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八十七章 你怎么在这

第二百八十七章 你怎么在这

    “也不尽然是篮非大人政事达练。丽敏有才,出兹刚引太守赏识。委以重任。”刘仁之在旁说了句公道话。

    好像是在夸赞自己。楚质矜持微笑,感觉这回接到不是件苦差事,好处反而不少。只是不知道这好处到底是什么而已。

    见到楚质似乎还没有明白过来,刘仁之解释说道:“施药济民、安抚民心,乃是为官者之仁政”

    在刘仁之的明示下,楚质才渐渐了解,原来主持施药济民是一场功劳政绩,跟官员的绩效考评有关系,虽然说,每逢盛夏时季,疾疫流行,地方官员施药济民似乎是一种惯例,但惯例之所为是惯例,也就是说朝廷本身并没有要求官员这么行事。

    古代升官降职,除去皇帝与当权大臣的主观好恶之外,讲究的无非是功过两字。有功必升,有过必降,最理想的时候,肯定是这样,当然现实往往很不理想。总是存在各种客观因素的阻挠,不过。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是官场的铁律,得到天下百官的拥护。

    接着问题就来了。怎么证明一个官员有功呢,特别是地方官员,不在皇帝大臣们的眼皮底下,总不能偏听偏信吧,这个时候,各地监司、御史、通政司、采风史的功能体现出来了,同时朝廷也开始制订一套严密的官员升迁标准出来。

    一般来说。地方官员的职责,无非是治理地方、教化百姓、征税纳赋、督促继役、劝农、讪狱、驿递、水利、仓库,等等,如果能能将以上事宜办得妥妥当当。井然有序,只能说得上是称职,未必有功。以这次杭州旱灾为例,各级官员努力赈灾济民,这只是他们的职责做好了只是奉公职守。做不好就是失职,没有功劳可言,所以有些官员才会表现得很平淡,没有丝毫的热情。

    在本应要做事情的基本上,做得更加突出,得到众人的一致赞扬,这才是所谓的功劳。问题在于,这个,定义,界限十分模糊,就像这次范仲淹平息粮价。稳定民心。自然是场功劳,但未必能得到众人的一致赞扬,因为那些jian商肯定恨得咬牙切齿,不用指望他们说好话。

    而预防疲病,施药救民却不同,疲情才不管什么贫寒富贵,谁染上谁倒霉,对于出面主持这项工作的官员,没人会说半个不字。私底下恶评也不成,不然就成为忘恩负义之辈,受众人指责。

    所以说,施花济民绝对是场获取政绩、官声、民心的好差事,往年都是由知州亲自出面主持,现在让楚质负责,摆明是想让他进步啊。

    当然。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如果没有人扶持,或者一些机运的话,就算立了多少功。也只会成为别人的嫁衣,但楚质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机运不用说。对于楚质,皇帝赵祯肯定有些印象,而以楚质的人脉,自然不缺少扶持的人。

    也就是说,只要辛劳几日,却能少奋斗好几年,楚质表面上谦逊微笑,心里却乐开花来。对于范仲淹的一丝埋怨顿时消失无影无踪,感激之情立时上升到一个难以攀升的高度。

    其他两人自然看不出楚质的心思,感叹了番之后,随之收拾了心情,仔细观看楚质罗列出来的妨疲措施,你一言我一语的加以完善起来,毕竟说到与实际相联系,楚质考虑的还不够周到,难免有疏忽地方,而且由于两人的引,楚质也想到不少新法子。

    一个时辰之后。一份面面俱到的防疫实施方案,在三人的商讨下,立即成文,但还不能即刻实行,还要请示范仲淹。

    仔细观阅方案。范仲淹一锤定音,批示道:“如此甚好。擢钱塘知县楚再,即日施行。”

    短短一行字的批复。也预示着楚质几日的繁忙,要向各寺庙道观懂医集的和尚道士求助,要与药铺协商买药事宜,同时还要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了解百姓分布情况,考虑片刻,楚质毅然决然选择”微服私

