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奇幻小说 - 骷髅魔导师在线阅读 - 第五十四章.怨灵尖啸

第五十四章.怨灵尖啸

    带着安东尼奥等骷髅和钢牙等僵尸回到领地中心,只见地下堡垒的地xue口,一大堆的骷髅围在哪里,不吵也不闹,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埋伏钢牙等僵尸的时候,格里斯只带了一百多具骷髅过去,余下的六百多具骷髅依然在地xue里挖着洞,怎么现在都跑到出口来了?

    发生什么事?格里斯灵魂一紧,马上提高了警惕。不过看那些骷髅表现,似乎不像发生危险的样子。

    地xue出口正发生一件围观事件,数百具骷髅正团团地围着一具白骨骷髅,那具白骨骷髅灵魂不停的吱吱喳喳的,似乎是在述说一件什么事,可惜它的词汇太匮乏,根本不足以清楚的陈述一件事。

    不过这已经够格里斯惊奇怪了,陈述事情本身已经是比较复杂的行为,以这些骷髅的智力,应该是不足以进行这种行为。

    可是这个骷髅却真的是在陈述某件事,虽然匮乏的词汇不足让它表达清楚自己的意义,这个骷髅的智力明显超出了它应有的水平。

    其实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这段时间以来,格里斯常常感觉到领地里的同类,智力水平都似乎在提高,只不过这一直是他的感觉,没办法去比较,直到现在这个在陈述事情的骷髅才让格里斯确定,领地的同类智力水平真的是在提升。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如果只是个别的现像,还可以用灵魂质量之类的理由去解释,可是这种整体的变化,显然是有某种原因导致的。

    整个领地的骷髅都从事了地xue的开掘工作,难道劳动可以提升骷髅的智力?这不奇怪,格里斯实验室里就看过一本讲述人类本源的书籍,里面就有过一个观点,说是人类的劳动导致了人类智慧的增长,虽然这种观点被主流学术界嗤之以鼻,但也讲述了一个可能。如果人类的智力可以在劳动中提升,那骷髅的也有这种可能。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地下堡垒有古怪,在里面呆久了才导致智力提升。可是格里斯在里面呆的时候也并不比其它骷髅短,为什么感觉不到自己智力有变化呢?

    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领地的同类智力真的增长了,大概从弱智的水平,提升到人类婴儿的水平。

    从这个骷髅的陈述里,格里斯听到最多的词汇是‘洞’‘掉’‘散了’这几个词,难道是某个骷髅掉到某个洞里摔散架了。

    地下堡垒哪来能把人摔散架的洞?虽然这段时间的工程让地下堡垒不断的向下延伸,但向下的通道都做了阶梯和斜坡,想摔也摔不到底。

    “怎么回事?”格里斯拨开人群,走到那个骷髅身前问到。

    ‘洞’‘掉’‘散了’‘深’‘吵’。那个骷髅再次反反复复的重复这些词汇,格里斯费了好大的劲才听明白,应该是有骷髅掉进一个洞里摔散架了,那个洞很深,洞里很吵。

    不过这只是格里斯的猜测,真正的情况还要亲眼看过才知道,这个地下堡垒哪来什么洞啊?

    为了防止意外,格里斯把自己能拿的出的最强阵容召集了起来,骨龙苏珊瑚,巫妖普尔森,安东尼奥和刚加入的钢牙,钢牙手下那一百多具皮粗rou厚的僵尸也全部带上,碰上危险的时候能挡久一点,同时抽掉一部分骷髅放到地下堡垒的机关控制部分,如果碰上危险就迅速退回来,利用这些机关来防御。

    地下堡垒的入口在领地中心那两座丘陵的中间,不过那座丘陵只高出了地面二三十米,根本没有太大的扩展空间,所以除了入口的那个防御斜坡处,整个堡垒是不断向下延伸的,主通道就已经深入地底一百多米了,在这个基础上,格里斯还让在不断的向下挖,反正主体工程差不多完成了,多出来的劳动力闲着也是闲着,能挖多少是多少。

    格里斯真正的想法是把堡垒扩展成一个地下城,只是这个目标太遥远,格里斯最希望的还是尽快找到回人类世界的方法,没时间费这种工夫,所以只把那些闲展的劳动力投进去而已。

    而现在,这些拼命挖坑的骷髅们,似乎把地底挖穿了。这是格里斯第一眼看到这深不可测的坑洞里,心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

    整个坑洞大约四五米的直径,不规规的斜斜延伸到眼睛看不到的地底深处。要知道,不死生物是用灵魂来观察外界的,它们的视线距离比人类的rou眼要远得多,而且不太受黑暗的影响,除非是特别强烈的光芒,才会让它们看不见东西。连格里斯都无法用rou眼看得到坑洞的尽头,可想而知这个坑有多深。

    没有人知道死亡世界的地层有多厚,至少格里斯不知道,真要的挖穿了,那这个坑洞又会通向什么地方呢?

    因为这个坑洞是斜斜伸延下去的,垂直到坑壁斜面的距离大概有二三十米,一具骨架摔在下面的坑壁上,全身散成无数片,有些骨骼甚至都不知道弹到哪里去了,只剩一个头颅还完好的,颌骨一张一合。

    忽然,一阵猛烈的风从坑洞深处吹出来,刮出一阵凌厉的呼啸声。

    格里斯心中一动,顿时明白那个骷髅所说的‘吵’是什么意思了,刮出来的风除了带起凌厉的风声外,里面还挟杂着杂乱无章的灵魂尖啸。

    普尔森静静倾听了一会,忽然说到:“是怨灵的尖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