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穿梭时空之1278在线阅读 - 第二百节大学城

第二百节大学城

    蒙元江浙行省,临安府南方不远的新溪边,一座叫苏家庄的小村庄已经在此繁衍生息了一百多年。这座村庄的历史可以从宋室南迁开始说起,魏都亭侯苏则的后人,也就是襄阳苏氏,跟随北宋皇室南迁到临安。在离开襄阳时,苏氏族人将田地和店铺统统低价出售,因此获得了大一笔银钱。等到了临安,他们又购买了大批良田,族人耕读传家,开枝散叶起来。

    这期间,或有族人为官,或有族人经商,在附近算的上是一霸。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为了保证统治,南宋行在被蒙古人攻破后,蒙古人决定杀鸡儆猴,苏家就不幸成为了那只鸡。首先是在官府中为官为吏的苏家人被赶走,经商的族人产业也被色目人用各种方法巧取豪夺,鼎盛一时的苏家就此破落。

    这座村庄就是苏石山的家乡,他的父母和亲族均在此。为了供苏石山读书游学,原先就是破落,但是还算殷实的苏石山家慢慢贫穷。不但将家中的良田卖给了族人,还在族中借了不少银钱。苏石山娶妻后,要不是他的夫人家贴补,有时间就连吃饭都成问题了。

    也有人劝苏石山的父母,就算是蒙古人不针对苏家,如今蒙元已经没有了科举,读书又有什么用。还不如在家耕田,也能饱腹。苏石山的父母则不同意,苏石山的父亲说:天下苏家莫不以耕读传家,这才有天下闻名的三苏等族人。如果不读书,苏家如何才能再次兴旺。等听到华夏社的科举开始,苏石山的父母再一次的低三下气的去亲族那借钱,这才有了苏石山的扬州路之行。

    转眼前,苏石山去科举也有了些时日,可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回来。村中有些风言风语就传了出来,什么苏石山在江边被蒙古人抓了,什么苏石山名落孙山,无颜回乡已经跳江了。这一切消息让他的父母,妻儿担心不已,可又没有什么办法。这天,苏石山的母亲和妻子正在家中织布,从屋外传来的叫门声。

    “这里可是苏石山苏公子家?”

    听见是一个男人在叫门,苏石山的父亲推开已经有些破烂的木门,走到院子里,一个行商打扮的年轻人站在院中。看见苏石山的父亲走了出来,这人施了一礼,开口说道:“这里可是苏石山,苏公子的家。”

    老人有些警惕的看了看这人,不过想想自家也没什么可以让人觊觎的,于是点点头:“正是,不知道这位小哥有何事事情,要找我家石山。实不凑巧,石山前些日子外出房友,还未曾回来。”虽然村中都知道苏石山是去参加华夏社的科举了,可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于未曾见过的陌生人,肯定是不能说实话的。

    年轻的行商笑了笑,从包袱重拿出一份书信,递给苏石山的父亲:“老人家一定就是苏公子的父亲了,我这里有一封苏公子的家书,另外恭喜老人家了,苏公子高中华夏社科举,我便是华夏社派来接考中仕子的亲眷的。”

    “啊!”听到苏石山科举中了,苏石山的父亲不可置信的张大了嘴巴,浑身颤抖着,颤巍巍的从对方手中接过了书信。一接过书信,老人就相信了来人所说,因为自己儿子的笔记,他是认得的。迫不及待的打开书信,老人一目三行的看完,心中的喜悦不可抑制。在院子中,老人就像是年轻几十岁,又跳又笑。

    屋中的苏石山的母亲,妻子与弟妹听到外面的动静,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急急忙忙的冲了过来,正好看见老人在那里又哭又笑的样子。等老人平静了,将苏石山的消息说出来,全家人也都陷入了狂喜。这个时候,苏石山周围的同族们,也都接到了这个消息。有人开心,有人嫉妒,但不管怎么说,现在苏石山考中了华夏社科举,那就是苏家未来崛起的希望。族老们纷纷带来了米粮和rou,来慰问苏石山一家。

    苏石山一家谢过,却没有接受这一份礼物,因为他们就要即刻启程前往扬州路。来送信的华夏社报喜人劝说他们最好早点走,万一被蒙元的狗腿子查探到,说不定又要惹出什么祸事来。苏石山的爹也是个当机立断的人物,与亲族们告别之后,将家中的衣物收拾了一下,立刻就跟着报喜人出发了。

