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霸明在线阅读 - 第112章 纳降(4)

第112章 纳降(4)

    杨靖站起来挥挥手道:“傅山说的有道理,不论怎样,咱们都得先与李自成碰一碰,试一试他的虚实再说。”看了一眼还在发愣的众人,说道:“诸位,既然李自成想动咱们的陕北,那咱们就在陕北打这一仗。我们破寇军原先在陕北布置了大概五个标的兵力,人数虽然不少,但用来对付李自成就不够了。我决定再派十个标,大约五万人过去。陈名复第二十一标,宋明琅第二十二标,于国鼎第二十三标,付世亨第二十四标,刘哲第二十五标,徐汝阳第二十六标,施向第二十七标,再加上骑兵第一标尤世威部,第二标吕元进部,第三标江宏凌部,这些部队明日一早即可出发,以便尽早做好防御准备。诸位,你们也回去做安排吧。”众人轰然应是,纷纷告辞而去。

    晚上,杨靖给甘志远和蒋兴二人写了回信,让他们暂时与闯军周旋,别亮明破寇军的态度就行。第二天,五万破寇军就从西门整装出发,向陕北赶去。

    在西安的蒋兴和甘志远也正着急的等着杨靖的回信。这几天,二人和陈言之经常在西安城内逛街,想法设法探听闯军的情况。由于身后总是有顾君恩派来的人跟踪,他们也不敢过多的打听李自成的虚实,只能装着一副乡巴佬的样子四处转悠,顺便胡乱买一些东西。就是这样漫无目的的走动,也让蒋兴。甘志远和陈言之对闯军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正处于上升势头的势力,不得不说,这时候的闯军自信心十足,纪律严明,战斗力也比较高。西安城虽然是闯军刚刚攻克不久的城市,竟然也被李自成治理的井井有条,俨然有序。城内没有那种因为刚刚经过大战而市面萧条、冷冷清清的局面,也没有恶霸趁火打劫、百姓逃难的现象,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就有如此局面,这令三人都敬佩不已。三人偶尔与人闲谈,也是无人不夸赞闯军,说闯军乃仁义之师,有王者之象。可以看出来,闯军不再是过去给人的那种土匪流寇的印象,而是真正的有了夺取天下的气魄。在西安城中,毫无疑问,闯军是深得人心的。

    不过,在闯军看似强大的背后,蒋兴三人也都察觉出了这支部队潜藏的巨大风险。第一,李自成虽然建立了官制,编修了律法,但他却缺乏足够的管理国家的人才,各地用的官吏基本上都是就地投降的原大明朝官员。这些官员贪污成性不说,他们对李自成忠诚度也是一个极大地问题。他们这些人在闯军强大时,固然能够替李自成卖命,但闯军一旦遭遇惨败,这些当官的马上就会投降敌方,说不定摇身一变就成了别人的臣子。这种情况在任何一个政治势力中都是十分危险地,更别说闯军这样根基不稳的势力了。

    其次是闯军的军制问题也十分严重。闯军经过百战火炼,可以说它已经有了一股可以拿得出手的精兵。虽然如此,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内部结构却没有什么变化,基本上还是那种土匪式的组织结构。义军原来就分为十三家七十二营,后来经过变迁,只剩下三十六营。这三十六营经过李自成强势组合才形成了现在的闯军。但闯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虽然官职名称都变了,本质上却仍然是原来那样一营一营分的,各个头领所带领的军队都是自己的私军,随时都可以将自己的军队带走。现在之所以不走,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长期处于李自成的压制下,对李自成有了恐惧感。另一方面是因为李自成的兵力远远多于他们的。他们害怕走了后,以李自成的个性,即使他们跑到天涯海角,恐怕李自成也不会放过他们。还有一方面是因为李自成似乎马上就要推翻大明朝,做皇帝了,这时候走岂不是失去了一个做开国功臣,享受荣华富贵的机会?

