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我是阿斗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司马懿的信

第一百三十九章 司马懿的信

    
    
    第一百三十九章司马懿的信

    司马懿的信不长,但是说的事情却很匪夷所思。在信里,他说鲜卑轲比能部10万骑兵寇边劫掠。这本来也没什么好令人觉得惊奇的,毕竟北边那几个少数民族,每年不到汉境劫掠一番都不得安生。

    奇就奇在,司马懿在信里随后还说,请蜀国皇帝暂时罢战退兵,好让他带兵北上,击退鲜卑寇边骑兵,再回来和蜀国皇帝田猎于襄阳。

    当然,他还说了一堆大道理,说什么无论魏国还是蜀国都是华夏的之民,大家都是同种同源的(汉人),现在北方的同胞有难,两国应该暂时放下成见,搁置争端,共同对付外敌。

    刘厚咋一听觉得很吃惊,真没想到这个司马懿还是个大汉族主义者,还挺有民族精神的,他的这个说法还挺对刘厚胃口的,他差点就要立刻答应司马懿的要求退兵了。

    他后来想了一想,退兵这么大一件事,还是找三个臭皮匠来商量一下再说吧。可是,在步骘、郭攸之和邓芝三人传阅了这封信后,却各有不同的意见。

    首先是郭攸之出来说话:“陛下,司马懿素来狡诈,鲜卑大军寇边之事是否属实尚不可知。轲比能乃小种鲜卑(即小弱古朴的一支鲜卑部落)大人(头领)也,自从曹阿瞒(曹cao的小名)北征后,轲比能通过阎柔向曹魏纳贡称臣。

    建安二十三年(213年),代郡的乌桓族造反,轲比能伙同乌桓一起入寇北地。曹cao遣其子曹彰率精兵击破之,轲比能重新降服。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轲比能遣使献马,受封为附义王。

    按道理说,轲比能这个时候寇边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这些蛮夷之人反复无常,经常降而复叛,叛而又降。中原皇朝强盛他们就温顺蛰伏,中原皇朝衰弱他们则反叛作乱。

    又或者说,如果天时不好,牲畜大量冻死,他们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则他们为了活命必定会寇边劫掠,故这次轲比能是不是真的入寇北地还真不好判断。

    不过一旦属实,我们也断不可退兵,相反应该趁机挥军北上,趁其大军全力对付鲜卑骑兵之时,攻取中原。此乃天赐之良机是也,说不定可以趁乱一举灭掉魏国朝廷。”

    刘厚一听就知道这个家伙是个没什么民族大义的人,也难怪,这个时代的人,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都还没觉醒,谁会有这种怪异的思想?这个时候的各少数民族都是被各大豪强借势、利用、驱使的对象,就连诸葛亮也不例外。

    诸葛亮在隆中对时,即向刘备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其实际含义,即诸葛亮利用“和”、“抚”的怀柔政策以达到最大限度地让少数民族为蜀汉政权卖力气、出粮饷的目的。

    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失败后,“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第三次伐魏,取得武都、阴平二郡。《亮传》载后主诏,谓亮“降集氏、羌,兴复二郡”。氏羌与二郡并提,说明二郡之氏羌族人不在少数。

    如果说这些都是征服少数民族,对大汉族来说是有益无害的,但是下面一件事就值得商榷了:《亮传》注引《江晋春秋》言:“亮围祁山,招鲜卑轲比能,比能等至北地石城以应亮。”

    也就是说,诸葛亮在兵围祁山时,勾结轲比能,让他出兵牵制魏国。诸葛亮为了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完全没有考虑魏国北地汉民的死活。要知道,鲜卑这样的游牧民族一旦出兵,必然是要劫掠一番的。

    多少汉民会因此而死,多少汉民的财产被抢光,多少汉民被劫掠到塞外做奴隶,多少汉族女子被凌辱。也许,站在当时人的角度来看,这都是无所谓的,因为这些边民不是自己国家的人民,都是敌国的人,他们被异族屠戮和劫掠还可以减弱敌国的实力,何乐而不为?