    。

    说起来,楚质觉的自己也蛮可怜的,到任这么久,还没有仔细观看过自己治下钱塘县城是什么模样,知道的一些事情都是从县衙典籍上了解的,根本没有实地察看的时间,所以楚质决定借这个机会,定要在城里转几圈,不说做到熟悉透彻,但起码不要一个人走在街上时会迷

    。

    嗯,粮价降下来之后,街面上果然热闹许多,当然,这个热闹并不是指许多人挤在米铺前的热闹,而是切切实实的繁闹,一条长长的街道上,尽是说书的、说唱的、演戏的,咖咖呀呀的声音荡气回肠,随处可听到锣鼓哐锁响的动静。不时还听见有人大叫喊:“有钱的捧钱场,无钱的捧人场。

    看着附近林立的戏楼,楚质立时明白自己不知不觉中来到了瓦肆之中,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展及夜禁制度的瓦解,市民们的生活娱乐生活也得到进一步展。有需要就有市场,瓦肆自然而然就出现在世人的

    前。

    作为城求商业性游艺区,瓦肆自然非常的宽敞,东京汴梁城最大的一处瓦舍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可容数千人在内,在瓦肆里,演出的节目也多彩多样。有:说书、说唱、杂剧、愧儡戏、影戏、相朴、杂耍等,另外还有各种货药、卖武、饮食、纸画等小商小贩,不分昼夜,繁华之极。

    而杭州城内的瓦肆似乎也差不到哪里去,除了勾栏戏台没有那么多外,往来人群川流不息,热闹的场景毫不逊于东京,对此楚质很是欣慰,说明杭州百姓民心稳定,已经有娱乐的心思了。

    顺着人潮。楚质一路走马观花的观看着瓦肆内的表演。什么杂技、走索、耍猴之类的演出或许在其他人看来很精彩,却没能让楚质停留片玄,毕竟见识过太多新奇的事物,相对来说,这些表演也算是普通平常

    已。

    如同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一般,走了两三分钟;觉得没有什么吸引自己的物事,楚质身体随之一转,准备离去,虽说这次微服出行有些公私兼顾的意思。但柑”哂言,怀是公事比较重要,偶尔看看热闹也就罢了,可贝比留,毕竟早灾未过,要是被人现堂堂钱塘知县居然出现在城里的娱乐场所,也有些说不过去,而且影响不好。

    “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忽然。一个婉转悦耳的声音隐约传入耳中,楚质微微一怔,带着几分哟奇,向不远处的勾栏走去。

    瓦肆里设置的戏楼称为勾栏,原意为曲折的栏杆,勾栏的建造形制借鉴了当时神庙戏台的一些特点,设立戏台和神楼,但又考虑了对观众的安置建造全封闭的形制。四周围起,上面封顶,演出可以不考虑气候和时令的影响。

    勾栏实行的是商业化演出方式,对外售票,在其内部,一面建有表演用的高出地面的戏台,戏台上设有乐床,侧面是从里往外逐层加高的观众席,叫腰棚,其中正对戏台而位置较高的看台又叫神楼,相当于现代的高级雅座,最上等的座位叫青龙头。

    楚质不笨,虽然身上有钱,但也不打算坐在耀眼位置让人辨认,掏出几个铜板,递给看门伙计。十分自然的掀帘而入,却见整个腰棚之内的座位已经被占满,还有几人零散的站在旁边,戏台上几个衣着华丽的伎人在表演,百多名观众不时出阵阵喝彩。

    听了几句台词,楚质可以确认,台上表演的正是当初在汴京赴琼林宴时观看过的杂剧,现在女伎人口中唱的那曲子还是自己当日信手写的,艺术果然是无国界的,这么快就流传到杭州了。

    只不过怎么没人付自己版权费,楚质理直气壮的寻思。浑然没有想过,自己“写”了那么多诗词,也没支付过人家半文钱。

    身在勾栏之内,眼睛看着戏台上,然而楚质神思恍惚,思绪飘飞,十分怀念在东京时候的逍遥日子,洒脱张扬的好友高士林,面冷心热的弟弟楚孙,还有善解人意的,,

    “大人,大人”

