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国家崛起在线阅读 - 第五十九章 瞭望台行动(15)

第五十九章 瞭望台行动(15)

    就在这时,D军第197、321炮兵团开始火力拦截了。

    这两个炮兵团各装备有36门105MM榴弹炮,本来每团还有12门150MM榴弹炮的,只是这些大家伙太大又太笨重,为了节约宝贵的运输空间和弹药补给的方便,所以这些火炮一门都没运来,已登陆的部队全部都用105MM榴弹炮。

    不过仅这些口径的火炮就够猛的了。按照作战计划,里希滕菲尔斯上将根本就没打算用这些火炮去压制敌人的炮兵,这显然是不明智的。他给炮兵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支援前沿作战。为了保存实力,各炮团都被部署到了阵地的纵深地带,只要炮弹能打到前沿阵地就可以了。各炮团基本脱离了S军远程炮火的射程。

    里希滕菲尔斯上将的用意很明显,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所以当S军猛轰前沿阵地时,D军一直没有开炮还击,任由敌人炸个够。敌人的装甲集群开始冲击了,D军依然没有开炮,因为那时敌军还没进入射程,直到其前锋已逼近前沿了,炮兵才开火,而且射击诸元还是提前标好的。

    D军打的就是敌突击兵力。这就是所谓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S军装甲集群一头撞进弹幕里。

    对于S军来说,头顶上有飞机轰炸扫射,地面有密集的炮火拦截射击,虽然他们都继续勇猛地向前突击,但是无可避免的是损失越来越大了。

    此时,已从各个掩蔽部进入阵地的第596团官兵早已严阵以待了,12门50MM反坦克炮也推到了预设炮位,炮弹都装填好了,只等着敌人的到来。

    不多时,S军装甲集群已进入到了有效射程,霍夫曼团长立刻下令开炮。

    反坦克炮一轮射击后,先头的几辆T-34坦克立刻就起火燃烧了,后面的坦克都纷纷开火还击,车载机枪也不甘落后,疯狂地扫射起来。

    其实,D军的反坦克炮都隐蔽得很好,每个炮位都是一个单独的掩体,大部分炮身都隐藏在低于地面的位置,伸出的炮管也只比地面高处约20厘米而已,只有炮盾还较为明显一些,但是都做了伪装。就是说,如果不经仔细观察的话,是很难发现这些炮位的。

    由于此前S军对阵地猛轰了好一阵子,此时整个阵地都是烟雾弥漫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反坦克炮开火后产生的烟雾并不会暴露自己的位置。

    所以,S军坦克所谓的还击也只是朝着出现过闪光点的大概位置发射炮弹,甚至更多的坦克手根本就没有发现目标,他们不知道炮弹是从哪打过来的,只是别人打哪他也打哪,反正先轰几炮再说。

    只是这样对D军还构成不了什么威胁。反过来,D军的每一炮都是实实在在的瞄准了目标的。这样的交战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尽管这支S军打得很勇敢也很顽强,但在立体交叉的火力打击之下,战斗力已严重下降。装甲部队尚且如此,步兵的损失则更是惊人,除了部分乘坐装甲车前进的步兵还能发挥一点战斗力外,后面的2000名步兵一个也没有跟上来,全部被压制在至少1公里远的地方,而且看起来人数也不多了。

    这一切都被双方的指挥员在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S军第32集团军司令克雷科夫上将知道再这样打下去,这支部队可能就不复存在了,于是不得不下令停止进攻。

    可是要撤回也是不容易的。这时D军第二波的飞机已赶来助战了,这些飞机猛追着回撤的S军又打了好一阵才返航。战斗结束后,能够逃回去的坦克和装甲车辆还不到出发时的一半。

    战场已渐渐平静下来。只见在长约5公里,宽约3公里的战场上,到处是还在燃烧着的S军坦克和装甲车,死亡的和受伤的士兵遍地都是,伤势较轻的在挣扎着意图爬回己方防区,重伤的只能静静的躺在那里等待救援,可是,由于担心D军的火力打击,S军迟迟不敢派出车辆和过多的医护人员抢救伤员。

