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芳草迷踪在线阅读 - 第三十六章 逢王而兴

第三十六章 逢王而兴

    袁绍又一次去信,要求并州刺史董卓率兵前往洛阳救驾。董卓见信大喜,手抚浓须,急火火大吼说:

    “我董卓岂是偏安一隅之人,今日入主中原,且看老夫的手段。我要首先宰了张温、孙坚,而后提取皇甫嵩的脑袋。”

    董卓是以杀人为目的,可见一开始就没安好心。出兵洛阳的另一个目的,不是为了救驾,而是为垄断朝政。

    杀气腾腾急于报仇的董卓,当即提点并州刺史府所有军兵校勇准备出发。然而,可怜得很,手下听他指挥的子弟兵不过三千多人马,这是去“救驾”,可不是去逛庙会,这也太显得势单力薄了,会很让人瞧不起的。

    董卓一看不行,就听从李儒的建议,吩咐军中多多备办旌旗军杖,扮作鲜衣亮服,军纪森严的样子。经过这样一番乔装打扮,董卓率领兵马,过祁县,经上党,直赴洛阳。

    董卓的部队赶到洛阳北邙山下时,正是卢植斩杀了宦官张让的时候。

    董卓骑马在前,李儒、董旻紧随其后,旌旗蔽日,尘土飞扬,风风火火地追赶山间逃窜的一群人。这群人众见后面军队追来,已无处可逃,便站在路边,等候来者。

    董卓趋马向前,见路前互相搀扶,站着两个衣衫烂褛的小孩,一个十四五岁的样子,一个才八九岁,董卓并不认识这两个小孩就是汉少帝刘辨、陈留王刘协。用马鞭指着二人:

    “你两个娃娃不在家避祸,也跟着四处乱跑,快闪道让路,我找你们大人问话。”

    少帝刘辨虽说已十四岁,但生性懦弱,自逃出宫外,慌不择路,只为逃命,此时惊魂未定,见此人一脸凶相,说话凶狠,吓得哇哇大哭,不敢答话。

    二孩童身后闪出一人,说:“我是河南尹王允,来者何人,皇上在此,军马停行回避。”

    董卓一听此人是河南尹王允,想起当年龙盛寺了悟禅师曾经告诉自己说“逢王而兴”的话,不禁心花怒放,这是他冒充并州刺史以来遇到的首个王氏宗人,莫非吉兆就应在此人身上。

    董卓上下打量这个河南尹,见此人身材颀长,面如朗月,温文尔雅,认定此人举止不凡,今后,今后必然还有多多倚重的地方。

    董卓此时只想到王允姓王,没想到身边另外有“王”,此人即陈留王。他不知了悟禅师所说的“逢王”二字的深意。古语中“逢”是指“逢迎”,有拥立之意,王者,乃陈留王也,而非王允。“遇”是路遇,是指其后遇王允而终了的故事。两个王字,写法相同,却分明寓意各异,这是董卓至死才明白的隐语。

    北邙山下的一幕,正应了了悟禅师“逢王”“遇王”的宿命。董卓枭雄一生,不知生前身后事,岂能不闹出很荒唐的悲喜剧。

    董卓一听来者是河南尹王允,遂跳下马来,把自己装扮成读书人的样子,彬彬有礼地向王允施礼说:“皇上何在,我是并州牧董卓。”

    “既是并州刺史,皇上诏令,退兵!”随行官吏闵贡大声说。

    董卓歪着脑袋瞪了闵贡一眼,看见此人身上的官服,晓得这家伙的官不大,心里来了气。我们大人间说话,你一个小小的“吏”在这里多嘴多舌的干什么,就恨恨地说:

    “我董卓此次奉命南下,昼夜兼程千里,历经千辛万苦才赶到洛阳,名为救驾护主,如今连个皇帝的面都没见着,就叫回避退兵,真真是岂有此理。你们这些朝廷的命官,真正是‘要人就要人,不要人就屙尿淋’的家伙,招手即来,挥手即去,我董卓可不是那种任人使唤的猪狗,你们把我惹毛了,老子手中的刀子可是不认人的!连你这一干人众,统统杀个鸡犬不留。”

    陈留王刘协此时虽然只是一个九岁的娃娃,但到底是封王之人,自小在深宫呼奴使婢,养成了颐指气使的生活习惯,自有一种王者的气派和大度,见不得这个村野武夫凶叉叉的样子,上前一步质问董卓:

    “动不动就杀鸡杀犬的,你究竟是来保驾的还是劫驾的?”

    董卓虽不认识陈留王,但见那个大些的娃娃(少帝刘辩)吓得大哭,此小儿却如此气度不凡,一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也不再在众官僚面前撒野,大声回答:“特来保护皇上!”

    河南尹王允指着陈留王刘协和少帝刘辩向董卓介绍说:“这是陈留王,这是皇上在此,你既是前来保驾的,还不快快下马朝拜!”

