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司青火拼
前线告急,刘宋朝野上下全都陷入恐慌之中,皇帝刘义符紧急调派顾命大臣、南兖州督导官檀道济统帅各路大军,联合徐州督导官王仲德共同赶赴救援,庐陵王刘义真也派龙骧将军沈叔貍,率三千人前往悬弧,向豫州督导官刘粹报道,听候差遣。 而与此同时,北魏仍在疯狂地吞噬着刘宋的领土。 423年正月初,北魏黑矟将军于栗磾大举进攻金墉,刘宋河南郡长王涓之,放弃洛阳逃走,魏军轻松占领晋朝旧都,拓跋嗣暂让于栗磾担任豫州督导官,在当地驻守。 正月底,镇北将军檀道济的军队终于抵达彭城,但当获悉了当前的形势,心里着实没底。 北魏楚兵将军叔孙建很快攻入临淄,大军所指,刘宋城池全都崩溃,青州督导官竺夔被迫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把境内所有居民,全都集中在东阳城,固守城垣,不能集中的,则分别依据山势险要,构筑临时的防御工事,并把田野的庄稼全都割完。 此举倒也有些成效,魏军无法就地取粮,攻势逐步减缓。 拓跋嗣对此很不满意,正在犯愁之际,已归降北魏的刁雍,毛遂自荐,声称愿意前往为国效力。 刁氏一族曾在青州很有名气,虽然后来遭到刘裕集团的屠戮,但余威不减当年。 拓跋嗣高兴地说:“叔孙建正在青州作战,人民纷纷躲藏,攻城攻不下,军粮又收不上,有你相助,当真再妙不过了!”任命刁雍为青州督导官,拨付给他马匹,让他自己招募士卒,协助攻取青州。 北魏南渡黄河后,指向青州的骑兵有六万人,刁雍利用个人魅力和家族名望,很快集结了五千人部众,对境内百姓进行大力招徕,抢夺的和百姓赠送的粮食渐渐富裕起来。 青州战场没了隐忧,夺取只是时间问题,拓跋嗣便把视线放到了司州。 这时北魏南征军总司令、晋兵大将军奚斤,以及吴兵将军公孙表,正在进攻虎牢,拓跋嗣从邺城调派大量军队增援。 刘宋司州督导官毛德祖,倒并没有被数倍的敌人吓怕,传令各军在虎牢城内挖掘地道,深达七丈,共分为六道,直通北魏包围圈外,然后选了敢死队四百人,由军事参议官范道基率军从地道出击,攻击北魏的后方。 魏军正在全神贯注地攻城,后方忽然冒出一支奇兵,惊慌失措之下死伤数百人,攻城用具也被焚毁,唯恐刘宋援军赶到,已准备逃散,可是发现敌人实际并不多,于是重新集结,攻势也更为猛烈。 奚斤料想虎牢只是瓮中之鳖,于是分派兵力攻击刘宋颖川郡长李元德据守的许昌,李元德败逃,奚斤上奏朝廷请求任命当地人庾龙为郡长,派兵驻守。 毛祖德听说奚斤离开,于是驱动大军出城与公孙表展开血战,从早晨一直杀到午后,魏军损失,但奚斤很快从许昌回军,前后夹击毛德祖,宋军大败,毛。德祖被迫退回婴城固守。 拓跋嗣得知虎牢仍未拿下,愤怒之余又派一万多人,从白沙渡黄河南下,进驻濮阳,作为奚斤的声援。 接二连三的大批援军南下,让刘宋城池岌岌可危,朝廷更是议论纷纷,认为项城距离北魏太近,仅轻装部队无法抵抗,最好是让前线各军全都南撤,黄河周边的领土只能放弃,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若是刘裕尚在人世,岂会让敌人嚣张到如此地步,但刘义符显然并没有其父的血性,多次受挫,实在无心多做纠缠,自己的宝座还没暖热乎,竟遭此打击,当真岂有此理。 经过一番讨论,朝廷最终下令让豫州督导官刘粹召回军务官高道谨,退守寿阳,如果龙骧将军沈叔貍已经抵达悬弧,也应撤退。 刘粹接到诏书,大怒若狂,上书力争,说道:“蛮虏正在攻击虎牢,大军并没有南下,轻率放弃项城,淮河西北各郡,便失去依靠,沈叔貍已进驻肥口,也不应马上回军。” 颍川郡长李元德逃离许昌后,就率残兵败将二百人退到项城,刘粹于是不顾中央的指令,让李元德协助守将高道谨,并向朝廷请求宽恕李元德战败之罪。 朝廷已知前线失控,固然不会在此时论罪,欣然应允,然后静候进一步的发展,但除了之前檀道济的一支人马,并未加派更多兵力,因他们始终认为淮河以北迟早要丢,投入越多兵力,损失越大。 毛德祖却没有自暴自弃,强攻硬打显然是没有效果的,开始想到智取。
前些年南北关系还很热乎,毛德祖和公孙表这两个各自国家的封疆大吏,一来二去倒是结下了特别的友谊,平时书信往来不断。 但私人友谊哪比得上国家荣誉,个人利益终归要让道集体利益,毛德祖准备以此为突破口,来一招反间计。 很快北魏大军总司令奚斤,听到坊间的流言,说公孙表心怀不轨,与毛德祖共商阴谋,准备里应外合打击魏军。 毛德祖每次写信都故意涂改许多部分,而公孙表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往往会就把信拿给奚斤看,奚斤听到流言后,开始并不相信,但当看到信上的内容,反倒表示怀疑,悄悄把此事报告给了拓跋嗣。 拓跋嗣本来不肯相信,但因为公孙表经常瞧不起那些看天文观风水的人,天文台长王亮对他积怨已久,趁机报告拓跋嗣说:“公孙表把大营扎在虎牢之东,方向不利,有意为盗贼放出逃生之路。” 偏偏拓跋嗣很迷信这些东西,联想到南征的种种不顺,派人到军营中秘密绞死公孙表。 大将无故身亡,魏军十分惶恐不安,战斗力更跌一个层次,毛德祖计谋得逞,为自己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然而毕竟敌众我寡,虽能拖延一段时间,但终究难免一败。 刘宋青州战场的形势当然也不容乐观。 叔孙建亲率骑兵三万人进逼东阳城,城中文武官员仅剩一千五百人,竺夔和垣苗竭力守卫,又不时用奇兵发动攻击,倒也。斩杀无数,可是城墙在多番猛攻之下,渐渐出现崩塌,战士死伤惨重,残余部众又困又乏,精神状态也异常萎靡,陷落只在旦夕之间。 镇北将军檀道济抵达彭城后,因为司州和青州同时告急,而所率兵力有限,根本做不到分别救援,又因距离青州较近,竺夔的兵力也弱,于是终于和徐州督导官王仲德达成共识,加速前往救援东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