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明末攻略在线阅读 - 第十章 四条路

第十章 四条路

    金全有令众人上马,并非想要做困兽之斗。

    他领军多年,于兵法征战也算熟捻,与张禄厮杀时,他们凭着一股冲劲,当战事结束,这股劲亦随之而泄。

    若再起征战,必无取胜之理,何况残军中尽是伤兵,而对方却人多势众,杀气腾腾。只是他有些奇怪,这帮百姓居然如此大胆,非但没有逃走,还敢明目张胆地上来趁火打劫,而时机又把握得如此精准。

    他开始感到自己是如此的可笑,终日打雁,反被雁啄了眼。料不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一番抵死厮杀,却徒为他人做了嫁衣。谁也没想到最大赢家竟然是他平日视为草芥的一群人。

    这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闪过,尽管他心中极度的懊恼和不甘,他还是随着喊声快速地搬鞍上马。因为动作太猛,牵动了伤口,肋部发出了钻心的疼痛,似乎又有鲜血渗出。

    只是,他顾不上这些了,匆忙招呼一声,率先打马奔逃,众官军瞬间乱成了一团。

    罗刚带着二百多兄弟冲刺般地杀向官军,途中他跃上了一匹无主的战马,挥舞着战刀一马当先杀出。后面陆续又有七八名会骑马的兄弟抢到了战马紧紧跟上。

    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屠杀。

    跟着金全有逃掉的只有二十多骑军,其余人都是步军和伤势严重的骑军,罗刚像割草一样收割着他们的生命。

    并非罗刚嗜血,只是他不得不这样做,如果让金全有保存住可以一战的力量,难保他以后不会再搞出什么动作。

    他要一次把金全有的人打残,让他黔驴技穷,再也没有兴风作浪的本钱。

    一路追杀,看看金全有一伙去得远了,罗刚带着众兄弟返回到银车前。

    众人围着银车,他们的眼里放着光,心在激烈地跳动,呼吸也有些急促。

    他们原来以为要经过一场生死厮杀,却想不到如此轻而易举地就把这些财富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跳下马,罗刚拍了拍黑色的蓬布,下令道,“打开。”

    立刻过去了几个人,一阵动作之后,上层的三个木柜封条全被撕掉,露出大量的银两和制钱,其间还夹杂一些珠宝。

    周围的人立刻爆发出一阵惊叹声,而后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他们都见过银钱,但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银钱。

    待欢呼声稍微落下,罗刚跳到牛车上,双手虚压,止住了众人的声音,场面顿时静了下来。

    罗刚环视众人,高声说道,“兄弟们,咱们成功了,最让我高兴的是,没有一位兄弟受伤。”

    “都是罗兄弟指挥有方,要依我们就糟了。”丙队管队黄大牛的粗嗓门响了起来。

    “罗兄弟真是福将啊!”

    周围再次欢呼四起。

    罗刚对着这个插嘴的汉子微微一笑,提高了声音,“大家安静,听我把话说完。大家看到了,这些银子是我们的,粮车也是,还有那边,那边,那些战马也是我们的了。

    但是,现在该怎么办?我想了一下,有三条路可走,也可以说是上中下三策。

    先说下策,那就是现在就分银子、分粮、分马,大伙按人头平分。之所以说是下策,因为这样办是最低级的办法。暂且不说咱们分的时候会不会有官军再来,就是都分好了,粮食怎么拿,官军的战马都有记号,大家能牵走吗?姓金的和张禄都还有一些人手,大家分开后会不会遇上他们呢?”

    众人都认真地听着,这是他们此刻最关心的事情,但他们却都没想得这么远。

    罗刚停了一下继续说,“到手的东西,我们绝不会轻易放弃。我再说说中策,那就是暂时不分,等到了安全的地方,离张禄和姓金的远了再分。但这么做也有不足,粮、马就不用说了,大家都带不走,要是卖的话呢,又怕生出是非,惹起官府注意。咱们二百多人,按银子数量来算,一人顶多就几十两,按现在的米价也是只能救一救急而已。而且大伙各自分开,谁要是受了欺负,遭了难,互相都联系不上,也帮不上忙。就算那些富户都被官军欺凌搜刮,更何况我们平民百姓呢。再说了,今天我们干了这些事,谁敢保证能瞒得了别人一辈子。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上策,那就是我们这帮兄弟不分开,这些东西也不分,咱们找个妥当的去处,营建一块属于咱们自己的地盘,大伙把家里老小都接过来,有酒同喝,有rou同吃,同甘共苦,谁来找咱们麻烦,咱们就把他灭了。这帮兄弟在一起,以后还怕没有吃穿吗?”

