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女神阿道克狩
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进步,随着贵霜商人经商的脚步,原来仅仅在印度北部盛行的佛教被带到了印度之外的诸国,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佛教传入了中国的新疆,随之又传入了中国内陆。众所周知,佛教是在公元前三世纪的孔雀王朝,特别是在阿育王统治时期,在整个印度次大陆流行开来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贵霜时期,佛教才得以走出印度,为其他国家的人所接受,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迦腻色迦一世就是以佛教的笃信者和保护人而闻名于世的,犍陀罗和马苏拉成为帝国境内的两个主要的艺术中心。 在一个半世纪左右的时间里,中亚地区分享着贵霜统治所带来的种种利益。到公元三世纪上半叶,随着另一个东方大帝国萨珊波斯的兴起,以及印度大陆内部的笈多王朝的建立,贵霜王朝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国土仅仅剩下旁遮普、克什米尔,到公元四世纪中叶,匈奴人从东北部潮水般侵入该地区,贵霜帝国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钱币在历史研究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因为钱币的制作与发行必须得到当时的统治者的认可,所以它提供的信息具有较大的可信性。同时,它还能纠正其它信息的错误,帮助我们准确地复原历史。由于缺乏足够的文字资料和其他佐证,对于丝绸之路上的古国的历史研究而言,钱币所扮演的角色可能更加重要。对贵霜帝国来说,尤其如此,我们对它的历史、疆域、经济、政治等状况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钱币学方面的研究。 最早的贵霜货币产生于公元一世纪,造币厂的位置大约在巴克特里亚和今喀布尔一带。这时的贵霜钱币完全是模仿印度。希腊、印度-帕提亚、西徐亚和罗马风格的钱币。在这一时期,他们仍被称为月氏,贵霜的名字首先出现在赫尔默乌斯钱币的背面,同时出现的还有邱就却的名字,邱就却钱币主要以铜币为主,也包括一些银币,但数量不是很多。在文字风格方面,它继承了双语铭文的传统,即钱币正面的铭文使用古希腊文字,背面的铭文则使用以佉卢文字母书写的普拉克语。邱就却钱币可以分成下面四个类型:第一种,正面为巴克特里亚国王赫尔默乌斯的半身像,背面为希腊战神赫拉克勒斯。第二种,正面为罗马国王奥古斯都的半身像,背面为坐着的国王。第三种,正面为站立着的宙斯,背面为盘腿坐着的国王——邱就却。第四种,正面为站立着的公牛,背面为骆驼。在这种钱币的正面,古印度的古老的徽记首次出现。 初期的贵霜钱币明显地带有希腊、罗马钱币的特点,人像雕刻典雅、俊秀,铭文标准、规整,铸币所用的金属纯度很高,重量也十分统一。本世纪90年代初发现的罗巴塔克,揭开了一位匿名国王的神秘面纱,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观点,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这位国王钱币的风格与其前任者和继任者钱币的风格均有较大的区别,因为铭文中并没有像其他钱币一样刻有国王的名字,所以普遍都把该国王称为匿名国王,把他的钱币称为索特·麦格斯钱币。实际上,只是希腊文铭文的一部分,意思为“伟大的拯救者”,通过对罗巴塔克铭文的识读,我们知道了这位国王的名字:威玛·塔克图,他是邱就却的儿子及继任者。中国史书中他的名字为阎膏珍。他的钱币可以分成三个类型;一是公牛或骆驼钱币,铭文中有VimaTakto字样,但十分模糊,这类钱币极其稀有。二是铭文中仅有SoterMegas字样。三是正面为坐着的国王,迄今为止,只发现一枚铜币。 如果说威玛·塔克图的钱币依然带有希腊、罗马钱币的痕迹的话,那么,贵霜第三代国王威玛·卡德菲希斯的钱币则完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所建立的贵霜风格影响了这以后一个多世纪的中亚地区的钱币,他在贵霜历史上破天荒地使用黄金打制钱币。