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二节 包藏祸心

第四十二节 包藏祸心

    “你说得对,这事的确是我考虑不够周全,倘若不以制止的话,恐怕真的会遗患无穷啊!”多尔衮静静地听完我的一大通分析,抿着唇思索了一阵,终于点头同意了我的意见,当他端起案上的茶杯正欲饮下时,忽然神色一变,猛地将杯子顿在了茶几上,“你我说了这么久的话,这茶水都凉透了,不知道还追不追得及?”

    我暗笑一声:你多尔衮也知道自己会有失算的时候啊?不过表面上仍然不慌不忙,慢悠悠地说道:“不急,颖郡王和硕托贝子眼下正在前厅里等候王爷的招待,准备小酌一番呢,难道王爷竟然忘记了?”

    多尔衮闻言一愣,不过还是很快明白了我的意思,他不禁会意一笑,拍了拍我的肩膀:“还是你最聪明啊,看来很多我们这些粗心的大男人不经意间的遗漏,你们女人总是能够仔细地弥补上,看来很多事情还真少不了女人的帮忙,不能小瞧女人的智慧啊!你说说,这一次我该怎么谢你?”

    “我能帮得上多大的忙呢?王爷向来精明善断,智虑过人,自然不用我这个妇道人家在旁边指手画脚,不过虽然‘雪中送炭’轮不到我,但是‘锦上添花’的美事我还是情愿多多益善的。你我本是夫妻,为同林之鸟,还谈什么‘谢’字?赶快换件衣服,出去稳定人心吧!”

    果不其然,在推杯换盏间,多尔衮三言两语一阵安抚之言,硕托和阿达礼虽然显得有些无奈,不过仍然答应了暂时不再为这件事奔走谋划,在旁边陪侍的我总算是稍稍地放下心来。

    几杯酒下肚,硕托仍然有点略显委屈地抱怨道:“我还是搞不懂十四叔你为什么就总是瞻前顾后,不敢狠下心来大干一场呢?这满洲强盛,就算真的打起来也不至于说垮就垮了,那帮明军也不过都是熊包,哪有本事过来趁火打劫?最后大不了把那帮子不服气的人统统都赶出去,他们愿意投明也好,愿意跑到深山老林地当草头王也罢,反正十四叔您就是九五至尊,这皇位比什么都实在。什么入关不入关的,我就觉得呆在这辽东挺好的,没事就飞鹰打猎,想要什么了就到中原去抢好了,难道还非得呆在那里不成吗?”

    “就是啊,我也想不通,看您就在这辽东当个皇帝最好!毕竟说一不二,谁要是敢图谋不轨,就要他掉脑袋,这不是比眼下当个不是皇帝的皇帝,凡事都小心谨慎,生怕别人怀疑自己有篡位之心要强多了吗?汉人们有句话不无道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看无论如何,王爷还是及早正位为好……”阿达礼也不甘心地附和着。

    多尔衮脸色有点阴郁,不过他仍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两位叔侄的劝说,他郑重道:“好了,这种话在我这里说说也就罢了,毕竟眼下不是个时候,很多人都千方百计挑我的毛病,你们还是收敛一下行藏,谨言慎行吧!”

    看着气氛有点僵,我连忙笑吟吟地转移了话题,“来,眼下是家宴,咱们就不要再为那些朝堂上的事伤脑筋,劳烦心绪了。快点吃吧,这天太冷,一会儿什么都凉了,有什么话吃完了再说也不迟!”

    看到我既然这么说了,两人低头一想,倒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真是没由头,还是少说几句吧!

    一大桌子丰盛的佳肴美馔,平日里吃惯了大鱼大rou的硕托和阿达礼对眼前火锅的吃法大感兴趣,在大快朵颐的同时,他们禁不住用筷子指点着中央样式独特的火锅疑惑道:“这火锅我们平时也没少吃,可少有这么味美的,而且做法似乎也和我们各自府上那些厨子们的不同,莫非叔王府上有什么从关内弄来的高厨庖丁不成?”

