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杀向印度洋
第二十三章杀向印度洋 七月十五日夜间,在通信恢复之后,牧浩洋对舰队的作战行动做了重新部署。 与他原先制订的计划一样,第二舰队远征印度洋,第一舰队留守西太平洋。在给杨禹方安排任务的时候,牧浩洋强调了一点,在第二舰队返回之前,除非掌握了主动权,不然尽量避免与联合舰队决战。 夜间十点不到,空军来了最新情报。 联合舰队仍然在本州岛东部海域徘徊,没有南下的意图,很有可能前往某处港湾,修复受损的电子设备。印度洋方向上,日本舰队没有返回孟加拉湾,仍然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以南活动。因为无法在海上修复受损的电子设备,所以日本舰队肯定会前往印度港口,只是去维沙卡帕特南的可能xìng非常低。 随后,腾耀辉也来了一条消息。 巴基斯坦已经陈兵印巴边境,中国的军事部署也已完成,杜蕾外长将在七月十六日紧急访问印度,要求印度关闭所有租借给日本的军事基地,不再为日本提供军事援助,不然将视为协助日本作战。 说得直接一些,中国将以此对印度进行军事打击。 腾耀辉说得非常肯定,在中巴的联合军事压力下,印度肯定会妥协,只是会在此之前索要一些好处。 这下,牧浩洋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日本印度洋舰队已成无家可归的丧家犬,如果无法修复电子设备,甚至没有能力跟中国舰队作战。 夜间十一点不到,第二舰队率先转向。 大概十五分钟之后,第一舰队也转向了。 虽然第一舰队将留在西太平洋上,但是按照牧浩洋的安排,第一将队将不再参与轰炸行动,而是向南规避五百公里。不是第一舰队没有这个能力,至少在夜间还能出动战斗机,执行轰炸任务。也不是担心遭到联合舰队突袭,在解决电子设备的问题之前,联合舰队不具备作战能力。主要就是,在粒子风暴影响下,舰队损失的作战力量无法得到补充,因此得保存舰队实力。 因为大部分主力战舰都是核动力,所以两支舰队的航均在三十节左右。 理论上,所有核动力战舰的最高航都能过三十三节,部分能达到三十五节,但是护卫舰的最高度只有三十三节,快战斗支援舰只能达到二十八节,所以得把航控制在三十节以内,护卫舰才能在每两天补充一次燃油的情况下,跟上航母与其他战舰。此外,昼间需要启动强电磁屏蔽系统,将消耗大量电能,让“昆仑山”级与“台湾”级以外战舰的航都无法过三十节。 这个度,已经够快了。 七月十六日,天亮后不久,第一舰队再次转向,与第二舰队分离。 为了降低动力系统的工作负荷,牧浩洋让舰队在白天把度降到了二十七节,并且让护卫舰进行了第一次燃油补给。 第一舰队没有前往巴士海峡,而是直接从菲律宾东面南下。 如果前往巴士海峡,就得进入南海,然后从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或者龙目海峡进入印度洋。已经有情报表明,日本在这三处海峡部署了潜艇,而且在几天前,现了到达巽他海峡附近的印度洋舰队。粒子风暴瘫痪了日本战舰上的电子设备,却没有对日本潜艇造成严重影响。 不管怎么说,牧浩洋暂时不想暴露行踪。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比如周渝生就觉得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联合舰队已经丧失战斗力,肯定不会主动寻找第一舰队决战,甚至得向北规避。在修复电子设备之前,联合舰队基本上没有威胁。也就是说,就算第二舰队暴露了行踪,也不会造成多大危害。 这个判断确实没有错,只是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 日本海军肯定会尽最大努力让联合舰队恢复战斗力,甚至有可能向美国求援,比如让联合舰队前往某座美**港进行维修。如此一来,联合舰队很有可能在三到五天之后恢复作战能力。如果第二舰队在此期间暴露行踪,准确的说是暴露了战术意图,日本印度洋舰队就会采取规避战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不能一举消灭日本印度洋舰队,第一舰队就得在西太平洋上面对联合舰队。 如此看来,隐蔽行踪仍然至关重要。 