    这种军制在李自成强大的实力压制下是没有问题的。但一旦李自成战败,各个头领为了保存实力,逃跑几乎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在这样的制度的作用下,偌大的闯军,说不定顷刻间就会瓦解。就像历史上的前秦一样,一次大的失败,就足以造成整个闯军的崩溃。

    第三点,李自成的军队数量虽多,精锐也不少,但大部分却还是俘虏和新兵。他的精锐部队并不是经过训练的,而是彻头彻尾打出来的。由于内部指挥不一,除了李自成自己的嫡系以外,闯军根本无法统一训练。那些新兵和俘虏,得不到系统的训练,在战场上能够活下来的十不足一。虽然剩下的都成了闯军的精锐,但这样获得精锐的办法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闯军能够承受的几次?即使获得了想要的精兵,但辖地内的青壮年恐怕也剩不了多少了。以前他们是土匪、是流寇,这个地方没了青壮,他们可以流窜到其他地方再招再抓。但从此以后,闯军争得可是天下,李自成他还能这么做吗?一总之句话,闯军兵锋虽锐,但后力不足,难以持久。

    最后一点,闯军根基太过薄弱,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过去,李自成四处游荡,只顾着奔波逃命,哪里想过治理地方,稳固根基?虽然他纵横天下,无人能当,看起来好像威风八面,令人羡慕,但好好想想,他也不过是一个无根之木罢了。直到李自成窜入湖广地区,攻克襄樊,发现方圆几千里的湖广竟然无兵把守,这才意识到到自己可以彻底占据这个地方,以争王霸之业。随后他自称“新顺王”,开始分兵据守,想要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但没有经过几个月时间,李自成便接报听说孙传庭东出潼关,进入河南。孙传庭乃大明宿将,战功赫赫,而且兵锋直指自己,李自成不敢怠慢,只好亲率大军相迎。结果一战而胜,潼关、渭南、西安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内全部拿下。闯军实力之强,无过于此时。但表面的胜利之下,闯军却将自己在湖广建立后方的计划全打断了,而且由于底盘儿一下子扩大了一倍,闯军不得不再次分兵把手。而正因为这一战,李自成对自己和闯军的信心爆满,认为大明朝已经彻底玩儿完,自己很快就会夺得天下。因而开始放弃原来设想的稳扎稳打的策略,采取了近乎于急功近利的方式。毫无疑问,这样虽然加快了闯军发展的进程,但这种发展却是虚华的,不稳固的。

    通过这几天在西安城内四处乱逛并秘密与破寇军派到此的细作联系,蒋兴、甘志远和陈言之已经可以确定闯军虽然真的有百万之众,甚至数量更多达到一百五十万,但真正的精锐却是他的二十几万强横的骑兵和不到二十万的精锐步兵。为什么闯军的精锐中骑兵比步兵多那是因为李自成偏爱骑兵,每次不论胜负,不论是进攻还是逃跑,他的骑兵都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步兵在李自成的眼中就远远逊色了,进攻的时候没有骑兵那样威猛,需要逃跑的时候没有骑兵那么迅捷。而过去李自成的部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突围和逃跑,骑兵理所当然成为了他的首选。至于那些步兵,大部分情况下都被李自成当做掩护部队抛弃了,直到最近,闯军开始不断地打胜仗,他的步兵不再被抛弃,因而他的步兵留下的有经验的老兵越来越多,组成了他的精锐,但由于时间太短,这时还没有在数量上超过骑兵。

    破寇军三十万人六十个标中,只有前三十标是精锐,大约是十五万人,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和实战经验的步兵。至于破寇军的骑兵,虽然有五万人,但都是俘虏组成的,还不能算做精锐,更不能和闯军的二十万骑兵相提并论。总体看来,破寇军虽然数量远远少于闯军,但胜在集中,并不一定没有和李自成一战之力。关于军事上的分析,蒋兴和甘志远二人不懂,主要是陈言之在做。陈言之将自己了解和分析的情况写成了一个节略在一次逛街中神不知鬼不觉的交给了破寇军安置在西安的一个细作,让他传回太原。

    这封节略没有送出去多久,三人便接到了杨靖关于上次那封信的回信。打开信一看,顿时明白了杨靖的意思,就是尽可能的拖住闯军进攻的步伐,为破寇军在陕北增兵的部署争取时间。三人互视几眼,心中都道:这李自成是个急脾气,自己等人想拖住闯军恐怕不容易,恐怕还得另想其他法子。停了一会儿,陈言之首先道:“兵不厌诈,大人既然让咱们自己想法子拖住李自成,说不得,咱们得骗骗他了。”“怎么骗?”蒋兴和甘志远都吃了一惊,骗李自成可不是闹着玩的。再说了,这李自成常年生活在尔虞我诈和阴谋诡计中,岂是那么热容易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