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霸图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二十二章 放虎归山

第二百二十二章 放虎归山

    从长安返回范阳,安禄山简直就像一条漏网之鱼般逃走的。他以手抚额,庆幸命运的眷顾。

    他喟然长叹,叹杨国忠的咄咄逼人,叹天子被杨氏家族包围,叹自己的盛眷已经成为纸糊的灯笼。

    如何办?怎么办?怎么办呢?

    梦寝难安,往日倒头便睡的安禄山,变得梦寝南安。

    不能坐以待毙。。。。

    反复思量,加上智囊们的出谋划策,大致设定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推进铁骑,逐鹿中原,取唐廷而代之;中策是划地而治,占领河北,明确与中央分礼抗争;下策是僵持下去,得过且过,走一步看一步。

    即使定了上中下三策,但要从中选出一策,安禄山还是踌躇的。

    踌躇的最关键原因,是不管采用哪一种策略,都有极大的风险。换言之,也就是没有多大的胜算把握。

    既然都有风险,惯于冒险的安禄山,最后把赌注压在了上策上。至少,能以攻为守,避免最大的被动。

    他依据河北和中央的矛盾分析:河北一带少数民族,多是游牧民族,他们仍然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头等的大事是唯祭祀与兵戎,把军事掠夺作为生产方式的补充手段,此外,对朝廷的大汉族主义的高压政策极度不满,并且这种情绪在无限地增长中;闲厩、朔方群牧等使已经由他来兼领,大量的骏马与游牧战士结合,完全可以组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兵备松弛的中央王朝将不是对手,范阳地区物资储藏丰富,可以满足装备庞大的军队以及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重要财政的结局,吏治腐败,每况愈下;即使河北广大汉族民众,也苦于土地兼并,赋税繁重,与朝廷的离心倾向日益严重。

    要是反,从私人恩怨来说,他是犯难的。李隆基天大地大的恩情,他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涕零。然而要是对得起这个恩情,必须要等到李隆基百年之后再说。可是能等吗?遥遥无期不知会生出多少变数,危险日增不说,眼下杨国忠无一日不想置他于死地,更为忧虑的是太子也已经与他冰炭不同器,一旦君主人选变更,他将死无葬身之地。

    反,一定得反,并且要抓紧时间反。

    当安禄山定下这个基调之后,范阳实际上脱离了与长安的隶属关系,成了一个潜在的政治中心,离开大规模内战的日期,已经屈指可数。

    在严庄、高尚的谋划下,安禄山表面上仍然维持着对朝廷的中顺的模样,暗中按照谋反的要求,整顿了河北部队,清除汉将,代以胡将,改组军队领导。为了不打草惊蛇,天宝十四载二月,安禄山派遣副将何千年入京,向皇帝提出请求,当然附上了为国考虑的理由,允许在范阳军内以胡将三十多人代替汉将。

    蒙在鼓里的李隆基,抱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精神,加上他自认为对安禄山的了解,欣然答应,命中书省予以照办,颁发三十二张任命书。

    虽然没有加入杨国忠与安禄山两人之间的斗争的韦见素,目睹此状,从朝廷的角度出发,也断定安禄山已经在为最后的叛乱做军事准备。

    他忧心如焚,急切地找到杨国忠商议说:“安禄山久有阴谋,今天又有这样的请求,反迹已经很明显,明日我将上殿极谏,若皇上置之不理,请你接着谏言。”

    杨国中许诺照办。

    翌日,二人按时上殿,没等他们开口,李隆基却先问他们:“卿等有怀疑安禄山的意思吗?”

    韦见素开门见山地回答道:“安禄山暗藏物资准备谋反,行迹昭彰,陛下不可同意他换将。”

    说着叩头流泪不止。

    李隆基脸上表现出愠怒的神色。杨国忠见状,只是来回踱步,却不敢接言。

    几日后,韦见素与杨国忠两位宰相商量后,再次对皇帝全歼,他们分析安禄山的势力,并且提出具体的方法说道:“臣有计策可以消除安禄山的阴谋。可以封安禄山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将他召回京城,另外授安禄山的手下分别担任三镇节度使,以此分解他们的势力。”

    李隆基见两位宰相同意安禄山回京入相,对着恶搞这种方案,表示接受。

    当圣旨草制写成后,李隆基却留在中书省没有发出去,而是先派辅缪琳携带珍果到范阳赐予安禄山,观察到底是否有谋反的迹象。

    辅缪琳到了范阳之后,安禄山力尽地主之谊,盛情款待了辅缪琳,并且给予他丰厚的贿赂。

    拿人手短,吃人口软,辅缪琳回到长安之后述职说:“安禄山尽忠报国,绝无二心,望陛下不以东北为虑。”

    以为得到真切观察的李隆基,立即召见了韦见素、杨国忠,意不容置疑的口气告诫他们:“朕推心置腹对待安禄山,他必定没有异志。东北的契丹、奚,都是赖他来镇抚,朕亲自担保安禄山不会谋反,你们就不要忧虑了。”

    韦见素心有不甘,逆着李隆基的意思再次陈述道:“臣忤逆陛下圣意,诽黩大臣,罪该万死。但愚者千虑,或有一中,愿陛下审查。”

    李隆基对他们的纠缠不休,感到了厌烦,拂袖而去。

    由于对安禄山的不同意见,李隆基与中枢大臣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面临深渊的李隆基,却以为仍是歌舞升平。三月,是风和日丽的小阳春,李隆基在勤政楼大宴群臣,乐队奏乐,他兴高采烈地作诗,俨然一副太平天子的形象。宴会过后,李隆基派遣大臣裴士淹等人巡抚河南、河北、淮南等地,昭示皇恩。

    而安禄山用胡将代替汉将的计划,如愿实现后,安禄山对朝廷一反过去的恭敬态度,傲慢骄横起来。凡是中央的使臣到达范阳,都被告知安禄山得了重病,数日之后,才在刀林枪阵中受到召见。来到范阳的裴士淹,在范阳等了二十多天,受到了同样的威慑性接待。

    忍辱含恨,裴士淹还京之后,给李隆基描绘了一副安禄山独立王国的图画。

    几次使臣的同样汇报,李隆基心头掠过一丝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