从菲律宾东部海域南下,第一舰队将经马鲁古海峡,进入班达海,然后从西南群岛进入帝汶海,绕过努沙登加拉群岛,避开受到日本潜艇监视的龙目海峡与巽他海峡,出其不意的出现在印度洋上。 如果日本印度洋舰队仍然在苏门答腊岛南面活动,战斗将在一个夜晚结束。 当然,肯定存在其他可能,比如日本印度洋舰队正在赶往某座印度港口,而且是印度西部港口。 显然,这也不是什么问题。 即便无法在白天出动侦察机,也能够在晚上出动侦察机。日本印度洋舰队的最高航在三十节左右,白天十四个时,最多只能航行四百二十海里,也就是七百八十公里,而舰载侦察机的搜索半径在一千五百公里以上,如果出动舰载预警机,对大型海面战舰的搜索范围将过两千公里。 也就是说,即便只在夜间出动侦察机,也能逮住日本印度洋舰队。 更重要的是,只要日本印度洋舰队进入印度港口,就会暴露行踪,第二舰队也就能有的放矢。 除非印度铁了心的跟日本站在一条战壕里,不然就不会为日本印度洋舰队提供庇护。 在收到腾耀辉来的消息后,牧浩洋还考虑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如果印度没有顶住中巴军事压力,在外交上做出让步,日本印度洋舰队就不会前往印度港口,因为很有可能在进港后被印度扣押。即便印度不把日本战舰交给中国处理,日本印度洋舰队也别想出港。 当然,这不是坏事。 日本在印度洋上没有别的军事基地,也没有其他友好国家,因此日本印度洋舰队根本没有地方修复受损的电子设备。虽然日本战舰都具备对抗电磁战的能力,但是战斗力肯定会大幅度缩水。 严重一点的话,很有可能丧失了航空作战能力。 只要日本印度洋舰队还在海上活动,第二舰队就能全追击。如果在夜间追上,将由航空兵解决战斗。如果在白天追上,则出动巡洋舰与驱逐舰,用大口径舰炮与重型反舰导弹干掉日本印度洋舰队。 可以说,主动权都在牧浩洋手上。
在谈到这些战术安排的时候,周渝生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即在粒子风暴生后,日本印度洋舰队启程返回本土。 显然,绝对无法排除这种可能xìng。 只是,日本印度洋舰队要想返回本土,要么走南海,要么绕过菲律宾群岛。 南海是中国海军的后院,而且在中国岸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除非日本印度洋舰队指挥官的脑子进了水,不然肯定不会自寻死路。 那么,就只有可能绕过菲律宾群岛。 这样一来,就正好在第二舰队的航线上。 按照牧浩洋的分析,如果日本印度洋舰队在十四日上午返航,航在三十节左右,那么在十六日夜间,双方将在马鲁古海峡北面遭遇。如果日本印度洋舰队没有及时返航,或者航没有达到三十节,那么将在十七日凌晨在马鲁古海峡南面遭遇。如果到十七日傍晚,第二舰队进入班达海后,仍然没有遭遇,就能证明日本印度洋舰队没有返航,或者沿其他航线返回本土。 综合这些分析,七月十六日与十七日是第一个关键点。 十六日上午,牧浩洋下达了第一道作战命令。 马鲁古海峡属于印度尼西亚,扣除十二海里的领海之后,国际水道的最宽处不到一百公里,最窄处只有五十公里。在如此狭窄的水道内,舰载航空兵很难挥作用。如果风向不太有利,舰载战斗机甚至无法正常起飞。 为此,牧浩洋决定效仿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中,龙目海峡海战的伏击战术。 只是,这次没有潜艇做前进侦察力量。 下午,两艘驱逐舰脱离编队,加到三十三节,向马鲁古海峡冲刺。 后面艘巡洋舰与六艘驱逐舰组成了炮战编队,航母与护卫舰、快战斗支援舰则留在最后方。 天黑后不久,前出的两艘驱逐舰各出动了两架无人侦察直升机。 粒子风暴的影响非常大,即便在赤道地区,天空中仍然有较为明显的亮光,特别是在落日方向上。 只是,黑暗很快就笼罩了大海。 牧浩洋去军官餐厅吃了晚饭,才来到舰队作战指挥中心。 负责指挥夜间炮战的是“重庆”号的舰长卓誉铭上校,他也是四名巡洋舰舰长中,经验最丰富的一个。第一次印度洋战争期间,他就是远征舰队里的驱逐舰舰长,参加过龙目海峡海战。 单纯从服役经历来看,他是舰队里最有资格的舰队军官。 要知道,牧浩洋与周渝生都不是真正的舰队军官。如果不是“重庆”号编在“黄河”号航母战斗群内,第二舰队又需要一名有经验的舰队军官,卓誉铭早就调任了,至少也会去某艘“台湾”级巡洋舰上当舰长。 让他指挥战斗,牧浩洋觉得没有必要担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