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解惑
福临听着,无限神往,禅宗高僧那圣洁的、超凡脱俗的事迹,神秘而富有诗意,对他这个在红尘欲海中沉浮得伤心、厌倦的人,有着无比的吸引力。 他问起的这位雪峤和尚,是江南有名的大师,不但佛学精深,诗文素养也很高。 福临情不自禁地说: “朕极喜雪峤大师书法,不知道先老和尚磬山天隐圆修大师,与雪峤和尚的书法孰优?” 福临嘴中所说的这位先老和尚,乃是玉林大师的受戒恩师天隐圆修。 此僧乃是临济宗第三十四世传人,也是当世有名的高僧,以禅诗和书法著称,与雪峤和尚并称为南隐北峤。 这两人的墨宝,即使是在清宫当中,也颇多收藏! 玉林闻言,只是淡淡的笑道: “先师学力既到,天分不如;雪大师天资极高,学力稍欠。 故而雪师少结构,先师乏生动,互有短长。 先师常对玉林言道:‘老僧半生务作,运个生硬手腕,东涂西抹,有甚好字,不过亏我胆大罢了!” 福临笑道: “这正是先老和尚所以擅长书法的所在!挥毫时若不胆大,则心手不能相忘,到底欠于圆活。 雪峤老和尚书法也极好,字画圆劲,笔笔中锋,不落书家时套。 对了,不知大师楷书曾学什么帖来?” “贫僧初学黄庭不就,继学遗教经,后来又临夫子庙堂碑,一向不能专心致志,故无成字在胸,往往落笔就点画走窜了。” 福临闻言,一脸兴奋的说道道:“真是太巧了,朕也是临此二帖,不过总是感觉无法揣得真意,不知大师可否指教?” “皇上太客气了,您乃天纵之圣,自然不学而能,玉林未知有幸,可否一睹皇上笔下龙蛇势耳?” 福临立刻命太监就案上研墨,把笔架宣纸放在书桌上。 他先选了一支大笔,伸出五指撮起毛笔,这一招叫“抓笔”,略一思索,随即中锋起落,运腕不运指,以强劲的功力写出了一个大大的“佛”字。 写完之后,他却没有立即停笔,反而是来了兴趣,泼墨疾书,连写了数幅“佛”字,这才搁笔,挑选了半晌,最后拿了一副自觉最为满意的给玉林看,笑问道:“大师见笑了,不知道这幅如何?” 玉林略一端详,也是微微一笑,点着头说道:“此幅最佳,乞皇上赐给贫僧!” 福临笑着连说:“不堪不堪,这样吧,待朕哪日平心静气,专程再为大师书写一副!” 玉林坚持说道:“佛家最讲究的就是一个‘缘’字,贫僧与此副字一眼投缘,勿须再书!” 说着,他已经从福临手上轻轻将这幅字拽去,连连致谢说:“恭谢天恩!” 福临笑道:“朕字不足道,崇祯帝的字才真可称佳呢。” 说着,他立即命一旁伺候的小内监,去取崇祯字幅和书桌上的常读书过来,字幅拿来之后,福临一一向玉林通琇展示,赞不绝口。 玉林在一旁仔细的看着,不停地点头,却不发表任何意见。 这正是他的特点:皇上不问,他决不强自奏对;即使回答,也不涉及古今政治得失,人物好坏,显示出清净无为的佛门子弟的格,这一点,使得福临的心中尤为钦佩。 福临谈性正浓,根本就没有停歇的意思,他又指着内监抱来的十多部书,说道:“这些都是朕读过的书,请大师看看。” 玉林细细翻看一遍,《左传》、《史记》、《庄子》、《离sao》以及先秦、两汉、唐、宋、元、明著作,无不毕备。 玉林双掌合十,轻宣了一声佛号,合掌笑道:“皇上博占通今,真乃夙世之大智慧!” 福临听得玉林的这一番赞誉,脸上不仅没有半分喜悦,反而是微微叹息道: “朕极不幸,五岁时先太宗早已晏驾,皇太后生朕一身,又极娇养,无人教训,因而失学。 十三岁上,九王谢世,朕始亲政,但批阅诸臣奏章,茫然不解。 由是发愤读书,每辰牌至午,除处理军国大事外,经常读到夜晚,不过顽心尚在,很多不能熟记。
每到五更起读,天宇空明,始能背诵,计前后诸书读了九年,曾经呕过血,直到两年多前,朕才不苦读了,今唯广览而已。” 听到这里,玉林确实动了真情,说老实话,他原先只对这个夷狄之君能说流利的汉话,有这样高的汉文素养感到惊异,然而在真正了解了这位少年天子的内心世界之后,他真的是被感动了: “天子如此发愤,实在历代罕有。由此可知,皇上参禅悟道,决计不难。” 福临听得玉林这么一说,脸上显出一副怅然若失的表情,嘴中轻声吟哦道: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朕乃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事转繁。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莫道僧家容易得,皆因前世种菩提。虽然不是真罗汉,亦搭如来三顶衣。 恼恨当年一念差,龙袍换去紫袈裟。我本西方一袖子,缘何流落帝王家?” “阿弥陀佛,皇上博古通今,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高的诗文素养,又写得一手漂亮的柳体,真乃夙世之大智慧!” “师父谬夸了!朕不过一时兴起,信手拈来,胡乱涂鸦而已,写出来,心里反倒轻松了。” 福临仿佛遇着了知音,在玉林面前很是随意自在,无拘无束,久已郁郁的心情如释重负一般,他的脸上竟浮起了难得的笑容,不过随即便被一丝忧郁所替代。 “其实说起来,朕的爱妃董鄂氏也是一向虔诚礼佛,仰慕大师已久,本来预备今日也要随朕一同听大师说法的,只是前些日子肺痨疾发,如今缠绵病榻,根本就起不了身了!” 说到这里,福临仿佛突然间想起了什么,眼中先是一亮,随即兴奋的对玉林说道: “对了,朕怎么忘记了,眼下就有一个杏林国手站在面前! 朕久闻大师精通歧黄之术,在整个北方诸省都颇著医名,被尊称为‘医僧’!不知道大师可否为朕的爱妃诊脉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