    大伙听完都在仔细想着他的话,谁都没有吱声。

    罗刚看了看大伙,又继续说道,“当然了,还有第四条路,那就是,愿意继续跟着我干的就留下,想回家的的人,或者现在,或者到了安全的地方,可以拿着自己的那一份离开,以后要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就来找我罗刚。还是那句话,咱们永远都是兄弟,大伙考虑考虑吧,到底该怎么办?”

    说完,他静静地看着众人。

    事情似乎又回到了山顶那一刻,大家都面临着最终的抉择。

    佟川突然笑了,“罗兄弟,还考虑个鸟啊,咱既然跟你干了,就没打算走。不就是上山落草为寇吗?咱不怕。”

    罗刚也笑了,“落草为寇个鸟啊,谁说要落草为寇了?那些山贼之所以称之为寇,还不是因为他们欺压百姓,到处掳掠,烧杀**。我可把丑话说到前头,我们是要营建自己的地盘,不过寻一块安身之地,保证我们的家小能太平过日子,谁要是想跟着我干些丧尽天良的事,我罗刚绝不会收留。就是谁以后干了,我也不会轻饶。就算去抢,去劫,也要对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山匪贼寇下手,兄弟们都想清楚了,免得以后坏了兄弟情义。“

    “罗兄弟,这个话你倒早说啊,俺们还就怕干丧尽天良的事,没别的说的,这帮兄弟谁都不会离开的,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啊?”

    “是......”

    众人不约而同举起手中的兵器呼喊着,因为在山顶上已经做出过一次抉择,相比来说,这次的抉择虽然更重要,却显得更轻松。

    罗刚看着众人,感觉身上热血都在沸腾,心中涌起了无限的豪情。

    他对明朝历史有很深的了解,崇祯十七年,也就是十一年后,满清将入主中原,大明百姓生灵涂炭。

    要想有所作为,不团结一批人是绝对办不到的。他不知道自己的到来能不能改变历史,能不能让悲剧不再上演,但他决心为之而努力,百死无悔。

    平静了一下心情,他高声说道,“好,好,你们都是我的好兄弟。既然如此,大家现在听我号令,会骑马的兄弟到四处警戒,至少走出三里,听到鼓声才许返回。赶过车的兄弟去检查各车辆,如果损坏立即修复。甲队把官军的衣服全部扒下来,腰牌和别的有用的东西也都带回来。乙队收集兵器,尤其是鸟铳,不许遗漏一杆。丙队、丁队收拢战马,戌队一部分取水,一部分将那些死去的百姓入土。动作要快,天黑之前,务必全部收拾妥当。”

    随这一条条命令的下达,接到任务的人立刻答应一声去照办了。

    冯林自始至终都没说话,他的眼睛也始终没有离开罗刚。今天这位罗兄弟的表现实在是大异往常,平素里他说话不多,行事直白,可今天,他不但说话条理分明,机智百出,而且似乎一直把握着主动,主导着整个事情的发展。

    对于这种情形,他不得其解,却又不得不心中愈加折服,对他的号令也执行得不折不扣。

    等众人都走了,罗刚背着手,缓缓地踱着脚步,这样子有点滑稽,他光着膀子,裤子破破烂烂,乍一看好象农民在查垄沟。但他的脸上却一片深沉,目光炯炯,别有一番慑人的气势。

    暂时的行动方式已经确定,他在考虑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行动路线和落脚点。

    去山里的确是最佳的选择,而且要选择山,只能是苍茫的吕梁山脉。

    吕梁山脉自东北至西南,横跨山西西部,最近的山体距离此地不过数十里之遥。但并不是吕梁山脉的任何地方都适合他们落脚,

    罗刚需要选择的落脚点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不能离这里太远,否则长途跋涉,很容易出现意外。二是占地面积要大,山势要险,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三是要四通八达,便于活动,否则自己困在深山中,无异于自寻死路。