    多尔衮放下手里的筷著,将目光向我瞟了瞟,笑道:“难怪你这么热心招呼我们吃饭,原来你从你哥哥那里悄悄地弄来朝鲜的厨子来伺候你的饮食了,我还蒙在鼓里——记得几年前我在朝鲜时,你父王几次设大宴款待,那些菜式和眼下的差不多,想来必是如此了吧?”

    “呵呵,人生多烦恼,所以才要吃得开心些,也未尝不是一种乐趣啊!”我用筷子指点着满桌的朝鲜菜,详细地给三个对此一窍不通的男人们解释介绍着:

    “虽然我不曾亲自下厨,不过多少也了解一些此类菜肴的烹制之法,比如你们提到的这道火锅——这是我们朝鲜吃法的火锅,与满洲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这种火锅所熬之汤为海参汤,主料为明太鱼,”接着话音一顿,“这还要感激你们在几个月前赢下了松山之役,令临近大海的土地悉数并入大清的版图,以后我们享用起海里的鱼虾蟹鳖,就容易得多了!”

    几个男人相视大笑:“想不到我们辛苦征战,不过是为了平日里增添几份花样奇特的菜肴!果然有趣!哈哈哈……”

    我嗔怪一笑,“人生在世,忙碌中日,劳心劳力,无非就是为了衣食住行,所以说征服更多的土地也是为了享用更多的佳肴美馔,也并不为过啊!”接着侧脸向多尔衮,“不过呢,你们几位算是闲不下来了,大清要继续征服的土地可谓是广袤无边,我这个小女子也不奢望别的,只不过听闻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佳句,一直很好奇这种南国佳果究竟是什么味道……”

    多尔衮优雅地微笑着,语气平和得完全不像内容那样豪情万丈,“莫非就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所提的那种岭南特产?看书上说这荔枝一日则香散,二日则色变,三日则腐败不可食之矣!不过你放心,这个愿望我还是会满足你的,等我大清铁骑下闽北,入两广之时,要多少有多少!到时候我一定要他们用六百里加急的快马,送荔枝到你眼前的,如何?”

    “这可是你说的?不准食言啊!”两人相视而笑。

    笑毕,看着被我和多尔衮酸溜溜地背诵诗词而弄得一头雾水的硕托和阿达礼,我还是得继续给这几位平时只知道大块吃rou,大碗喝酒的满洲汉子们讲解着这眼前的“饮食艺术”,“……酸菜用盐水浸泡,滤干腌泡而成,而所用的白膘rou即是五花rou煮熟切成片或是蒸过一遍后去除油腻,吃时再配以血肠、蛤蜊等,我们朝鲜的这种火锅的吃法虽说有些原始,但吃起来却很十分的可口,味道更加独特,吃惯了满洲火锅,再来试试这一种,就会觉得新鲜非常啊!……”

    在我详详细细的讲解中,方才那令人沉重不已的话题早已经被引开,现在整桌的气氛都在火锅的热气蒸腾下热闹起来,就像逢年过节方才凑在一起的亲朋好友,其乐融融。

    正当气氛欢洽时,外面忽然传来阿克苏的声音:“英王爷请进,我家王爷正在里面呢!”

    刚刚放下筷子,阿济格就火急火燎地掀开帘子进来了,由于他和多铎都是府上的常客,这三个兄弟平时亲昵无间,所以到各自的府上根本不用通传,随随便便地直闯进来就是了。

    硕托和阿达礼忙站起来行了家礼,虽然同是郡王,但阿济格的辈分和年龄要比阿达礼高,所以他这个礼行得很是恭敬。阿济格一眼看到他们,犹自一愣,不过看到眼前正吃得开心,酒rou香气扑鼻,也大概地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他一向个性爽直粗犷,所以不太在意,就简简单单地一句:“哦?你们也在?”说罢就径直捡了个位置坐下,“你们还吃得挺热闹的嘛!”

