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明朝第一国师在线阅读 - 第17章 刘同寿的计划

第17章 刘同寿的计划

    “小仙……呃,同寿啊,你这大张旗鼓的,到底是要干嘛啊?”从下了船开始,梁萧就一直心惊rou跳个没完。

    刘同寿一本正经的回答说:“不是跟你说过了吗?咱们是来化缘来了。”

    “不对吧,你之前好像说是要骗……”

    “我这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就是带着楚楚在城里转转,若是有人上赶子送银子给我,我还能不要怎地?”

    “有人送银子?怎么可能……而且,这事儿也不可能瞒多久,就算你一时得手,可柴家人总是能反应过来的,到那时,他们报复起来,岂不是……”梁萧愁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那可是余姚一霸的柴家啊!别人躲还躲不过来呢!

    “就是要让他们反应过来,不单是他们,最好闹得整个余姚街知巷闻才好。”刘同寿理直气壮的说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做好事,怎么能不留名呢?藏头缩尾的算什么英雄?”

    “……”梁萧无语,好半响,他才苦笑着道:“同寿,你用错词了,那个是人死留名……还有啊,不藏头缩尾,那你干吗又要易容改装啊?”

    “我不是担心梁叔你吗?要是不易容,你敢跟来吗?敢得罪柴家吗?敢收银子还不办事吗?”

    “不敢……可也没人给我送啊。”

    “等等吧,很快就有了。”转头看了一眼,刘同寿信心十足的说道:“有楚楚在,还怕他们不上当?”

    梁萧听得直发愣,这跟楚楚又有什么关系?同寿你不会是要贩卖人口吧?

    另一边,楚楚却没在意这些,她娥眉微蹙,小嘴嘟得老高,低声抱怨着:“师兄,什么时候能将你这道袍脱了啊?真的好热好热哦……”

    “师妹,你真是太没有欣赏眼光了,你看你这一身,多漂亮啊!你头上戴着的这个是玄纱芙蓉冠,身上穿着的这个是五色云霞帔,当年杨贵妃在骊山当女冠的时候,穿的就是这个。”

    楚楚皱皱小鼻子,不为所动:“可是,还是很热啊。”

    “咦?女人不都是喜欢这调调的吗?师妹你怎么……”刘同寿很意外。

    好吧,哥承认,我高估了你对美丽和时尚的向往,那咱们换个套路好了,他清清嗓子,柔声道:“三天,就三天,待事成之后,我就带你去县城吃海鲜,很好吃的喔。”

    “真的?”楚楚眼睛一亮。

    “当然了,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你师兄我是大好人,比君子还俊呢。”

    梁萧听不下去了,他寻根问底道:“同寿,你还没说,为什么楚楚妹子能起到这么大作用呢。”

    “因为她是女冠啊。”刘同寿随口回答。

    “……”梁萧翻了个白眼,这算是哪门子原因?

    其实,这一次刘同寿还真没瞎忽悠,所谓:楚王好细腰,楚人多饿死,皇帝的爱好,往往会引导世间的风潮。

    北宋的真宗皇帝喜欢神童,于是民间涌现出了神童无数,三岁作诗,五岁行文,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伤仲永的典故;宋徽宗好大喜功,于是各地出现了祥瑞无数,满朝上下都在歌功颂德,金兵攻入汴梁前的那二十年,被称为盛世……

    当今天子喜欢什么?道士呗。

    道教是华夏的传统宗教,其构成有点复杂。

    它起源于中国原始宇宙观,作为一种宗教,包含了多神论、道家、阴阳家、方士、隐逸诸多理论,又混合了巫祝习俗与民间信仰,粗粗分起来,有养神、服气、饵药、祀祷几般修炼方法,其下之者,复有卜筮、堪舆、点金、星命各术。

    佛教中的很多理念,其实都是从道教中摘抄出来的,其历史源远流长,在汉代发展至巅峰,一度成为过治国安邦之道,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在无为而治,讲养生息的治国纲领下实现的。

    魏晋时也曾盛行一时,到南北朝时,胡风渐起,外来的佛教大兴,曾一度中落,后来随着唐宋兴替,汉统重兴而再次兴起。

    可以说,道教就是华夏文明兴衰的晴雨表。每当胡虏入寇,腥气遮天,佛教就会兴旺起来,道教则反之。

    而女冠,又是道教兴衰的晴雨表。

    每当道教兴盛的时候,就会有诸多女冠应运而生,其中最出名的,无过于万千宠爱在一身的那位杨贵妃了。

    不过宋代而后,随着理学的兴旺,女冠开始没落。

    当年朱熹在漳州任知府时,就曾发布过《劝女道还俗榜》,并且以强硬手段推行。后世的士大夫将朱熹奉为圣人,受理学影响极大,再加上蒙元入寇,大力推行佛教,因而,到了明朝,女冠已经变得相当稀少。

