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起点闯异界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七章:策论

第四十七章:策论

    时迁微微一笑,殿试需要一天的时间,吃喝拉撒当然是不可避免的。当下回头叫来一个小太监,命他带着纪云去入厕。好在殿试基本没有作弊的可能,监视也非常松懈。那个小太监只是站在门口,并没有跑到里面监视。

    皇宫里厕所的卫生情况还是很不错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异味。纪云蹲在马桶上,扯过耳机,小声说道:“刚才不是给你们现场直播了吗?没看到八个监考人员,有十六只眼睛盯着我看吗?我敢说话吗?我拍的试题就是殿试题目,赶紧准备答案吧!”

    对面传出一阵‘嘿嘿’的笑声,说道:“看到了,俺们都看到了。当然知道那道题目是殿试题目,刚才只是给你开个玩笑。放心吧,答案都给你准备好了。指定能让皇上满意。”

    纪云顿时无语了,丫的什么时候开玩笑不好,偏偏在这时候给老子开玩笑。你知道刚才老子有多着急吧?不过现在正是用的上这帮人的时候,怪罪的话是万万不敢说的,纪云暗暗记在心里。

    纪云回去之后,那边的答案也马上传了过来。纪云一听,这套理论用来糊弄这旮旯的人,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

    整顿吏治的办法,是********,并且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纪云所阐述的理论,乃是制度比人才更为重要。传过来的那套制度还是很不错的,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个朝代弄过来的!

    至于增加国家税收,一般的答案无外乎开源节流,增加税收项目等等。但是这些办法,只能收一时之效,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纪云的答案,则是和一般答案大相径庭。

    当然,纪云的答案其实是网友整合出来的。其实,在不是很了解异界详情的情况下,想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出来,根本就是近乎不可能的事。但是只是在理论上找个办法出来,还是很容易的。

    纪云的办法就是,鼓励商业。只要商业发达了,必然会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反过来能刺激农业的发展。当然,如何使得商业发达,必须要有一个精明能干的干吏来实施才行。纪云也只是从理论上阐述了可行性,并没有实际的cao作流程。

    当然,封建社会奉行的是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把农业作为最重要的一环。纵观中国历朝历代,除了元朝,无不是重农轻商。尤其在少数几个朝代,商人的地位更是低的不能再低。

    商人再有钱,出门都不能穿丝绸,只能换成粗衫。商人的政治地位,还在农之后。

    当然,就算是在重商的元朝,也不知真正意义上的扶持商业。只是元人扶持色目人经商,成为统治阶级敛财的工具。

    因此,纪云的这篇策论,便具有很大的风险性。纪云在策论里,也没怎么敢把商人的地位提的太高,只是从理论上阐述了商人可以为国家带来的税收,实际上远远大于农耕税收。

    古代轻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人属于流动人口,而古代的户籍都是相对固定的,不易于管理。户籍制度的改革,便是在现在都还是处于摸索状态。纪云当然也给不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只能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上作文章。

    这篇策论,不过一千余字。纪云在草稿纸上抄了一遍,便开始认真地誊写在试卷上。

    说起来,殿试试卷的填写,还是相当繁琐的。殿试的试卷,首页是卷面,上盖礼部官印及写有殿试举人的姓名。第二页是履历,写应试人姓名、年龄、籍贯、乡试及会试中式时间,开具三代姓名,并于名下注明已仕、未仕。

    第三页才是殿试正文。纪云还好没事看过几眼族谱,否则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填写履历。

    填写完正文之后,还有卷底,有朱文大木记戳,上面有印卷官姓名。文曰印卷官礼部某司某官臣某某。

    千余字,纪云用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写完。写完之后,也到了该开饭的时候。

    殿试是不用自己带饭的,由皇宫内部管饭。饭菜相当精美,六菜一汤,纪云闻到味道不由食欲大振。纪云是和韩邦友陈辉坐在一起吃的。三个人旁若无人地大吃大喝,使得一干考生为不为之侧目。

    下午的时间,纪云已经答完了题,又不敢交头接耳。只好趁着再次入厕的机会,点播了几个节目来打发时间。

    到了黄昏时分,收卷工作开始了。不过小半个时辰的功夫,收卷完毕,众考生在一众太监的带领下,离开了皇宫。

    走出皇宫老远,韩邦友悄然问道:“你们两个答题如何?这个题目出的太刁,我只好糊弄了几句套话上去,估计只有外放当知县的份。”

    陈辉苦笑道:“我何尝不是如此?这个题目不好答啊,弄不好,便要得罪人。得罪皇上事小,大不了取不了好成绩。可若是得罪了一干大臣,以后的仕途只怕就此断送了。我答得题目也没什么新意,做不过都是前人的成法。三弟,你呢?”

    纪云笑道:“我觉得也没什么啊,题目是有些刁,不过还好。”接着,纪云把自己策论的大意给两人说了一下。

    韩邦友和陈辉听完之后,为不为之侧目,久久不能说话。话说自己这个三弟行事还真是与众不同,特立独行。这种论调,搞不好是要遭遇群攻的。

    历来变法,无不是慎之又慎,就算是再好的变法,也会得罪一部分人的利益,从而引发轩然大波。而纪云的提议,乃是提高商人地位,给予商人一定的方便。

    而提高商人的地位,等于变相的贬低了儒生的地位,最起码众多的读书人是会这么看的。两人看向纪云的目光,不由都有些怜悯的味道。

    走出皇宫广场,三人分手各自回家。一夜无话。

    第二天,读卷官和监试王大臣等齐集文华殿内,评阅试卷。一共是五百多份试卷,每份试卷平均一千余字。也就是说,每个读卷官每天的阅读量,要达到惊人的五十余万字。

    这些考官要是放到现代,当网站的编辑,肯定是得心应手的。最起码的阅读量在哪里搁着。

    殿试无需誊抄,乃是考生的亲笔字迹。毛笔字书写好的,能占相当大的便宜。最起码给考官留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八个人每人身前放了一沓试题,很有默契地进行审阅工作。话说这么多试卷,是不可能逐字逐句的阅读的,第一是看字迹,第二是看开头。如果字迹和开头都不可取,考官顶多耐着性子看完第二段,在看不到亮点,便要画叉叉了。

    这和现代编辑甄选新入库小说的流程很相似。首先是看小说题目和简洁,然后再看开头第一章的第一段,如果不能吸引人,恐怕直接就丢黑名单里去了。否则,网站一天新入库作品那么多,编辑又不是神,怎么能看得过来这么多的文章?

    只见其中一个阅卷官打开一张试卷,眼睛不由一亮,又看了一段,神情更是赞叹有加,然后毫不犹豫地画了一个圈。等再往下看了两段,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哎呀’了一声。

    其余阅卷官不由好奇地问道:“怎么了,赵大人?什么试卷竟然能使你发出如此惊叹?”

    这位张姓阅卷官掩饰道:“没什么,没什么!呵呵,真的没什么。”

    大半个时辰之后,八位阅卷官俱都批完了手中的试卷,开始交换审批。再过了一会,和张姓阅卷官交换试题的那个考官,不由也是发出了意外的‘哎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