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同治帝国之一朝奋起在线阅读 - 第五十二章 同治大婚

第五十二章 同治大婚

    同治九年,两宫皇太后将选秀女诏书颁行全国。随后,内务府遍召满蒙大臣的秀女,入宫备选。

    此次选秀女地点安排在御花园钦安殿,由两宫皇太后在恭亲王长女,也就是慈禧太后的“干闺女”,通称大格格的荣寿公主协下,亲自主持。

    经过一层层严格挑选,最后只剩下10名候选人。在这10名秀女中,慈禧看中了一个长相与她本人非常相似的女子,这个女子姓富察氏,是刑部江西司员外郎凤秀的女儿,不仅相貌秀丽,而且聪明洒脱,尤其让慈禧高兴的是,年方14岁的富察氏,长着一张充满稚气的娃娃脸,浑身也露出一股天真纯洁的气质,一看就是一个稚气未除,不谙世事的大女孩。慈禧心下暗自盘算:如果立富察氏为皇后,肯定容易受自己摆布,这样,她自己这个皇太后可以在自己儿子死后仍能幕后cao纵朝政,名义上撤帘归政,实际上仍然可以玩弄权柄。而其他几位,尤其是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不仅年长懂事,而且博古通今,很难对付,千万不能让她们入主中宫。

    慈安太后的主张却恰好相反,她理想的皇后人选正是蒙古状元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阿鲁特氏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她的容貌虽比不上其他几位秀女妩媚娇艳,却显得端庄典雅,成熟稳重,自有一种雍容大度的尊贵相,一望而知便是大家闺秀,令人由衷敬佩。况且,阿鲁特氏这年芳龄18,是入围的10名秀女中年龄最大的,还比同治帝年长两岁,因而更显得举止得体,言语合仪。慈安心想:皇后母仪天下,最好选择老成持重、知书达礼的女子,方能担当起中宫正位,为六宫垂范。想到这里,她对阿鲁特氏更加喜欢了。

    这样一来,慈禧为巩固自己现有的权力打算,慈安为江山社稷安危着想(也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同治皇帝),两人在同治帝选后问题上又展开了一场较量。

    开始,两宫太后都竭力争取同治帝选自己中意的秀女,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实同治帝看中的秀女,既不是富察氏,也不是阿鲁特氏,而是知府崇龄之女,即后来封为瑜妃的赫舍里氏,因为赫舍里氏在众秀

    女中长相最为出众。两宫太后各自召同治帝密议立后之事。同治帝虽然对赫舍里氏一见钟情,可是内心却非常敬重慈安太后(同时也是畏惧慈安手中自己的保证书)。经过慈安太后一番开导(也是威逼利诱),慈禧太后举荐的皇后人选富察氏,尽管姿容艳丽,聪明伶俐,可是同治认为此人言语随便,举止轻浮,不合礼仪,不堪担当皇后重任。而阿鲁特氏却不同,虽然只有一面之缘,(顺便提一下,阿鲁特长的特别像青年演员舒畅)却已看出她家教良好,端庄贤淑,而且此前早就听说她诗书娴熟,才华横溢,有“女状元”的美称。同治帝心想:如果选立阿鲁特氏为皇后,那么,婚后一有闲暇,就可以与皇后谈谈自己的雄才伟略好好炫耀一番,那将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神仙般的生活!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同治十年阴历二月初二,对通过复选入围的四名秀女进行最后裁决。

    这四名秀女何人为后,何人为妃,何人为嫔,就看皇帝手中那柄玉如意递到谁的手中为定。

    一锤定音的关键时刻到了,只见同治帝手执玉如意,神色凝重地走下雕金蟠龙宝座,看看四名八族名媛,个个国色天香,花枝招展,简直让这位穿越天子眼花缭乱,心神恍惚,他感觉不知如何才好。再扭头

