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慈安太后
慈安本来当天心情不错,看皇帝来了心情更好了,读书那么累还不忘给自己请安,真是好孩子,但今日皇帝举动有些异常,还屏退了侍从,难道皇帝有什么背人的话要跟自己说,此时紧张的要命的同治终于向慈安说出了心中的秘密。 “额娘,如果朕现在想提前亲政,您会支持朕吗?” “皇上何出此言,现今天下太平,正是皇上置学的大好时机,等到岁满十四岁后便能做一个英明的君主了。” “额娘,我等得了,但大清恐怕等不了了,如果现在不去旧鼎新,我大清的国运将不足五十载了。” “住口,”原来还慈眉善目的慈安此刻脸上已有了些怒容。 “皇上这话从何说起,如今海内已平,国家没有大的战事正是图治的大好时机。” “额娘,眼下的确风平浪静,但四年后,我们东边的小邦日本将会明治维新,它将成为我国的劲敌,北边的俄国在六年后也将进行变革,到时他们将变得更为凶残,而泰西之国(欧洲的古称)早于几十年前完成了工业革命,国力已超出我朝数倍。” “等一下,皇上是如何知晓的”慈安满腹狐疑的看着这个曾经熟悉但现今有些异样的皇帝。 “好吧,额娘,既然话说到这儿了,我就告诉您吧,”慈安仔细的倾听着同治的话。 “我不是同治。”慈安把坐直的身子往后靠了靠,手向床里摸出一把匕首,紧握在身后。 “你不是皇帝,你是什么人” “这个,怎么跟您说呢,我是来自一百年后的人” “什么意思”慈安皇太后不解的问。 “意思就是您所处的这个朝代往后算一百多年,也就是两个甲子” 慈安此时用更加疑惑的眼神注视着同治,但没过多久就试探着问:“皇上是不是中邪了,我去叫人传御医”。 “额娘,朕没有病,朕很清醒,” “既然皇上说自己是从两个甲子后来的人,那你怎么证明给哀家看?” “这个很容易呀,额娘可曾记得自热河行宫回来后朕就似变了一个人,” “这个很容易解释皇上经此一役长大了。” “绝非如此,其时我就是从那时在登基典礼上时来到这里的,”慈安没有出声显然这些并不能说服她相信自己的话,该用什么方法能让她相信呢? “皇上还是别闹了,如果真的想让哀家信你,那皇上就猜猜俄国使臣这次来京是为了什么事,”慈安自以为高明的提问,但没想到这个提问正中下怀。 “这个不难,俄国使臣此次来京一定是欲图新疆之地。” “好,如果这次让皇上料中,哀家就相信皇上今天所说之事,如果不幸与皇上所说不符,那皇上以后就不要胡闹,专心置学吧,哀家累了,皇上跪安吧!” “是太后,儿臣告退。”同治心有不甘的走出钟萃宫。 次日在例行朝会上破例接见了俄国使臣,当然这是慈安的主意,目的就是进一步观察同治,同治明白慈安的用意,也希望借此机会让慈安最大程度的相信自己。 “俄使上前说话”同治大声对着俄使说着。 “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本使此来是为了来与大清帝国划定中俄两国的新疆边界”。慈安看了一眼同治心说还真让他猜中了,但这仅是他的猜测吗?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此时的同治饶有兴致的听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俄国特使,冷笑了一声:“贵使好幽默呀,我大清与尔邦从来都没有不清楚的边界,也不用跟尔等之邦也划定边界。” “皇帝陛下,划定边界是为了两国的和平永修盟好!” “住口,尔等之邦也配谈和平,康雍两朝在我国让步的情况下签订了尼布楚、恰克图条约以期能感化尔邦,但尔邦不讲信义不守盟约,于1860年英法两国联合入寇之机,逼迫我朝签订城下之盟,割取我关外大片疆土,这就是尔等的永修盟好。” “皇帝陛下,您误解了我们的意思,” “误解,难道你们不是为了伊犁,” “皇帝”,慈禧出声制止了同治,虽然这时的慈禧也主张对外夷强硬但天下初平,国力尚待恢复,并且她已明显感到了九岁皇帝的气势,如不加以制止,可能以后皇帝将天天训政,自己的垂帘就彻底成了摆设,同治此时不甘的停止了发言。 “带俄使先行退下,这事以后再商量,”慈禧想显示自己依然掌握着最终的话语权,出人意料的是慈安皇太后从御座上站起,对着满朝文武说,“皇上登基已满三年,其学问进步不少,如果这时撤帘归政不知众卿家意下如何,”满朝皆大惊失色,尤其是慈禧更是愕然,想不到平时一向谦和的慈安会有如此惊人之语,此时本持观望态度的瑞常见到慈安太后已经挑明了说,自己就干脆冒险投机一把,想到此处,他正了正官帽扶了扶朝珠,向左一步出班启奏,“老臣禀告太后,吾皇天资聪慧博览群书,且心智开阔必可成一代雄主,因此大可不必拘泥祖制,臣赞成让皇上提前亲政开创同治盛世” 慈禧大怒,见瑞常摇头晃脑,口若悬河,心中顿起杀心,只待散朝便扑杀之,众臣却默不作声,仔细观察着朝堂上的变化,慈安太后见众臣尤其是恭亲王依然有所顾忌,便站起身来到恭亲王面前,大声对众臣说“前几日哀家曾与恭亲王商议过此事,王爷当时就同意了哀家的决定认为应该及早还政于皇上,说着眼神示意恭亲王,恭亲王这时已没有了任何与慈禧妥协的余地,只好应声附和,众人见恭亲王也表了态,朝臣中的半数便也附议了,锦上添花的是此时曾国藩的奏折也从山东递了上来,内容大致是湘军淮军全体官兵联名上书希望同治提前亲政,以慰天下黎民,督抚军兵之心。