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奋斗在明朝在线阅读 - 第二十章 发行粮票

第二十章 发行粮票

    “赵某听闻李老爷正在四处收购铁矿石和泥炭,是不是有这回事?”

    李家镇,李世杰正在接待海城赵家的人,赵成,赵家之主,先前的一个月里李世杰派兵四处剿匪,在赵家堡附近跟这个赵家合作过两次,算是有了点交情。

    “是有这么回事,怎的,赵老爷可有什么好关照?”

    “关照谈不上,赵某反而是想让李老爷关照一二。”赵成笑道:“是这么回事,赵家的名下有一座铁矿,另外还跟平凉府的一个大泥炭商有一些关系,可以弄到大宗泥炭。只是这几年商路断绝,赵家的铁矿已经停产多年,跟平凉府的大商家也联系不多,不过如果李老爷需要的话,赵某可以重启铁矿,并且派人去平凉府弄来泥炭,只是不知道李老爷愿不愿意关照赵某?”

    .“赵家有铁矿吗?”这个李世杰还真没听说过,海城县的那几个大户豪强他都派人收集过情报,没听说这个赵家有什么铁矿,他收集到的消息倒是说这个赵家穷的要死,日子过得有些苦逼——当然,这是相对于其余的大户来说——如果他们有铁矿的话也不至于混到这个地步了。

    不过,既然赵成这么说,李世杰也姑且一听。

    “铁矿石李某倒是需要,而且需要的量很大,赵老爷如果能提供铁矿石的话李某自然不会拒绝,铁精粉更好,只是量不能太少,而且价钱方面……”

    赵成一听,大喜,忙道:“量是不少的,如果重启铁矿的话赵某每月能提供二十万斤铁矿石,以后还能更多些。价钱方面李老爷敬请宽心,现在的世道赵某明白,现在的铁矿石自然不可能是几年前那个价,赵某甚至可以按照市价给李老爷减去一成。不知道对这样的数量和价钱李老爷可还满意?”

    李世杰没有表态,只是道:“这事我们还是慢慢商议,赵老爷总得先拿出些实物让李某先行过目才行,如果铁矿石的品位不高李某是不会需要的,至于价钱和数量,那个以后再说。”

    “那个自然,那个自然。”赵成连连点头,道:“如此,过几日赵某先派人送些铁矿石给李老爷先行过目,如果李老爷满意,我们再商议其它的事。”

    送走赵成,李世杰招来李陵,情报一事目前由李陵负责,先前他让李陵派人去收集海城县那些大户豪强的情报,可现在看来收集来的情报根本就不靠谱,也不知道李陵是怎么办事的。

    李世杰将李陵大骂一顿,责令他再派人去收集那些大户的情报,如果这次再出错,责罚是免不了的,李世杰也会考虑另外找个人来负责情报工作。

    李陵唯唯称是,随后却开始叫屈:“主公还是另外找人负责此事吧,属下手上的事情很多,长刀营虽然已经改由冯统领负责,但属下还得训练新兵,得管理李家镇,现在苏素卿姑娘去了同心堡,李家镇这边的社会保障和治安工作也得由属下负责,属下实在是忙不过来,再则属下也不擅长处理情报工作,做这种事属下感觉力不从心,怕是会耽误主公的事。”

    随后李陵提了一个建议:“其实主公可以将李二郎他们召回来,规划生产、管理城镇、安排社会保障等内政事宜属下并不擅长,倒是李二郎他们对这些比较拿手,主公其实不应该让李二郎他们专职建筑,虽然他们的效率确实很高,但主公这么做却是浪费人才。”

    这样的话也就李陵敢说了,他们这些系统人物转化过来的自然人对李世杰远没有这个时代的明人那么唯唯诺诺,他们基本上是有什么说什么,但是,他们却远比唯唯诺诺的这个时代的土著对李世杰更为忠诚,如果换做土著对李世杰这么说,李世杰还得先想想说话的人是不是有什么别的目的,是不是有私心,但李陵他们这么说,李世杰却不会考虑别的,只会选择相信他们。

    听了李陵的话,李世杰发现他一直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李二郎等人以前都是系统平民,他们的能力毋庸置疑,几乎任何工作他们都能糊弄两下,李世杰先前只注意到了李二郎他们的建筑效率,把他们拉去做建筑工,可实际上,李二郎他们不仅仅可以做建筑工,大夫、学者、工匠等工作他们都能干,而且跟李陵说的一样,李二郎他们甚至还可以化身为管理者,他们照样能管理好内政,而李世杰却一直忽略了这一点。

    好吧,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李世杰现在还有二十个系统平民转化而来的自然人,现在都在同心堡修建棱堡。随后,李世杰派人去同心堡将所有的系统平民全部招来,并以这二十个系统平民为基础正式建立了行政系统。

    首先李二郎被安排负责李家镇的内政事宜,并且正式任命李二郎为李家镇的里正,也就是镇长,同时任命李三郎为同心堡的里正,冯截才就不用负责内政工作了,安心做他的长刀营统领就行。