    这个地点,将是罗刚最重要的根据地,以后要从这里起步辐射到更大的地域,所以必须得选好,不能有半点疏忽。

    他是在太原府忻州的一处煤窑加入张应权军中的,后世的他也是生活在忻州。而忻州又与岢岚州毗邻。两世的记忆融合之后,他对这一带的地理情况增添了更多的了解。

    按他的记忆,近处的山有三座山可以考虑,这三座山都属吕梁山脉,一处是岚县西南的黄尖山,距离此地有八十里。

    一处是位于临县东方,距此地一百三十里的真武山,也就是素有“三晋第一名山”的北武当山。最后一处在西北方,兴县附近的石楼山,距离此地七十里。

    其他诸如兴县东方的合查山,白龙山等,因为入山脉过深,罗刚直接给过滤掉了。

    就他考虑的三座山来说,真武山山势险峻,方圆八十多里,区域广大,能满足罗刚的第二和第三个条件。但那里有多家草贼,最大一家足有数千人之多,恐怕立足不宜。

    黄尖山草贼较少,势力也弱,但那里不易长期发展,而且到那里基本要从零开始,没有太多可利用的现成资源。

    相比而言,石楼山方圆数十里,南有蔚汾河,北有西滨河,两面环水,正处在山陕交界,最适合盘踞。北上可入大同,南下直达汾州府,东接莽莽群山,西渡黄河,出陕西可入河套。无疑是罗刚最佳的选择。

    只可惜,这样得天独厚的好去处,也是名山有主,而且还不只一家。

    其实,大明后期,草寇多如牛毛,几乎有山的地方就有贼,无论是大寇还是小贼,总之都不太平。

    真武山是第一个被罗刚放弃的,剩下的只有石楼山和黄尖山。两边各有利弊,去黄尖山,立足易,发展难。去石楼山,立足难,发展易。

    是迎难而上,还是退而求其次?他不得不慎重权衡。

    正在他来回踱步时,李全虎捧了几样东西,走到他的身后,“罗大哥,你看。”

    李全虎被编在甲队,甲队的管队是冯林,打扫战场时,冯林将虎子留在附近,以便罗刚有事可以随时听用。

    清理张应权的营帐时,他发现了几样东西,所以立即拿给罗刚看。

    罗刚闻声回头,目光扫了一下,见放在底层的是一套叠着的铁甲,他认得这是张应权的。铁甲上面放有三物,左边是一个红漆小木桶,里面放着几支颜色不同的令旗。中间是一个精美的红色方形木盒。右侧是一个蓝皮纸册,不是很厚的样子。

    罗刚顺手将纸册拿起来,翻开观看,只见上面都是繁体字迹,笔画粗陋。后世的罗刚军事学院毕业后来到特种部队,文化素养也是不凡,除了个别繁体字有些陌生外,其余的都能认出来。

    他只粗略地看了看,便认出这是他当初应征时官军备案的名册。里面只写了各人的姓名,连户籍都没有记载。

    这本名册落在了他的手上,他彻底放下了心,再无后顾之忧。

    “一会儿,把这个烧掉。”

    放下名册,他掀起木盒盖,里面露出一方铜印。

    铜印呈方形,长宽对等,约七八寸左右,厚有三寸,上缀方椎形直柄,柄体圆润光滑。

    “果然是张应权的官印”

    印正面所刻文字皆为篆体,罗刚对这个没有什么研究,只能模糊猜出两个字,还不知道对不对。但印背直柄两侧却各刻有楷体文字,他都能认出。

    右侧刻的是“晋镇群牧兵备游击印”,左侧刻着“崇祯四年九月”、“礼部造”。

    抚摩着这方铜印,罗刚思索起来,再抬头时,他的眼睛似乎亮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