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战神刘封在线阅读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垂死

第二百四十九章 垂死

    刘琦的遗书?

    文聘面怀奇色的盯着手中那封帛书,看似坚决如铁的心,此刻却是涟漪顿生。

    刘琦与刘封不同,那可是刘表的长子,文聘心目中承认的旧主。

    当年曹cao南下荆州,刘琮不战而降,荆州文臣武将多在第一赶来襄阳以表效忠新主之心,却唯有文聘迟迟不到。后来,在曹cao几番催逼之下,文聘才不得不来。

    当时曹cao曾问文聘为何迟来拜见,文聘泣声回答:为臣者,不能保全旧主疆土,无颜来见。

    在文聘的眼中,刘表才是荆州真正的主人,如果刘琮当年决心抗曹,他必定会为刘氏死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刘琦的这一封书,还未看时,便勾起了文聘心中诸多的思绪。

    他默默的展开帛书,神情黯然的将信中一字一句看完。

    刘琦在这封遗书中,怀念了与文聘的交情,赞扬了他的忠义之心,在信的最后,刘琦以刘景升长子的名义,请求他归顺于从弟刘封,继续为刘氏效忠。

    文聘合上了书信,五官分明的脸上,涌动着复杂的表情。

    王威知他心中已有动摇,便道仲业,而今南阳已失,新野城已是孤城一座,曹孟德被牵制在潼关,根本没有来救援。你深知兵法,应该明白继续死撑下去,结局会是怎样。”

    文聘默然不语。

    新野的困境,他焉能不知。只是,曹cao待他甚厚,若然他就这般开城投降,世人又将如何看他。

    “仲业,当年你降曹,乃是因刘琮那逆徒,背弃景升先公遗志,不得已而为之。眼下有大书信在此,你理应回归本志,天下人只会为你的忠义之心所感动,又岂会别有非议。”

    王威看穿了文聘的担忧所在,逐一为文聘铺平台阶。

    文聘听罢,站将起来,踱步许久,不禁仰天一声长叹。

    这般表情,似乎已是被说服,王威不由暗喜。

    这时,文聘却道要我归降可以,除非刘将军能答应我两个条件,否则我宁愿与新野共存亡。”

    “哪两个条件,仲业请讲。”王威欣然问道。

    文聘道新野将士,多是北方人士,如果有人不愿归降,我希望刘将军能放他们北归,不要为难他们。”

    “刘将军以仁义待人,这个条件我想他一定会满足你,那这第二个条件呢?”王威又问道。

    文聘深吸了一口气,默默道曹公待我不薄,我是迫不得已才背叛于他。所以我希望刘将军能够答应,我归降之后,终我一生,不令我去攻打曹公。”

    “这……”

    王威觉着这个条件有为苛刻,不好擅自答应,沉顿一下道这个条件虽有点苛刻,不过凡事终有商量的余地。这样吧,我就将仲业所说的两个条件带,由刘将军来做决定。”

    当下王威便起身告辞,离开新野,回往城外荆州军大营。

    当王威心怀着忐忑,将文聘的第二个“苛刻”条件道出时,原以为刘封会有所不悦,却没想到他连想都没想,欣然便允诺。

    刘封的痛快,令王威颇为惊奇。

    在王威看来,刘封目前最大的敌人正是曹cao,以文聘这样的大将,若是答应其不去对付曹cao,岂非是一大损失。倘若是这样,收降了文聘又有何用。

    但王威却不知,对于将来如何使用文聘,刘封却早有打算。

    于是当天王威便去往新野,向文聘转达了刘封的诚意。

    次日清晨,坚守了将近一月的新野城门终于打开,文聘率不到万余的守军开城归降。

    按照事先的约定,对于那近一万的降卒,其中愿意北归者,刘封拨以钱粮,任由他们离去。

    最终,有四千多人选择北归,而另外六千人则决定跟着文聘归降新主。

    如此一来,新野六千降军,加上南阳收降的近两万曹军,此番南阳之役,刘封不但斩杀曹洪,全取南阳,而且还收降了近三万的精壮士卒,可谓是大获全胜。

    …………………………

    斜谷,渭水南岸。

    残破凄凉的曹军大营中,死一般的沉寂。

    中军大帐中,夏侯渊神情黯然,心痛如绞。

    就在半月之前,他还在率领着三万大军,把斜谷南口的马超军压得喘不过气来。

    谁曾想到,刘备的一路兵行险招,转眼之间把他打入到了地狱。

    夏侯渊和他的三万将士,被堵在了几百里狭窄的谷道里,粮道被断,信息阻绝,几乎如瓮中之鳖一样。

    尽管无论对于南口还是北口之敌,他的兵马和战斗力都占据着绝对的上风,但可惜的是,秦岭不利的地形,却轻易的化解了他所有的优势。

    敌人只需要几百兵力,便可轻易的把狭窄的谷口封住。这半月以来,夏侯渊不知发动了这少次的突圈作战,但却无一成功。

    他现在深刻的体会到了,叫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突围失利,粮食已尽,再精锐铁血的战士,到头来也只不过是一具血rou之躯而已。