    看看慈安太后,不怒而威,表情复杂,让他无法琢磨,愈发紧张,竟口干舌燥起来。同治帝便传呼“献茶”,很快,一名小太监捧着一盏龙井上来。同治帝接过茶盏,轻轻地呷了一口,一丝清香从舌尖荡漾开来,沁人心脾,同治帝顿时觉得镇静了许多,正准备一饮把茶水泼溅到地上。然后,让凤秀之女富察氏和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从泼过茶水的地上走过。因为,皇后人选也主要在她们两人之间产生。

    凤秀之女富察氏,是一个爱美、爱干净的女孩,今天参加大选,她特意穿上自己最心爱的那件漂亮精美的皮袍,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她想,以自己的俏丽姿容和聪明伶俐,一定会俘虏同治皇帝那颗热

    情似火的心,也同样会赢得两宫太后的青睐和其他竞选者的嫉妒,同治皇后的桂冠一定是属于自己的。当她听到同治帝的要求,确信自己只剩下最后一个竞争对手,心中愈发得意,只见她擒起那件美丽的皮袍,在茶水泼过的地方,踮起脚尖,轻轻一跳,便跨了过去。轮到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出场了,她心中暗想:在今天这种场合,当着两宫皇太后和皇上的面,无论如何举止方面不能失去礼仪。拿定了主意,她就像平常那样,迈着端庄稳重的步子,从容地从茶水上缓缓走过,似乎根本没有在意脚下的茶水。看到此情此景,同治帝心想,天意不可违呀。于是,他轻松欢快地对两宫太后说:“两位秀女的表现,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都看到了,提衣服的爱衣,不提衣服的知礼。选妃取色,选后取德。儿愿立崇绮之女为后。”说完,他把那柄如意递到崇绮之女手中,这就意味着同治皇后已经正式确立下来,她就是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了。

    此时此刻,慈禧太后气得脸色铁青,恨不得要从座位上跳起来,把玉如意从崇绮之女手中夺回,亲手交给富察氏。她浑身哆索了一会儿,方才平息了些。平心而论,同治帝说得合情合理,怪只怪凤秀之女富察氏也不争气,在关键时刻因小失大,丧失了皇后的尊位。大概,这也是天命有归吧。

    慈安看到了慈禧的情绪变化,慈禧一心巴望凤秀之女入主中宫,可惜如意算盘落空了,一脸的沮丧与愤懑。慈安太后便动了测隐之心,仿佛同治帝选择崇绮之女为皇后是自己的过错似的,为弥补“过失”,她急忙把选妃的荷包抓在手里,走过去,让同治帝送到富察氏手里。同治原来不同意,可是鉴于慈安的劝慰,他沉吟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把选妃的荷包,送到富察氏手里,封她为仅次于皇后的皇妃。

    另外两名秀女,一个是崇绮之女的亲姑姑,崇绮之父赛尚阿小老婆生的女儿,因为是庶出,自然没有资格当选皇后。这一年她才16岁,比自己那位当选皇后的侄女还小三岁。另一位是知府崇龄之女,姓赫舍里氏,这年18岁,前面已经提到了,她是众秀女中长相最漂亮、最妩媚的一个。这两个秀女均选为嫔。

    随后,就在当天便发布了确立皇后和妃嫔人选的上谕:

    第一道谕旨:“钦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皇帝冲龄践祚,于今十有一年,允宜择贤作配,

    正位中宫,以辅君德,而襄内治。兹选得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淑慎端庄,著立为皇后。特谕。

    ”

    第二道谕旨:“皇帝大婚典礼,著钦天监诹吉,于本年九月举行。所有纳采、大征及一切事宜,著派

    恭亲王弈訢,户部尚书,会同各衙门详核典章,敬谨办理。”

    第三道谕旨:“员外郎凤秀之女富察氏,著封为慧妃。知府崇龄之女赫舍里氏,著封为瑜嫔。前任副

    都统赛尚阿之女阿鲁特氏,著封为列嫔。”