    声音从遥远的地方飘来。仿佛有人在呼唤自己,楚质眼睛眨了几下,思绪渐渐回归现实,定神一看,却见身前多了两张灿烂笑脸,感觉很眼熟,但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来两人是谁了。

    “扛民陈明、陈定见过大人。

    两人见到楚质回过神来,连忙行礼道。

    陈明、陈定?记起来了。不就是当日闹着要分家产的那两兄弟,初来上任时审理的案子,楚质自然有印象,稍微回忆就对上了号。

    “原来是你们陈家兄弟。”楚质微笑,微微拱了下手:“最近如何,可还有矛盾需要本官主持公道。”

    “在大人的教诲下。我兄弟二人幡然悔悟,已和好如初,不敢再烦劳大人。”陈氏兄弟讪讪笑道,却有几分感激之情。

    “你们明白就好,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又云家和万事兴,”出于本职。楚质滴滴不绝的教育起来,陈氏兄弟当然认真聆听,连连点头称是。

    过了片刻,待楚质的话告一段落,陈明才试探问道:“却不知大人今日前来,是为了何事?”

    哦,突然想起自己还在微服私访中,幸好观众的注意力还在看台上,没有留意这里的动静,楚质讪然抚了下鼻子,轻声道:“今日本官微服体察民情,你们不可张扬。”

    宋代时候,百姓对于官员的态度,还没有明清时候那样敬畏,况且楚质的官声不错,陈氏兄弟也不会往坏处想,反而觉得楚质的确是个尽职好官,自然是连忙答应。

    见到两人唯唯诺诺的模样,楚质也担心他们在言行中会泄露天机,提醒两人天气炎暑,要留意疫病萌之后,就准备离去。

    “大人,慢走。”这可不是客气的话,而是挽留,陈氏兄弟两人快步挡在了楚质前面,诚恳说道:“大人对我兄弟二人恩同再造,却未能报之,今日有缘在这里遇上大人,且时已近午,自当略备薄酒款待,希望大人不要嫌弃。”

    楚质的耳根子一向很软,而且陈氏兄弟盛情相邀也引起一些人的注意,考虑了下,楚质也就顺势答应了。

    在陈氏兄弟的引请下,经过戏棚的通道,楚质来到勾栏的后台,看得出来,陈氏兄弟在戏班也有一定的地位,后台内的伎人见到他们引着外人进来,也没人上前拦阻,只是好奇的打量着,心中猜测眼前的翩翩少年是何许人也。

    与外面宽敞的戏棚不同。勾栏内部却另有乾坤,十几间房接连在一起,中间是幢精致的二层小楼,楼前花草点缀其中,显得有些清雅。

    当然,陈氏兄弟也没引楚质向小楼走去,而是将其请入小楼旁的房间内,上了壶茶,随后陈定就忙开了,毕竟是临时起意宴清楚质,一点准备也没有,当然要去杀鸡,买鱼,备酒,本来陈明还在房里陪楚质聊天的,但走过了半响。陈定久不见归,自然坐不下去了,告了声罪,也出去探个究竟。

    一个人在房里坐了几分钟,楚质感觉有些无聊,索性走出房门,在小楼前的花草丛中随意散步。寻思着是不是借陈氏兄弟两人不在的机会就此离去,下一秒,这个念头顿时了无痕迹,且似是梦中。

    只见小楼二层的扶拦上。有个熟悉的身影,头戴一只式样别致的银丝云髻儿,上穿一件乳白色的丝棉直掇,一身江南小家碧玉式的打扮简洁而明快,衬得她娇颜如玉,青涩中自有一股我见犹伶的气质,双瞳剪水看向楚质,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雪白的脸蛋浮现一抹红霞。渐渐的红透了整俏脸,使她俏丽中平添了一份妩媚,显现出女儿家特有的娇羞神态,那种美丽着实动人之至。

    阴阳相吸,本就是大自然之中最神奇最奥妙的力量,此时无声胜有声,看着楼上娇美容颜。楚质也沉浸于这种气氛之中,半响才喃声道:“谨瑜小娘子,你怎么会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