    逃跑在几天前就已经扼制不住,为了活命,成百上千的士卒或从南口,或从北口逃向敌人那边。

    时至如今,三万大军只余下不到千余之众。

    这饥饿难耐的一千人,是最忠心于夏侯渊的亲军战士,但夏侯渊却很清楚,再拖延几天,这些最忠心的人,也会忍受不住饥饿而背叛于他。

    奋然起身,夏侯渊刀削似的脸上,迸射着一种无奈的刚毅,沉声道传令全军,今夜全军突围,偷渡渭水。”

    渭水自西向东流过关中平原,渭水南岸这一段狭窄的地带,被夹于秦岭与渭水之间,根本无法行走。

    所以,夏侯渊想退往长安,就必须先渡过渭水,走渭北的平坦大道向东去往长安。

    郿城一地,正座落在斜谷口处,渭水北岸。

    这也就是说,一旦夏侯渊军想渡渭水,北岸的郿城随时都可以派出兵马半渡而击之。

    黄昏时分,大批的曹军出现在郿城以东的渭水南岸地带,他们开始斩木为筏,营造出一副准备由此渡河的迹象。

    一千多残余的曹军,几乎都已经聚集于此,看起来,他们是想做最后一次的垂死挣扎。

    但是,这一千多残众的领军者,却只有郭淮,夏侯渊的身影并没有出现在这里。

    黄昏转眼即过,夜幕降临,天色渐渐的漆黑下来。

    对岸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火把,显然,敌人是侦知了曹军渡口的企图,阻击的兵马已经赶到,就等着给这一千残众来一个半渡之击。

    郭淮远望一眼对岸数不清的星火,神色凝重而悲壮,喃喃道夏侯将军,希望你能顺利的突围出去,如此,也不妄我等为你牺牲了。”

    沉默良久之后,郭淮深吸一口气,沉声发出一声号令全军渡河”

    ……………………

    三里之外,渭水上游。

    夜色之中,一百多个黑影从林子中悄悄而出,他们拖着早先扎好的筏子,翼翼,尽量不发出一点声响的移向河边。

    夏侯渊凝目远望对岸,漆黑一片,不见任何动静,他悬着的心,稍稍放松了几分。

    “动作麻利点,上筏过河。”

    低沉的号令声中,一百多士卒,牵着被捂了口的战马上得木筏,借着微弱的星月之光,向着对岸徐徐划去。

    夏侯渊很清楚,他的一举一动,根本无法逃过对岸敌军的耳目,一旦他有任何渡河的迹像,敌人马上就会做出反应。

    事到如今,他不得不选择牺牲他的部下。下游郭淮所率的一千残军,不过是吸引敌人的诱饵罢了,为的便是让他有从上游偷渡。

    夏侯渊,只要逃出升天,即使无法东归长安,也可西奔陇右,会同祁山一路的两万张颌所部,坚守陇右,配合曹cao的大军夺还潼关,重入关中。

    为了大局,夏侯渊只能忍痛牺牲跟随他十余载的一千亲军。

    对岸依旧是静寂无声,当竹筏靠岸,夏侯渊纵马踏上北岸的土地时,他长出了一口气。

    心中,一种飞鸟出笼的痛快油然而生。

    一百多骑士陆续上岸,夏侯渊向西望了一眼,轻叹一声,遂是勒马向西而行。

    就在他刚刚走出数步之时,蓦然间,四面炮声大作,转眼之间,无数的火把如燎原之火,骤然而起,将大河两岸照得耀如白昼。

    满脸骇然的夏侯渊环顾四周,但见数不清的敌军,如鬼魅一般突然从黑暗中现身,无数寒光闪烁的箭矢,如同死神的眼睛一般冷冷的注视着他们。

    骤起的变化,瞬间把夏侯渊的心打如绝望的谷底。

    原来,这般小伎量,早就在对手的意料之中。敌人早就在伏兵于岸边,就等着他进入圈套。

    夏侯渊早就应该明白,他的对手可是张飞,他这般计策,若是能蒙骗得了此人,早就已经突围而去,又何至于沦落到今天这般地步。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重围的敌军中,暴发出杀气凛冽,震耳欲聋的威慑之声。

    投降吗?

    惨白的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冷笑,夏侯渊长啸一声,挥刀纵马,向着重重围军杀去。

    那一百骑士,毫不犹豫的追随而上。

    喊声骤止。

    仿佛凝固了一瞬间。

    然后,箭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