    “来人哪,给英王爷添一副碗筷!”我对外面吩咐着,一脸微笑道:“十二爷也来了,正好人多了吃起来更热闹些,我们一家人好久没在一起聚聚了,可那十五爷现在还不肯过来……”

    阿济格满不在乎地回答道:“那小子就那个脾气,都是当年父汗娇纵惯坏的,现在都快三十的人了,还动不动就耍个小性子,专门喜欢和人对着干,谁劝都不听。这几天听说好像是带了几个人跑到外面行猎去了,现在只期望他能赶得及回来参加新皇登基的朝拜,不然他惹下的麻烦恐怕就是老十四也保不住!”

    硕托也有点担忧:“这先皇头七未满,各个臣工都孝服未除,这期间谁要是狎妓yin乐,看戏听曲,或者游猎玩乐的话,可是大不敬之罪啊!要是被外人知道了可就没那么容易躲过去了,说不定又要指使一帮子御史参他一本,这位豫亲王啊,怎么说他好呢……”

    “多铎那小子还在生我的气?真拿他没办法,”多尔衮听说后先是一阵脸色铁青,显然有点动怒,不过最后还是娇纵幼弟的习惯和心态占了上风。他苦笑着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待会儿我叫人去城外寻寻他,若是三日后的登基大典他胆敢缺席的话,看我怎么惩罚他!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以为这个世上谁都得任着他来似的……对了,十二哥急匆匆地跑过来,是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儿要说啊?”

    阿济格这才转入正题,表情也严肃起来,嗓门也没有刚才那么大了,“老十四啊,最近你要多防范着点,不知道是在刑部大牢里的豪格不肯安分,还是掌管刑部的郑亲王故意放纵,崇政殿那天的事儿统统都传到外面去了,而且还添油加醋,个个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其间对你我兄弟多有诬蔑啊!”

    多尔衮轻蔑一笑,不无鄙夷道:“这世上总有些人一贯不喜欢安分,无非是没有达到他们的意愿,所以才到处煽风点火罢了,这些人成不了什么大事的,不去理他们就是了,反正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那么多王公大臣,究竟谁是谁非,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想不到这个豪格都到这份上了,还不死心,落了水的狗妄想爬上岸来咬人,真是张狂至极!若不狠狠地给他来上一棍子,就太便宜他了!”硕托对于皇太极父子可谓积怨甚深,早年皇太极就经常训斥他,有功不赏,有过重罚,去年还被贬为一个小小的贝子,连在松山之役中的功劳都被豪格抢掉了不少,现在想来犹自切齿。

    对于豪格究竟此时在狱里究竟如何抓狂,说多少诅咒多尔衮的狂言妄语,多尔衮都可以淡淡一笑,漠然置之,但这其中是否另有玄机,也就是济尔哈朗这个狡猾之辈究竟是否在其间起了不少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才是眼下多尔衮最为关心的。

    “你打探清楚了没有?究竟郑亲王有没有参与此事?”多尔衮皱着眉头问道。

    阿济格摇了摇头,两手一摊:“这倒没有发现,否则我早就会联络众人去扳他下台了,只不过眼下那帮子两黄旗的人在到处招摇撞骗,败坏你的名声,甚至还……”

    “他们还有什么花样?莫非说我是‘贼心不死’,仍然在暗暗地谋取皇位?”

    “这个没有证据,他们自然不敢轻易乱讲。可最气人的是,他们居然胡说八道,说你和永福宫的庄妃,也就是眼下的圣母皇太后早在先皇驾崩前就已经暗行苟且私通之事,被豪格当众揭发,你蓄意报复,所以才欲杀他灭口。眼下豪格虽然身在狱中,不过你仍然紧追不放,意图派人将他身不知鬼不觉地暗害……”

    阿济格说到这里看了看多尔衮的脸色,奇怪他为何没有发怒的意思,接着又继续说道:“现在坊间市井,那些不明就里的草民们就在暗暗传言,说大清的新君年纪幼小,连上龙椅都要有人扶,说不定就是你跟圣母皇太后通jian之后的私生子,所以你才一手把他捧上皇位,虽然你表面上只不过是当个辅政王,实际上确实给自己的亲生儿子‘辅政’,跟个太上皇没有区别!”