    同时,李四郎被李世杰派去负责工业事宜,不管是炼铁、炼钢还是纺织、造纸,又或者是军火工业,都由李四郎负责。

    五郎则专职统帅所有的民兵,所谓的民兵就是未达到参军标准的壮丁,相当于国民警卫队和武警的综合体,李家镇的民兵被从苏素卿手下剥离,现在李世杰手下的人那么多,苏素卿随便找些人帮忙就可以,民兵被划到李五郎麾下。随后李五郎就负责派遣民兵在李家镇和同心堡之间以及一镇一堡的周围建立哨所和瞭望,并且派人在李家镇和同心堡之间巡逻。

    六郎负责征税,李世杰将民政与税收分开,民政官是无权收税的,而收税官则无权处理民政。虽然李世杰现在还不是官,无权收税,但李家镇和同心堡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王国,海城县和韦州的官府都不敢去这一镇一堡征税,那么这一镇一堡的田赋商税自然归李世杰所有。田赋自不必说,至于商税么,现在李家镇和同心堡的人口多了,而且这一镇一堡的人除了奴隶之外都比较富裕,这就吸引了不少商贩过来做生意,商税主要就是向这些外来的商贩征收,商税现在还不多,但不能不收,这是规矩。

    说起商税,李世杰发现一个问题,他给手下的士卒同时发放银子和粮食,但对雇佣的工人、工匠以及那些修桥铺路开挖水渠的壮丁都是发放粮食,这些人是没有银子拿的,外来的商贩跑来做生意,大部分客户都没有银子,商贩们自然也收不到银子,所以李世杰发现李家镇和同心堡的人都是用粮食来充当交易的货币,比如说一匹棉布的价钱是五十斤粮食、一斤盐的价钱是二十斤粮食,诸如此类,那些商贩还特别愿意收粮食,银子他们反而不爱要,这年头粮食的确可以作为货币使用,还是硬通货,比银子更可靠。

    只不过呢,粮食不方便携带,而且价值也不稳定,加上粮食种类过多价值不一,这就造成了货币价值的混乱,虽然目前大家都只是买卖些日用品,都属于极小规模的交易,所以这种混乱还没造成多大的影响,但以后如果出现大宗交易的话,这种情况就无法忍受了。

    所以,现在就需要一种价值稳定而且携带方便的货币,银子可以是可以,但李世杰手里的银子并不多,他不可能把不多的银子发放给手下的士卒和员工然后流通到市面上去。而且李世杰记得明末由于海外贸易的繁荣,银子从海外大量流入中原,加上有人专门炒作黄金和白银,以致中原的银子的价值非常混乱,最乱的时候银子的价值一日数变,早上一两银子还可以买一石小麦,到了中午只能买一百斤,而到了下午说不定又可以买到两石,非常乱,李世杰如果还用银子做货币的话,很容易被那些炒作贵金属的人剪羊毛。

    货币金属只能是黄金,那样才能避免被人剪羊毛。

    但是,李世杰现在没有黄金,怎么办?

    凉拌呗。

    李世杰下令发行纸币:粮票。

    既然该纸币是叫粮票,那自然是以粮食为基准,每一张粮票都可以在李世杰这儿换到同等面值的小麦,或者按扎一定的比例兑换其它的粮食,粮票的面额有一斤、十斤、百斤、一石、十石、百石六种。

    粮票用上等宣纸印刷,水印、明暗层次什么的都没有,为了防伪,李世杰专门请来了韦州和海城县最好的画家,在粮票的正面画上他自己的头像,背面则是李家镇或者同心堡,人物和风景画的栩栩如生纤毫毕现,首先从艺术层面上人为抬高造假的成本,然后给每一张粮票都内部编号,以便于查证真伪,最后,李世杰盖上自己的私章。

    古代的纸币制造技术都不靠谱,要防伪靠的都是行政手段,李世杰自然也是这么做的,他下令,仿造粮票者,仿造总额十斤以下处以五倍罚款,一石以下当众处以鞭刑,百石以下一经抓获就地处死,百石以上则其家人亲族都得连坐。

    粮票只在李家镇和同心堡流通。

    不过粮票是以粮食为基准,用粮票是可以换到实实在在的粮食的,这可比大明朝的宝钞强多了,宝钞就是一张纸而已,什么都换不到。这年头粮食比银子更保值,有了粮食作基准,人们很容易就接受了粮票。

    然后粮票慢慢传了出去,因为粮票可以换到粮食,而且李世杰在海城县和韦州的名声非常不错,人们都愿意相信他,所以这一县一州的百姓渐渐也开始拿李家镇的粮票当货币使用。

    同时,我们都知道,纸币这东西是可以用来征收铸币税的,即使是有实物做本位基准的纸币也不例外。

    李世杰现在库存的粮食有二十四万石左右,换成小麦大概是十一万石,加上流通因素,理论上他就只能发行二十万石左右的粮票,即使是在用粮票将人们手里的小麦回收之后,粮票的总发行量也不可能超过三十万石,而李世杰总共发行了三十万石整的粮票,多出来的那一部分就相当于铸币税,实际上这是一种变相的盘剥。

    这种金融手段李世杰懂得不多,怕弄出问题,所以铸币税收的并不高,对他治下的百姓实际上没什么影响,相反,因为有了粮票作为货币,李家镇和同心堡的商业渐渐开始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