    许多伤兵就这样在等待中因失血过多而死亡了。

    战争是残酷的,而且还在继续。

    经过短暂的休整后,S军又尝试从另一个地方寻求突破。同样地,在D军的立体交叉火力打击下,依然无功而返,只是又增添了一批伤亡人员。

    可是S军并不善罢甘休。

    当天夜里,约3000名S军步兵悄悄地从库尔迪加右翼的森立地区进行渗透攻击,与防守在这里的第321步兵师的第933团混战在一起,双方损失都很大,幸好第933团也是提前做了相应的准备的,所以尽管前沿争夺得很激烈,但是主阵地依然牢牢地控制在手里,在得到第321侦察营的支援后,第933团才把敌人的这次进攻打退了。

    随后接连好几天,S军又发动了大大小小二十多次的进攻,但是无论是强攻还是偷袭,都被D军打退了。除了消耗了不可计数的弹药和付出1万多人的伤亡代价外,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

    而且整个战局已是越来越不利于S军了。

    自从D军主力全线突破维斯瓦河后,就一路展开追击。虽然S军依然有组织地进行节节抵抗,但始终没能挡住D军推进,只能不断后撤。到了9月下旬,D军北方集群的前锋已逼近阿里图斯,这里距离维尔纽斯只有不到100公里了,也就是说,S军第32、20集团军随时要腹背受敌,如果D军拿下维尔纽斯,那么这两个集团军与南面主力部队的联系就会被切断。

    当然,D军也可以选择提前派出部队夹击这支S军。

    果然,还没等部队拿下阿里图斯,北方集群总指挥哈尔佩上将就下令第17军转向北面攻击前进,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与登陆部队夹击S军第32、20集团军。为了加强突击力量,还抽调第10装甲师加强给该军。

    9月24日,D军第10装甲师一马当先,兵锋直指考纳斯,第17军紧随其后。

    虽然从阿里图斯到库尔迪加还有300多公里,但是第17军的行动还是让S军担心不已。接到敌情通报后,为了稳定军心,作为前敌总指挥的S军第32集团军司令克雷科夫上将与第20集团军司令列梅佐夫上将商量后,一致决定暂时封锁消息,除了转达少数几个军级干部外,严令不让其他下属知道这个情况。

    虽然消息可以暂时封锁起来,但是威胁却没有解除。除了让部队加紧进攻外,克雷科夫上将还不得不请求大本营派出强力部队侧击或是拦截这支逼近的D军。同时,也不得不提前制定撤退计划。

    当然,克雷科夫上将还是希望也依然相信部队能最终将D军赶下大海。

    事实上,D军在登陆场的防线不仅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已完成了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的构筑,由于补给一直没有中断,无论是兵员还是物资都是充足的,甚至还增加了一个飞行中队和60门88MM高射炮。

    这样,在登陆场的防空力量就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尽管S军的飞机一直都没有出现,但是做到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其实不仅这里没有出现S军飞机,就是在主战场上,S军飞机出动的架次也是越来越少了。实际上,为了保存必要的种子部队,S军最高统帅部已下令部分飞行中队撤到了二线整补。斯大林已决定采纳副总参谋长朱可夫的意见,就是已空间换取时间,与D军打一场持久战。

    而这正是D军不愿看到的。

    S军根据这个战略意图,也适时地调整了作战计划,不再把大批大批没整合训练完毕的新部队匆匆投入前线,也不急于收复失地或是寻求决战,而是以现有的力量逐次抵抗,迟滞D军的推进。

    在这个战略意图下,第32集团军司令克雷科夫上将请求支援被拒绝了,同时他还接到新的命令,就在9月27日24点前结束登陆场一带的战斗,随即带领部队撤向里加一带布防。

    也就是说,留给克雷科夫上将还有3天时间。3天过后,无论其能否驱赶D军下海,第32、20集团军必须撤退。

    只是,D军对S军的这些变化还没有察觉。各部依然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