    这下就算是神仙也要发怒了,硕托和阿达礼都禁不住大怒拍案:“他娘的,也太过火了,说这话的人都得割舌头!真是人心恶毒啊!”

    只见多尔衮脸色一阵青白,手里的酒杯被捏着几乎碎裂,我紧张地看着他,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他居然很快恢复了平静,只是鄙夷一笑:“市井流言,成不了气候;至于众多臣工也不至于受其蒙蔽,谁都知道是郑亲王最先提出立九阿哥为帝的,我只不过点一下头而已,这个屎盆子要扣就扣他头上去啊!”

    我一阵好笑,想不到这个“私生子”的传言不是我们现代的那些影视剧和民国以后的野史才编造出来的,居然多尔衮才当上辅政王没几天就流言四起,新鲜出炉了,看来古人的八卦心理一点也不比现代人逊色啊!

    我伸手从多尔衮的掌心中将那个青花瓷的酒杯取了出来,放在桌面上,生怕待会儿他再听到什么更离谱的爆料时这只单薄的杯子会在粉身碎骨时割破他的手掌。我柔声劝道:“其实王爷也不必因此而愠怒,毕竟人口难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遏止的,”接着话锋一转,

    “但是此事却要格外警惕,编造谣言者定然是心怀不轨,另有所图:历代局势动荡之时总会有一些所谓小儿歌谣或者民间传说出现,什么‘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什么‘鹿走进长安’之类的歌谣,很明显都是有心人故意为之,若长久下去,必然惑乱人心,所以王爷不能不防啊!还有,万一这些两黄旗的大臣们派人四处煽动豪格的正蓝旗部下们,说豪格下狱是你蓄意报复而为之,还要收编对付他们正蓝旗的话,难保正蓝旗不人心思变,千方百计地图谋营救他们的主子,甚至很有可能被两黄旗拉过去,一道对付咱们,这必须要提早应对才是。”

    多尔衮点了点头,“你的忧虑确实不无道理,我自然会派人查出究竟是何来龙去脉的——至于两黄旗这些人妄图煽动正蓝旗部众,扳我下台之事,想解决也很简单:只要在大小臣工面前将两黄旗大臣于当日崇政殿上究竟如何厚颜无耻地将豪格出卖,反戈一击的丑事公布出去,到时候他们内讧还来不及,又怎么能齐心合力来对付我呢?”

    我忽然想到了从冀中班师回朝,即将抵达盛京的阿巴泰大军。要知道阿巴泰也算是正蓝旗的半个主子,当年皇太极清算莽古尔泰兄弟,将他们留下的正蓝旗将近四十个牛录重新分配,由于不方便自己独吞,所以将七成分给豪格,剩余三成分给阿巴泰。之前阿巴泰受命出征,除了他自己正蓝旗的部下外,还带了临时拨与他的一万名两白旗军士,如今他听说皇太极驾崩,匆忙率军赶回,现在已经到了盛京近郊五十里处,明天一早多尔衮还准备亲自出城去迎接呢,这个时候两黄旗闹出这么多事情,造出这么多谣言来,莫非也与这个有关?

    “不好!”我猛地一下子回味过来,用指节一磕桌面,“说不定此时正浩浩荡荡向盛京行进的大军全部都是正蓝旗军队,而我们两白旗的军士则负责在后面断后,押送辎重和掠获的战利品,与他们已经拉开了一段距离,万一此时守卫京城各处大门的两黄旗已经与他们暗中联络,到时候正好可以把出城迎接凯旋大军的王爷你夹击其中了!或者他们自己不出来厮杀,只要关起城门,我们就算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彻底陷入死地了……”

    我的话音甫落,在场四个男人无不神色骤变,紧张异常,眼光中凌厉之色顿时给周围带来一片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