他的金币不仅数量大,而且图案设计相当恢弘,制作工艺尤其精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威玛·卡德菲希斯统治下的贵霜帝国经济上的空前繁荣,金币的正面刻有威玛的头像,神色威严,令人肃然起敬,他或者从群山中现出身形,或者端坐在相对于他的身体而言十分渺小的山峰之上,或者双肩之上冒出熊熊火焰,或者与印度教主神之一湿婆在一起,充分展现了贵霜艺人与众不凡的想象力。在钱币的背面,只有一个神,有时和他的公牛在一起,有时则没有公牛。在一枚现存仅一枚的金币上,威玛骑坐在大象上,这可能是他征服印度的一个象征。 威玛·卡德菲希斯铜币的数量也相当大,钱币的正面均为站立着的国王在向右边的一个小祭坛贡献。这个源于帕提亚国王钱币的设计成为他以后的贵霜钱币正面的最普遍的图案。 迦腻色迦一世是贵霜历史上最著名的国王,在他统治期间,贵霜的国势达到了顶点,迦腻色迦一世为贵霜钱币注入了新的气息,在铭文中,他不再使用佉卢文字,不论正面还是反面,都统一使用希腊文字,后来则以以希腊字母书写的巴克特里亚语代替,在他的钱币上,迦腻色迦一世以同样的姿势出现:戴着贵霜皇室传统的皇冠,左手持矛,右手向身边的一个小祭坛贡献,虽然迦腻色迦一世是以佛教的保护者而闻名,但他的钱币却广泛地包容了其它宗教的众神,他们是希腊众神:太阳神——赫里俄斯、火神——赫斐斯塔司、月亮神——塞勒涅;伊朗众神:幸运女神——阿道克狩、火神——阿施狩、动物健康守护神——鲁斯泼、智慧之神——玛诺巴格、月亮神——瑁、太阳神——弥若、繁殖之神——娜娜、主神——玛兹达、战神——奥拉诺、风神——欧多、幸运之神——发罗,另外还有一个神——崴狩,他的地位相当于印度教中的湿婆。 印度众神有佛陀、释迦牟尼和弥勒,后二者在钱币铭文中的名字是由英国的克力勃先生第一个正确地释读出来的。他们在钱币上的雕像也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佛的形象之一。 贵霜下一任国王胡毗色迦钱币的风格与他的前任的钱币的风格十分类似,只是国王的形象有所不同,有的是从山峰的顶端现出身形;有的是手持长矛骑在大象上;有的是斜坐在长凳之上;有的则盘腿坐在地上。钱币的背面也包括了各种宗教的众神,胡维世迦所发行的钱币的数量在贵霜历史上是最多的,金币的数量也十分可观。此外,他的钱币也是研究贵霜国服装的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作为胡毗色迦的继任者,婆苏提婆一世,即《三国志·魏书》中的波调,是贵霜国王中第一个以头戴护盔,身着铠甲的形象出现在钱币上的。因此,在这一时期,贵霜帝国很有可能卷入了军事争端之中。婆苏提婆一世特别偏爱崴狩,这一点可以从他的钱币背面的设计得到证明——即只有崴狩一个神出现在钱币的背面,有时崴狩有3个头、2支或4支胳膊。婆苏提婆一世在钱币上开始使用婆罗米字母,而不是以前的希腊字母或卢文字,他之后的继任者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后期贵霜”一词是由上世纪末伟大的钱币学家亚力山大·考宁汉姆首先提出的,它主要是指婆苏提婆一世以后的贵霜的历史,与以前的贵霜的历史相比,这段历史时期的许多现象显得十分模糊,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后期贵霜钱币的设计比较简单,缺乏想象力,钱币正面的国王都是一个姿势;穿着贵霜式的大衣或盔甲,站着向旁边的一个小祭坛贡献,背面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站立的崴狩和他的公牛,一种是坐在王座上的女神阿道克狩。 根据钱币学的研究,婆苏提婆一世以后的贵霜国王依次为:迦腻色迦二世,婆湿色迦,迦腻色迦三世,婆苏提婆二世,莎迦和凯普纳达。在婆湿色迦和迦腻色迦三世统治期间,贵霜人逐渐失去了对巴克特里亚、喀布尔和犍陀罗的控制,但是贵霜钱币却依旧在这些地区流行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随着萨珊帝国的势力越过了兴都库什山,在贵霜帝国的南面,当地的印度人也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王国——笈多王朝。所以,到公元360年左右,已经见不到新发行的贵霜帝国的钱币了。在以上这些力量的打击下,贵霜帝国的历史被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