    开国至今,著名的女冠,也只有永乐年间的焦奉真了。这位女道士历经四朝,深受太祖和成祖的信任,也算是个异数,不过,最终她还是在正统年间遭到了清算,从仙女变成了妖妇。

    在焦奉真之后,女冠虽然还存在,但却少现于世,都只在道观中清修。也就是当今登基之后,道家渐有复起之势,女冠才时有现世,但依然局限于京城。

    刘同寿打的主意就是借着如此世风,给人一种错觉,让人以为他们来自于京城。

    其实嘉靖对女冠不怎么感兴趣,他在这方面比较直接,看见好的就直接当秀女领回宫了,哪里耐烦再过一道手续?

    但是,皇帝远在千里之外,这种隐私事又有谁知道?反倒是皇帝崇道的原因,民间有很多说法,流传最广,也最深入人心的一条,就是皇帝对道家的龙虎之道青眼有加。

    嘉靖同学招道士入宫,开始修炼的时候,还没到二十岁,这么早就考虑长生,其实不怎么靠谱。众所周知,人都是越老才越怕死,不然怎么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说法呢?

    实际上,开始的时候,嘉靖最感兴趣的是修长生附带的好处。

    修道求长生者必佐以丹饵。丹分内外,内丹称“人元丹”,以炼神为主,外丹分“天元”、“地元”,熬炼各种矿物和植物。金属和矿物离子都是躁性的,辅料又是参茸麝香等热性药材,炼出东西的按现代化学讲属于砷类化合物,有兴奋末梢神经的强效。

    炼内丹分两派,一主避世清修,用内心的克制化解和吸收那种躁热;一是房中秘术,索性主动引导它。

    这些说法是后世人总结的,刘同寿把它转化成了比较通俗的语言,“既然皇上修的是外丹的龙虎之法,需要采阴补阳,那鼎器就很重要,懂行的人都知道,凡间女子又怎么比得上女冠?”

    “……”刘同寿一番神侃,梁萧听得是目瞪口呆,“同寿,这个你也懂?”

    “怎么不懂?师父把他一生所学都传给我了,龙虎小道,又岂在话下。”刘同寿继续胡吹。

    其实,他只是在网上看过几篇道家秘传罢了,不过,他倒也不虞有人戳穿他的牛皮。

    道家收徒讲究机缘资质,而不像佛教那样通吃四方。采用这种传承方式有利有弊,好处在于秘诀不会外传,而且还可以在世人眼中保持着神秘感;坏处就是不利于在大众间推广。

    之所以如此,因为道家研习的东西很多,很专业。

    炼丹属于化学领域,火药就是其附署产物;修道涉及到人体生物学和医学,所以很多道士也兼有医生的身份,其中不乏名医,比如药王孙思邈就是个道士;魔术,或者说古典戏法,更是道士装神弄鬼的必需手段,有名的道士必定是个魔术师。

    其余还有类似风水、考古、抽象画艺术、武术,等等等等的技能,可以说,在古代的华夏,道士是最为全能的一个职业,兼有科学家,艺术家,社会学家等一系列身份,收徒的要求自然比较高。

    所以,道士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是神秘而强大的,这并不利于传教,却很有助于故弄玄虚,比如刘同寿即将要做的这档子事儿。

    刘同寿将计划合盘托出:“所以,既然谢家是官宦世家,对宫中事肯定有所了解,只要他们想着升官发财,八成就上这个当。他们会误解我们是从京城来的龙虎山弟子,来这里是替皇上选鼎器来了。”

    梁萧疑虑不减:“可是,同寿,你也说了,皇上其实并不是很喜欢女冠,万一他们派人去京城打探呢?再说,我听说谢侍郎是朝中的清流一派,为人刚正,就算谢家误认你是邵真人门下,又岂会……”

    “切!狗屁清流,清流会跑去强占你家的田院?清流会有这么大家业?”刘同寿嗤之以鼻,“我不否认官员中有正人君子,可大多数人都是秉承着官僚的本性,再说,现在是嘉靖朝,那场大礼仪才过去十年而已,如今在朝中的,又有几个硬骨头?”

    一番话说得梁萧无言以对,刘同寿坚定的一挥手:“至于京城则更是不要紧了,咱们就在余姚演三天的戏,然后不管计划成功与否,都不停留,任他谢家有天大本事,又岂能来得及往京城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