政司?从前真是听也没听过!这两个月里,他家太太时常过来陪老夫人说话,老夫人心里记住了,找了表姑太太打听,才知道那通政司是干什么的,真真天底下就没事能瞒得过他们!朱太太与老夫人极熟的,人又和气,若是小姐真个心急,想知道姑爷到底伤得如何,不如请她帮忙问问?”

    文怡哑然,顿了顿才道:“不必了,再过三天便能见着人,何必再去烦朱家?”

    赵嬷嬷眨了眨眼,不置可否。第二天,朱太太又请文怡过去吃茶,文怡再见了钟离太太一回。后者笑着安慰她道:“小柳将军一切平安,柳宜人不必担忧。”文怡心中怀疑是赵嬷嬷跟朱太太说了什么,心下一暖,向钟离太太道了谢。

    大军到京这一日,全京城都轰动了。因此战打了半年,得了几次大捷,蛮族又被打得元气大伤,连统兵的大将都被小阮将军一刀砍了,几个王族子弟殒身战场,只有几队残部逃回蛮族王廷,怕是几年都没法形成气候了。消息传回来,举国欢腾,因此有无数的人涌上街头去目睹胜利之师的风采。

    文怡没法安心在家等消息,一听说大军已经回了营,小阮将军与上官将军正要率部入朝晋见,军中凡是有品级的将士都会随行,便立时吩咐家人,宰鸡杀猪打酒做饭,预备柳东行回家后庆贺,然后前去向祖母请求,要到街上去迎接柳东行。

    卢老夫人拗她不过,只得让她去了,嘱咐她多带几个人,坐了车过去,省得被人挤了。文怡应了一声便快步离开,卢老夫人看着她的背影,苦笑着摇了摇头,赵嬷嬷在旁边笑道:“老夫人别怪,他们小夫妻新婚就分离,如今人都要到家了,小姐心急也是常理。”卢老夫人道:“我哪里不明白这个?只是她也太急切了些,叫外人看见了,要笑话呢。”

    文怡不知道祖母与赵嬷嬷的这番对话,此时此刻,她哪里还顾得上别人会不会笑话?一上马车,她便让王小二往京城正阳门方向驶去,到了地方时,正赶上人山人海,只有城门正对着的一条大道是空出来的,预备让将士们入城,大道两旁,全是前来相迎的百姓,其中就有不少是坐了马车过来的大户人家女眷。还有百姓在人群中大声嚷嚷,他家儿子就在大军里头,马上就要进城了,云云。

    文怡的马车因来得晚,被挤到一处胡同口。随行前来的舒平到前面去探了一探,满头大汗地回报说:“大奶奶,过不去了,就在这里吧,前头实在挤得厉害,连根针儿都插不进去!”

    文怡正要说话,忽然听得前方一阵喧哗,有人大喊“来了!来了”,她也顾不上了,掀了车帘去瞧,便看到有数位武将骑着高头大马,在整齐的军士簇拥下进城而来,排在第二位的,俨然便是曾见过一面的上官将军。在他旁边的那位大将,年纪三十来岁,容貌与阮二小姐有几分相象。

    民众们都在欢呼,文怡却将视线投向队伍后方,那是几位年青些的将领,当中便有有曾经担当过柳东行迎亲的伴当。文怡紧紧盯着那一群将领,努力想要认出柳东行来,但眼睛越睁,视线就越模糊,拿手一抹,才知道是流泪了,不由得暗骂自己,人还未找到,怎能哭呢?

    忽然间,她心里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好象有人在看自己,她抬头循着那种感觉望去,只见一个刚刚骑马走进城门的青年武将远远地望了过来,脸上长了一团胡须,眉目间却十分眼熟,目光中,满是柔情,冲着自己微微一笑。

    文怡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嘴角却露出了安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