    董卓听说面前的这个小儿就是皇帝,急忙跳下马来,装模作样地整敕衣冠,率众军士齐齐地跪下、叩拜,三呼万岁。假戏演得十分逼真,似乎他真是前来勤王救驾的忠臣。礼毕之后,董卓起身命令说:“护驾回洛阳。”

    校尉刀锐牵来自己的战马,扶少帝刘辩上坐,自己牵马前行。董卓抱起陈留王刘协,骑上战马,紧随其后。

    两匹高头大马在前,只有董卓放马和皇上随行,身后众僚属踉踉跄跄跟随,亦步亦趋的样子,让董卓心中甚是得意,猛然有了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骑在马上摇摇晃晃的董卓此时自我感觉良好,心中思忖:如此一个哭啼小儿,柔弱稚童居然是皇上,今日让老子玩弄于股掌之中,一代君王也不过如此呀。如今“逢王而兴”,该我心雄天下啦,野心不由得膨胀起来。再看看抱在怀中的陈留王,心想:你一个封王之人,老子把玩于手中,你又能如何呢。

    想到此,董卓抚摸着陈留王细嫩的小手,百般放肆。东汉一朝士大夫以雅好男风为风流,董卓也自然沾染上了这种恶习。陈留王皱着眉头,任这粗野村夫把玩。因此时被其人搂在怀中,也没将手抽回去,而是任其放肆。董卓转念又想:这小儿乖巧听话,这般驯服,正可做手中玩物,嘿,有戏。

    一行人回到洛阳。此时,洛阳城中荒火不断,宫墙残破,皇室珍宝已被洗劫一空。没有逃走的市民都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突然出现在面前的这支部队。

    部队驻防,发布文告,整顿秩序,把两个小儿安置在破败的宫中居住下来,董卓分派兵丁守护皇室,自己仍回军营,策问李儒:

    “这皇上和陈留王都不过弱冠小儿,家中背景如何?”

    李儒听董卓称皇上小儿,嘿嘿jian笑着说:“岂不闻早年就有童谣说‘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邙,’当年这童谣,不正应了今日之事吗。你看那两个小孩儿,一个哭哭啼啼的,不知所措;一个被大人揽在怀中,不敢乱说乱动,你说他们是像王还是像侯呢,真是非王非侯之相呀。”说到此,李儒献谀地补充一句:“更不要说有一点皇帝的尊严了。”

    “哈哈,哈哈哈哈,”董卓大笑,被李儒的话搔到了痒处:“先生你他妈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果然是明白我意。”

    李儒继续向董卓介绍两人的历史,说:“少帝刘辩的生母是何皇后,太尉何进是其舅舅,他自降生后被灵帝寄养在史道人家中,人称‘史侯’;陈留王刘协的生母是王美人,被何皇后毒死后,刘协被祖母董太后养大,所以人称‘董侯’。”

    董卓连连击掌,高呼大妙:“真是老天上有吉兆呀。这皇帝原是史侯,我乃堂堂刺史,此处有‘史’侯可‘刺’,正是上应天意。而陈留王刘协是‘董侯’,与老夫一笔难写两个董字,既然是我董家的人脉,我要让他当皇帝,废掉那个只知哭哭啼啼的小儿‘史侯’,那时我有立主之功,文武百官谁敢不听我的!”

    董卓内心深处想起了明升暗降那一幕闹剧,及自己冒名顶替以来何进玩的种种猫腻,对何皇后的刻骨之恨熊熊燃烧起来,忍不住大声地怒骂了起来:

    “何皇后呀何皇后,你处处整我,老子绝不能让你的儿子当皇帝!”

    李儒摇摇手,急忙制止说:“刺史大人刚刚进驻洛阳,地皮子都还没有踩热,暂时莫忙‘刺’‘史’。凡事cao之过急,必然适得其反。待到时机成熟,学赵高指鹿为马,测试百官的反应,那时相机行事也不为迟。”

    “好,权且等待一时,到时候我就废掉那小儿,立陈留王为帝,”董卓悄悄说出自己早就想好的名字:“老夫为其名曰‘献帝’。”

    “献帝?”李儒是何等精明之人,嘿嘿冷笑:“刺史大人的意思是‘刺’倒‘史侯’之后,让董侯那小儿早晚也向你献出帝位。”

    “好哇好哇,”董卓得意地一拍李儒的肩膀,再次重复那句话:“你狗日的硬是老子肚皮里的蛔虫,等我登上大宝,你李儒就是开国元勋呀。”抬头四顾军帐四周,毕竟这是篡位的阴谋,伸手做锁口状:“不得外传。”

    此二人策划于密室,好不得意,董卓万没想到自己天星不正,处心积虑地玩弄权术,却完全是替他人做嫁衣裳,今日‘刺’史侯,明日立献帝,其后献出帝位的果实却让人家唾手而得,正应了那句话——莫偷莫抢莫算计,是你的谁都拿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