    一样米养百样人,苏家之中也有好有坏,当苏石山中了华夏社科举的消息传了出来,很快就有人偷偷前往了蒙元县衙报信。得到这个消息,衙门中的衙役立刻就向县令老爷邀功,可惜换来的是一顿大巴掌。衙役莫名其妙的捂着脸走了,却没听见县令的自言自语:“真是蠢货,如今江南孤悬一方,说不定华夏社明日就攻过长江。现在抓他们的仕子,岂不是嫌命长。光这样还不行,还得做点什么。万一这个苏石山将来官运亨通,现在给他苏家一些好处,将来我也好求他相助啊。”

    县令眼珠转了转,叫来心腹,低声吩咐了几句。第二天,前往县衙报信的苏氏败类,被抓走,原先在县衙中任职的苏氏族人又被请了回去,被霸占的财产,也被一一发还了回来。谁也不是傻子,大家知道这是苏石山中了华夏社的科举,所有人都不禁佩服起苏石山父母的明智,果然是耕读才能传家阿。

    不光是苏石山家,所有考中的江南仕子家中,报喜人都先后到了。接到信的人,基本都是立刻首饰好行囊,前往了扬州府。一时间,关于华夏社科举的消息传遍了整个蒙元,有些没有得到消息的人,悔恨的捶胸顿足,更下定决心,来年一定要去试一试。

    就在仕子们开心,亲属们激动的时候,张准也接到了这次科举的详细报告,文教部长张文一将这次参考人数,人员分布,考中数量等等一一做了汇报:“社长,这一次,各地的参考人数达到了七万多人,其中江南各地前往江北科举的,就有三万多人,这么多的人来参考,第一是因为宋廷时期就已经有了不错的文教基础,第二是蒙元断绝科举,很多读书人视此次科举为唯一的机会,所以参考热情比较高。

    七万多人的应试仕子,考中者有将近两万人,这么多的仕子加上他们的亲属可不是个小数目,到大同之后,具体应该怎么安排?住宿,饮食等等,都是急于解决的。”

    听完张文一话,张准心中早有了打算,他说:“这么多的仕子,肯定是要进行培训的。比如有人的擅长在于什么,或者兴趣在于什么,咱们要因材施教,不能够搞全能全才。先让他们在初级培训学校进行培训,让他们睁眼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初级培训之后,或者从军,或者从政,进入政务学院和军事学院进行学习。

    这一次这么多的仕子来学习,正好可以趁机将将政务学院分割,成立一些专业的学校和综合性大学。之前咱们规划的华夏社的教育体制就是小学,中学,专业性学校和综合性大学。如今小学的建立没问题,中学也是按部就班。但是专业学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准备工作一直没有开始。如今,几万仕子,足够将这些学校的架子搭起来了。

    专业性的学校以及学院,咱们可以成立帝国行政学院,帝国外交学院,帝国交通学院,帝国法学院,帝国农业学校,帝国师范学校,帝国医学校,帝国机械学院,帝国矿业学院,帝国警察学校等等。专业性的大学,主要是进行务实性的培养,将来咱们的官员,工程师,医生,老师,警察等等都要从这些大学中产生。

    此外,还可以成立一些综合性的大学,比如成立帝国理工大学,帝国文学院。综合性大学各有侧重,主要是对专业大学的一些研究课题,进行深入化研究,与理论性探讨的任务。

    咱们的预制房生产线,现在生产速度不是很快嘛,你们文教部可以雇佣一些百姓,以政务大学建筑为基础,新建造一个大学城。大学城要拥有教学区和生活区,那些随同而来的仕子亲属就免费居住在生活区里。

    入学仕子的补助,我看就按照从七品官员的薪资水平,以一家五口一年所需的钱粮的2倍发放。同时,你们文教部在大学城的一些辅助性工作,比如打扫卫生,学院护卫,也尽量在仕子亲眷中招聘。这些人,就是咱们未来科学的种子,是要有大作用的,要让他们安心就学,就要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文一明白了,我这就安排文教部联络相关部门,对大学城进行规划,尽快的进行建设。如今正好农忙时间已经过了,大规模的建设不会影响农业生产,我看还是有很多百姓愿意出来做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