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齐国的卷入
帝元八年,3月初。 此时天下的各国,刚刚组织国内的平民耕种完今年的秧苗,然后刚刚腾出手来,解放了足够劳动力的野心家们,开始新一轮的野望了。 时间过去一年,经过这些时间的休养,原本大战的各国慢慢的恢复了元气,国内的粮草再次充足了起来,有了实力,再次发动新一轮的攻击了。 并且有这些时间的准备,足够他们进行各种合纵连横、阴谋策反。 首先,地处天下最中央,位于中原腹地的魏国,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动作。 魏国位于天下的中心,一举一动无不受尽瞩目。所以他刚开始有点动作,消息就很快的流传到了各国,引起了有心人的猜测。 魏国出兵15万精锐强军,国内只留下了10万普通士兵守卫,可以说除了基本的防卫,动用了一切的力量。 而这只让人感到惊惧的大军动向,赫然指向了自己旁边,与魏国有着深刻矛盾的陶国。 陶国惊恐,举国7万兵马纷纷开赴边疆,进驻这一年时间修建的三座大城重镇之内。 这三座重城,就是这陶国一年来的成果了。 陶国深知自己与魏国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在任何一方先倒下之前,战争是永远不可能停止了。 而情况很显然,实力和国力远远不如魏国的陶国,怎么看都是先倒下的一方,几乎看不到例外。 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保存自己的设计,陶国不得不修筑了这三座重城,丝毫不顾自己国内已经哀鸿遍地,急需修养的现实。 成果也是显然的。 三座重城在陶国不管不顾,使劲压榨国力的情况下,终于赶在魏国进攻前修建完成。 这让陶国上下松了一口气。 有了这三座大城,陶国在魏国的攻击下,就可以坚持很长一段时间了。 这么一段时间,不管是拖延魏国的脚步,慢慢的耗到他粮尽退兵,或者后方发生变故,都是极好的。 又或者坚持时间,等待后方齐国这个盟友的支援,也是一个保命的生死时间。 如今,陶国就进驻三座大城。使得陶国的边疆,立刻稳固下来,国内的动乱也平息,恢复了安宁。 并且陶国在进驻之后,很快的就向齐国求援。 他们深知,哪怕就算有着这三座重城,以陶国兵马的战力,怕也很难抵挡人数足有陶军两倍以上的魏军。 “必须要有着外援,才能够保存陶国。”这是陶国上下的共识,也是他们坚信的真理。 于是乎,魏国的15万大军进攻了半月之后,后方听到陶国求援的齐国,很快就动员了大军赶到了前线,帮助陶国抵抗魏军。 齐国之所以如此动作迅速,除了想要保住一个盟友,让自己不至于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之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陶国正好位于齐国的西方,帮他阻挡住了来自韩魏两国方向的压力。 只要陶国存在,那么魏国和韩国这些想要从西面进攻齐国的大国,就必须要先拔掉陶国这个钉子,不然他们的腹部时刻会遭到陶国的威胁。 所以陶国的地理位置,在天下这种局势之下,加上他与魏国的先天因素,就天然的决定了陶国是齐国坚定的盟友,而且是不可能背叛的那种。 再加上以陶国的实力远远不如齐国,只能充当齐国的小弟,跟在身边摇旗呐喊。 所以对于齐国来说,这种对自己既忠心,又能够卖死力打仗的小弟,怎么都是不舍得丢掉。 因此,当齐国的10万精锐赶到陶国前线正在与魏国交战的战场之上,陶齐联军与魏军的实力,又平衡了起来,难分胜负。 经过这半个月的大战,陶国原本7万的兵马,只剩下4万人,折损了近乎一半。 同样,魏国的情况也不怎么好受。 因为是攻城一方,天然就有着劣势,所以哪怕魏军精锐,但也折损颇多。几天下来15万的魏军只剩下12万,死伤足足有3万人,损失惨重。
于是乎,双方因为伤亡的原因,都需要休养,慢慢回复士气与战力。 战场就又一次陷入了漫长而平静的对峙中,与去年如出一辙。 在齐国和陶国的心里面,都认为这一次肯定又和去年一般,谁都奈何不了谁,慢慢的耗到粮食不够,双方各自退兵。不只是陶齐两国,天下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然而,就在齐军到达战场1月之后,战争果然没有爆发,如同他们预料的一般,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 陶魏边境的战争没爆发,可是齐国境内,却爆发了一场更为恐怖的战争。 这一次战争实在太突然,太让人难以预料了。以至于天下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魏国北方的赵国,借道魏国,出兵精锐20万进攻齐国境内。 赵国先锋5万骑兵一人双马星夜南下,在大军出动的消息传开前,快一步赶到了齐国的薛郡。在薛郡守军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连战连捷,以突击战的优势攻下薛郡全境。 之所以如此的顺利,主要还是薛郡的守军太过于松懈大意了! 薛郡位于陶国的后方,前面有着陶齐两国联军的兵马正在抵挡这魏国,牵制着魏国所有能够调动的部队。 而薛郡南方的楚国,虽然与薛郡交壤,但楚国如今正在与越国大得如火如荼,听闻现在正在调动兵马,打算又一次发动与越国的战争,又哪有什么精力来招惹北方的齐国呢! 难道他就不怕齐国调动兵马,转而南下攻打楚国,与越国两面夹击他吗? 所以楚国进攻薛郡的可能性,直接被齐国否决了。 在剩下薛郡的另一边,就是齐国的琅琊郡了。自己的国都所在,更不可能出现什么敌人。 所以薛郡上下守军的心态很轻松,很惬意,完全就感受不了什么暂时的气氛。 在这种松懈的防备下,被赵国精心准备良久,早有谋划的突袭下,一举拿下全郡,也就不怎么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