    这年八月,距离九月十五日的大婚吉期还有一个多月,北京城内已是熙熙攘攘,一片沸腾。一时间,

    入京拜贺的地方官员,采办贡品的大内差官,借机前来做生意的商贾,游玩看热闹的闲杂人等,纷纷拥入

    京城,几天之内,京城及城郊的大小客栈、会馆、庙宇等一切可以住人的地方都为之爆满。

    九月十四日凌晨四点,同治帝早已穿上礼服,来到太和殿,亲自阅视一遍那篇拗牙难读的“皇太册”和“皇后之宝”。

    当宠大的册封队伍来到皇后家时,崇绮府邸早已灯火辉煌,亮如白昼。皇后的全副仪仗,一直排到胡同口外面。鼓乐喧天的乐队过后,供奉玉册金宝的龙驾缓缓停在崇绮家门前,正副使一个捧册,一个捧宝,步入大门。

    崇绮全家早已在门口跪接,在大厅正中安放好玉册,金宝,这才请皇后出堂,在厅堂之中面北跪下,听御前太监宣读册立皇后诏书,在接受了玉册和金宝以后,册立大典也算圆满完成。

    子夜零点的钟声一响,大婚典礼的高潮也来到了。皇后的凤舆开始起驾进宫,一时鼓乐齐鸣,仪仗、

    车辆一字儿排开,后面是无数的宫灯和喜灯,闪出夺目的光彩。在长蛇阵一般的送亲队伍中,簇拥着皇后乘坐的黄缎盘金鸾凤肩舆,由16名精神抖擞的校尉抬着,在通往乾清门的御道上缓缓行进。街道两旁挤满了观看的人们,摩肩接踵,真是人山人海。御道两旁排列着一队队太监,当皇后的凤舆行进而来时,宫监们立即拍手欢迎,正是描绘此情此景的:“昭阳仪仗午门开,夹路宫灯对马催。队队宫监齐拍手,后边知

    是凤舆来。”

    当然,最热闹的还是午门以内。为了表示普天同庆,两宫太后在大婚这天下谕:特许大开夜禁,凡是身着花衣的人都可以进入午门观看皇后仪仗。紫禁城门,平时查禁非常严格,普通百姓想进去根本没门儿,这次破例开禁,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既可观看大婚盛况,又可以一饱皇宫眼福。因此,人闪纷纷购买戏装,不到一天,全城戏装被人们抢购一空。大前门旁一家雨衣店,平时卖花瓴和高丽货,眼下一见花衣供不应求,便用高丽纸画成彩衣出售,买者络绎不绝,这家店主大发横财。总之,人们通过各种办法穿上花衣,进入午门观看大婚盛典。皇后凤舆一入午门,便有无数人头攒动,争相观看。

    当午门楼上钟鼓齐鸣时,同治帝就知道,皇后阿鲁特氏已由大清门入宫了,于是,他从乾清宫起驾,前往坤宁宫,准备在那儿与皇后同拜天地。

    过了大约一盏茶功夫,皇后凤舆入乾清门,皇后下轿,一手拿着一个苹果。随侍宫女把苹果接住,福晋、命妇立即捧上宝瓶,内藏特铸的“同治通宝”,金银线,小金银锭、金玉小如意、红宝石以及五谷杂粮,一瓶虽小,却盛着人间富贵,是名符其实的“宝瓶”。皇后手拿宝瓶,缓缓进入交泰殿。在进入殿门时,门槛上专门设置了一双朱漆马鞍,鞍下放两颗苹果,皇后跨过去后,就可以“平平安安”。这时,皇

    帝也驾到交泰殿,在一片鼓乐声中,皇帝与皇后一起下拜,成为结发夫妻。

    然后是拜寿星、拜灶君、行合卺礼,……繁文缛节,数不胜数,这样,从半夜一直折腾到天亮。(第二卷到这里就结束了,请看第三卷、远东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