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至亲
转过几条街,来到文家废墟处,金穗远远地便看见有一大群人聚集在那儿。 她有些不解,就算看热闹,这场大火过去了这么久,也不该到今天还能聚这么多人才对。她莫名不安,抬头望了眼黄老爹,却见黄老爹的眼神变得深邃了些。 黄老爹拽着金穗,快步上前,拍了拍外围一人的肩膀,吓了那人一跳,黄老爹忙问: “老乡,文家这会儿又出了啥事儿?” 文太太的侄儿烧了大半条街,这个消息早在整个珠黎县府传开,是这段日子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件轰动全城的大事儿时时刻刻受人关注,每每一个风吹草动便能聚集缺少生活娱乐的人的围观。 那人拍拍胸口,惊魂未定地对黄老爹道:“吓死我了,老乡,我说,下回可莫吓人了,人吓人吓死人。” 如此责备两句才回答黄老爹的问题:“今儿的早晨才审过文科举,这纵火的人捉住了,走水之后的事儿还得料理。这不,文科举刚刚下狱,文家人就迫不及待地来问文太太要损失了。” 黄老爹隐约听见有人哭闹,可隔得太远,他踮起脚,除了一片黑压压的脑袋之外,什么都看不到。 金穗面色变了变,没想到文家族亲根本不顾文太太母女的感受,他们才是最大的受害者,结果却要替文科举背负罪孽,文太太和文华这时候恐怕还没从烧毁家园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她们的“亲人们”却来雪上加霜。 黄老爹尽管使了手段把药方子通过曹大夫给文家老姨奶奶,但因文家是先伸出援手的,他始终对文家抱着一份感激之情,上回有洪涵巩坐镇,不需要他帮什么忙,而这回不同。洪涵巩断然不会插手文家的内部事务。 当然,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可这不代表他不能关注文家的走向。 当下,黄老爹握紧了金穗的手,从人群外绕了一圈,避开未来得及处理的灰烬,过了好几天,空气中仍然弥漫着烧焦的糊味。 金穗还记得头一回来文家时,文家的小桥流水及室内稍显低调的富丽堂皇,那时候。文太太还专门为她介绍自己的家,眉眼里的飞扬及骄傲尽显。转眼间,就成了今日荒凉昨日繁华。 金穗想起一事。忙低声对清理前路障碍的黄老爹道:“爷爷,我今儿的找文华,文jiejie说,连掌柜曾找过文太太,说是想让她到梁州经商。” 不得不说。连掌柜这人看人很准,更会选择时机。这个点上,文太太正是对家族最失望的时候。 黄老爹搬开烧得半毁的圆木,圆木哐啷一声掉进灰烬堆里,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的手顿了下,有些不可思议:“文太太去梁州?” 金穗点点头。想了想,恐黄老爹误会,忙强调道:“文太太说正在考虑。做不得准。” 两人从废墟中穿过,因官府已审完案子,证据证人确凿,衙差已撤走,黄老爹七拐八绕才绕到原文家宅院的前门不远处。他们所处的位置应是文家原本院子里的一个拐角处。这里还有其他文家的家仆,金穗认出其中一个是她头回来文家时送她回家的小姑娘。 一群仆人先是对有人来表示惊讶。随即,那小丫鬟认出金穗,忙对其中管事模样的人道: “这是黄姑娘,我们姑娘常常念叨亲近的好友。” 说罢,小丫鬟过来拉金穗的手:“黄姑娘,黄老太爷,莫再往前了。我们太太在那儿呢!” 金穗和黄老爹止步,顺着小丫鬟手指的方向望过去,果见挤挤挨挨的人群前方,几个老者坐在上首扶手椅里,下面站着文太太和眼眶发红的文二老爷等一干人。 金穗听到有熟悉哭声传来,忙朝声源瞧去,还真是晋老婆子。晋老婆子坐在一根烧掉一半的烂木头上,哭得声嘶力竭。大概因哭得多了,嗓音干哑,更像是干嚎,口中诅咒不断。晋老头儿则静静地蹲在她旁边,脸色木然。 隔了那么远,金穗似乎能看清他的眉狠狠地拧起,手中拳头攥得紧紧的。 而文家族亲尤其是那几个坐着的老者,脸色铁青极了。 “有啥话我们到族长家中去说,凤秀,你偏选在这个地儿是啥意思?还让那老婆子来闹,我们文家的脸面岂能让个奴才踩在鞋底下?”首座左手第一位的老人声音沉沉地说道。 晋老婆子听到有人说话,咒骂的越发大声。 无奈,晋老婆子养大过文太太的父亲,文老太爷在世时尚且给她三分颜面,他们又是见识过她的厉害的,谁也不敢去招惹她。再加上她年纪渐长,真给气出个好歹来,到时候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大伯,我也没法儿,你们要今儿的谈赔偿的事儿,可当时大火殃及太多,我们文家这条街毁了大半,前后的房屋多少有烧到的、我当时说了要赔,岂能只赔我们文家人,不赔别人家的?既是不只赔我们家,自然不能去族长家说事儿了。” 文太太回答得有条不紊,她习惯性地探出右手,身后的丫鬟顿了下,才恍然明白她的意思,忙伸出手扶住文太太。 问话的老者神色说不出的烦躁,说道:“罢了,一个疯婆子!眼看晌午了,我们大老远跑到城里来,有啥话赶紧说了!赔多赔少的,我们都是至亲。” 文家人连连附和,文太太眼中露出一丝讽笑。 至亲?恐怕连个路人都比不上。 老者话一落,文家人拍完马屁,忙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前后街的邻居见此,十分尴尬,小声议论几句,其中一人作为代表说道: “我们前后街做了多年邻居,平日有个磕磕绊绊的,都是文太太帮的忙。这回火势大,索性发现得早,邻里得力,才没酿成大祸,我们也没多少损失。文太太,我们的意思是,除了老李拐家和棍子家外,其他每家给个二两银子,当是压惊。” 文太太满口答应,当日大火,这两条街上的居民给予的帮助最多,又道:“……老李拐家和棍子家离我们家近,又是开的布肆和棺材铺,就比照我们这条街上的来赔。不知我这样安排,可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