其时曾的奏折上的有些蹊跷,那时鄂托从京城动身到了山东曾国藩的大营,曾启皇帝的亲笔信,读后便有些为难,因为自己是力主避免卷入朝廷的纷争,上次自己就保持了中利,这次依然故我,但鄂托向曾讲明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如支持垂帘则皇上日后亲政一定要对曾不利,若支持皇上则自己和湘军将士富贵可保,况且在朝中恭亲王一派是支持自己的而慈安太后在幕后也是支持皇上的,所以看起来,曾的效忠与否对最终的局面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让曾上书只不过是试探其对皇帝的忠心,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曾是以忠君为自己第一信条,因此曾第一时间就答应了鄂托,自己会上书助皇上一臂之力,但鄂托走后,曾却有些后悔,虽然奏折写好,但却告诉自己送信的亲信,如至京城视情形而定,如慈安恭亲王出面支持那便递交上书,如其不支持,则不必上书,此时这封奏折读了出来尤如压垮巨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打得慈禧毫无招架之力,本来在打败弈诉,慈安不理朝政,皇帝尚幼之时自己可以大权独揽为所欲为为之时,想不到竟被同治射出的利箭击倒,真是大意啊,慈安太后见大局已定,便颁诏天下,宣布自即日起撤帘归政,御赏、同道堂二枚两宫太后行使权力的印章即日起作废,从今日起同治皇帝统领清朝所有军国大政,特此宣示中外,消息像雪片一样快速传播到全国各地,只是七天的功夫驻华使节便把此消息传回了国内,各国政要一致认为这是恭亲王搞的一次政变,以后就可以直接与其打交道了,各国都非常高兴,当然他们的喜悦是险恶的,整个士人集团皆愕然,因为幼童总理国政是头一次,如果一旦失败代价很可能是灭国,无疑这个代价是任何王朝无法承受的,几乎所有人都不解,当然,这一切的事实只有慈安与同治两人知道,取得绝对权力的同治此时自然是满足的,但同时自己头上也高悬一把利剑,只是不知这把利剑何时落下,散朝后失意的慈禧仿佛老了很多,慈安太后拉着同治回到钟萃宫屏退了所有人:“载淳,跪下”
“这是为何”同治不解。 “跪下” 同治并不情愿的跪下了,慈安从袖中拿出了一个事先拟好的盟书,上面写着好几条,总结起来大意如下,吾非同治帝,乃四甲子之后之人,不可做出任何损害大清国利益之事,不得做动摇国本之事诸如此类的有十余条,同治不解,慈安立即道出了谜底。 “皇上,这是你给哀家和大清国的保证,如你不允,哀家立即在众人面前道出前几****的原委,希望皇上仔细思量,同治想都没想按上了手印并盖上玉玺,自己只想到了慈禧的狠毒,但真没想到慈安也是个很有心机的女人,本来史书上记载的谦和慈祥的慈安到现在竟变成颇有心机的女政治家,也许历史在自己慈安谈话后就已不沿着原有轨迹运行了,当皇帝也不是什么烦事都没有,此时自己的罪恶证就握在慈安的手里,实际上现在慈安就有了对皇帝的废立大权。“皇上只要不做的过火哀家是不会过问的,毕竟你的rou身还是我大清皇室的。哀家想问皇上,现在已经统领全国军政,不知皇上想如何料理这天下。” “这个,皇儿早已想好,现在是1864年,德国正在进行统一战争,其对军费的需求必然大增,我朝可积极与其通好,以上等瓷器换取德的军事方面的援助与支持,来改造我国的八旗与绿营,”并在接下来设立海军衙门,因两次外患皆来自海上,因此海防决不可忽视,这个差事由六叔办最合适不过,再者,我朝应积极引进外国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来加快我朝的工业化” “皇上说的不错,虽然哀家有些听不懂但料想应可施行,那日皇上说走了俄国特使,料想他们不会善罢甘修” “这个额娘不必担心,罗刹国狼子野心,即使其卑词厚言我朝也应以雷霆手段对之,且不论其蚕食我关外疆土,单说其未开化之民风,野蛮之习俗就足以令我朝兴讨逆之师灭之,慈安看着意气风发的同治觉得也许同治真的可以挽回颓势造就同治盛世,而同治心中却有一个大计划要实施,这个计划将对中国与世界有何影响呢?请看第二卷治国安邦,第一卷亲政之路就写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