    但是,如果站得高一点,站在整个汉族的角度看,引异族或助异族劫掠汉民,都有汉jian的嫌疑。当然,说是汉jian也许有点重了,但是,起码这种行为无论如何是不符合后世的民族主义价值观的,起码刘厚就不认同这种做法。

    在刘厚那有点愤青的思想中,三国之间再怎么打来打去,都是汉人内部的事,属于兄弟之间争家产。可是这种事情和外人无关,外人如果想插手,那么兄弟间就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先把外人打趴下再说。

    这也许和一些人“攘外必先安内的”的思想不相符,但这就是刘厚的真实想法。而郭攸之的想法,属于时代局限性问题,刘厚倒也不会怪他什么,反倒是他分析这些游牧民族时反时叛的特点非常精辟,以后制定对游牧民族的政策时,不可不注意这个问题。

    “鲜卑是不是真的寇边,我们可以通过‘中情局‘的渠道了解到,只需要等一段时间就行了。至于说借鲜卑寇边之机攻击曹魏,还需要好好思量思量,不能妄下决定。”刘厚道。

    “陛下英明。”步骘道,“骘倒是觉得鲜卑入寇之事八成是真的,只不过司马懿一向狡诈,可能司马懿想利用这件事做文章引我们入彀。我们需慎防他假借鲜卑入寇之事,诱我们北上,再设伏攻击我们。”

    “喔?有这种可能吗?”刘厚问。

    “有,毕竟按一般人的想法,鲜卑十万大军入寇北边,必然会牵扯魏国大量的兵力,这个时候,魏国放在南线的兵力必定就减少。谁不想趁着魏国国内兵力空虚时,一举攻破许都呢?

    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恐怕有些人就算对此有所怀疑,也经不起这个诱惑,忍不住要一头撞进去吧。

    司马懿大jian,却也是个大智之人,他肯定是算计到我们知道鲜卑寇边这件事后的反应,才故意写信告知我们,否则的话,魏国出现这么大的乱子,他们隐瞒还来不及呢,那里还会主动相告,所以,骘以为,其中必有阴谋。”步骘道。

    “嗯,的确是不可不防,然则,一进一退之间,结果截然相反,该如何取舍呢?”刘厚道。

    见刘厚开始苦恼,邓芝终于开口了:“其实陛下无需苦恼。臣以为,不管鲜卑寇边是真是假,我们只管退兵就是了。前段时间,我们不是正在烦恼着该怎么去进攻魏国,怎么去吃掉他们一部分兵力吗?

    那时候,臣不是说过,现在我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吗?现在不同了,我们正好有个契机打破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

    “喔?邓爱卿这是何意?”刘厚问。

    “陛下,之前我们无法进军北上,因为敌人兵力太多,而且随时摆成包围圈状态等我们去钻。现在经步大人这么一分析,似乎司马懿诱敌的意图更明显了,我们进军就更危险了。那么我们就更不能进军北上了。

    但是我们不能进军北上却可以退兵。之前我们没有借口退兵,因为如果贸贸然退兵,不但打击士气,而且会弱了陛下和我们大汉的气势,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我们有借口了。

    正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司马懿刚给我们送来了一个大枕头,我们正好顺着他信中的意思,也以民族大义为由退兵。这样一来,不但于陛下和蜀国的威名无损,可能还因为此事,让陛下成为千古传诵的明君。

    世人也一定会因为陛下的深明大义而诚心敬服,陛下正好可以趁此尽收天下人心,以后王师所到之处,百姓必定纷纷归服。”邓芝说着说着不由得眉飞色舞起来。

    刘厚摸摸鼻子,心想,什么狗屁的千古传诵明君啊,如果鲜卑真的入寇倒有可能真的能落个好名声,可是,一旦这是司马懿使诈,鲜卑其实没有入寇,而我们却傻乎乎地退了兵,我一定会成为千古传诵的大傻13。估计这一战也会成为经典战例,后人都会记得,司马懿用一封书信,一句谎言,就使自己退兵。

    说不定还会编出很多段子来,例如什么“司马懿智退傻13阿斗”,例如什么“傻13皇帝被戏弄记”,还有什么“**丝的逆袭——看司马懿怎么吓退高富帅皇帝”。

    说不定自己还会入选“史上十大‘最‘统帅”之一,当然自己会是最傻最天真的那个“最”,说不定这件事还会被编成一个成语,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常用语。

    更别说这件事很有可能会被改编成各种评书、戏剧、电视剧甚至电影。那自己的名声以后肯定会臭大街了,可能比原来历史上那个阿斗更阿斗。

    想想刘厚就觉得不寒而栗,没想到司马懿这么简单的一封信,竟然隐含着那么多种可能,这件事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预计,刘厚刚才还想草率答应司马懿的请求,幸好找了三个臭皮匠来咨询一下,否则被司马懿卖了还帮人家数钞票,刘厚越想越后怕,最后竟然想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