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9 现象作品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蓝礼-霍尔,一位凭借着“雷神”的漫画超级英雄作品而横空出世,英俊的外形和健硕的身材为他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喜爱;一位则在演技道路之上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儒雅的气质和俊朗的面容俨然已经成为了好莱坞代表性的贵族演员。 两位演员却因为沸沸扬扬的“借用门”而形同陌路。 事实上,新闻事件爆发之后,克里斯的事业曾经陷入了短暂的低谷,但依靠着漫威影业关于出演雷神的一纸合同,他还是成功地及时止损,今年更是迎来了一个小小的爆发—— 不仅仅是“雷神2”即将上映,同时还出演了朗-霍华德执导的传记电影“极速风/流”,商业和艺术两个方面都开始打开局面。这也被认为是克里斯朝着颁奖季进发、打开戏路的一次重要尝试。 换而言之,现在的克里斯已经在好莱坞逐渐站稳了脚跟,他所谋求的不仅仅只是一个超级英雄的偶像位置而已,还希望能够更进一步。由此可见,站在克里斯身后的国际创新管理公司,显然还在期待着更多,布拉德-皮特就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最佳模板。 国际创新管理公司,业内顶尖五大经纪公司之一,完全具备了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分庭抗礼的能力,他们旗下不仅拥有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同时还有加盟不久的范-迪塞尔。即使是面对蓝礼横扫千军的强大声势,也无所畏惧。 但前提是,如果没有必要的话,他们也懒得主动挑起事端。尤其是过去这段时间,蓝礼正在代表整个好莱坞的演员挑战现有的片酬天花板,这对于所有演员和所有经纪公司都是有利的,国际创新管理公司自然不会内部拆台。 所以,过去这段时间,蓝礼和克里斯、蓝礼和迪塞尔之间的相关新闻完全风平浪静,似乎已经彻底销声匿迹了。这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对于各大媒体记者来说,现在两名演员的地位和能力都已经不再同一个档次了,根本没有必要再揪着那一点点陈年往事不放,反反复复地炒冷饭也没有什么意思;最重要的是,两名演员之间的交集着实不多,“地心引力”首映式之前,记者们就选择了阿弗莱克,而不是克里斯。 但事实上,“克里斯VS蓝礼”的对决在今年的年末显然要密集多了。 “极速风/流”选择了九月二十日上映,多伦多电影节结束之后就正式投入了颁奖季宣传之中,第一周在五间院线点映,收获了不俗的口碑之后,第二周就直接加馆到两千三百间,但可惜的是扩映成绩却不太理想,紧接着一周就遭遇了“地心引力”的强有力狙击,第三周周末票房就暴跌百分之五十五,这对于艺术电影来说,几乎就提前终结了颁奖季的进程。 紧接着,三周之后,十一月八日,“雷神2:黑暗世界”也即将在四千间院线举行大规模公映,瞄准了感恩节档期的家庭市场和粉丝市场,期待着能够收获佳绩;但现在却意外地面临着“地心引力”大规模扫荡市场潜力的爆发,今年的假期档走势也顿时变得无法捉摸起来。 客观来说,“极速风/流”和“雷神2”这两部作品都没有与“地心引力”正面交锋,票房之争完全错位开来,不能一概而论,但媒体们却已经意兴阑珊,宁愿哄抬炒作“阿弗莱克VS蓝礼”的对决,也不愿意再讨论那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了,这可以认为是进步,也可以认为是退步——就看到底是站在谁的位置上讨论了。 如果媒体们得知蓝礼和克里斯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之上的意外交锋,那么他们可能会更加感兴趣一些。 但遗憾的是,没有如果。不知不觉中,蓝礼和克里斯就已经彻底没有任何牵扯与瓜葛,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除了前五名作品之外,位列本周票房排行榜第六名的作品也值得一提,正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自编自导自演的“唐璜”,这部作品果然是噱头十足,引得了文艺青年们的蜂拥追捧,上周才正式举行全面公映,本周累计票房就已经突破了一千六百万美元! 作为参考的是,这部电影作品的投资成本仅仅只有三百万。 十月第一周的北美电影市场落下了帷幕,出人意料的局面引发了一片哗然声,而“地心引力”则一枝独秀地成为了绝对瞩目焦点,人人都在讨论着这部作品——不是夸张的形容,而是字面意义上的真实情况,每一个人都参与到了这一股讨论热潮之中,似乎现在还没有听说过这部作品的,那就彻底落后于时代浪潮了。 如此局面,甚至比今年暑期档还要嘈杂。这绝对是2010年“盗梦空间”之后,引发热议狂潮最为汹涌的一部作品了。 不过,当初的“盗梦空间”是因为烧脑,诸多梦境层次的环套设定与故事结尾的悬而不决,引爆了每一位观众的讨论热情;而这次的“地心引力”却绝对不是如此。 相对简单以至于有些薄弱的剧情,根本就没有讨论的空间,更何况,如果是“盗梦空间”这样的烧脑作品,超出了普罗大众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票房数据反而不容易创造更高的成绩,那么,“地心引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电影所呈现出来的环境和质感着实太过逼真了,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部关于太空的作品,那么,它到底有多么真实呢?难道,还要比与NASA合作完成拍摄的“阿波罗13号”所营造出来的失重现象更加真实吗? 这无疑是最为火热的问题。 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过,即使没有梦想过置身于太空的感受,但至少会好奇零重力的环境到底是什么模样,更进一步,太空漫步又是什么感觉?还有,置身于太空之中欣赏到的地球又是一番什么模样?星空呢? “地心引力”现在就呈现出了这样的一幅恢弘画卷,在3D和IMAX的双重加成之下,每一位观众都可以切实地亲身感受到其中的震撼。 那么,这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呢? 无数网友都展开了争论,天文学爱好者们、物理学钻研者们、理论知识王者们等等各式各样的热心网友都开始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来展开分析,看看电影之中哪些画面是真实的、哪些细节又出错了。
就好像当初“盗梦空间”一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专家。 第二,电影结尾是否具有隐喻? 事实上,这一个问题从威尼斯到多伦多再到纽约,几乎每一次主创人员见面会都必然有观众开口询问,因为蓝礼所带来的表演在阿方索的镜头呈现下,着实太过震撼了,那种情感激荡完全无视了所有的五感,直接作用于灵魂之上,真正地感受到了从里到外的洗礼。 每一场放映结束之后,观众都按耐不住地起立鼓掌,就是这个原因! 但阿方索-卡隆和蓝礼-霍尔却从来不曾正面回应过,对此,蓝礼是如此回答的。 “这部电影从构思到拍摄过程中,导演和演员之间沟通过许多次,我们始终在讨论着,如何应该以最简洁的方式来诠释阐述一个关于生命本质的问题。从镜头构图到表演细节,我们都在一点一点雕琢和调整。 当我们观看到成品的时候,就意识到,我们的目的达到了。那么,剩下来的理解和阅读就交给观众们,每一个人都必然有自己的观影感受,你们可以随意解读。这也是我们在创作电影过程中所坚持的。” 正如蓝礼所说,每一位观众都有自己的解读。 有人认为,结局是在强调地心引力的重要性,人类终究还是属于地球的;有人认为,没有必要过度解读,仅仅只是瑞恩死里逃生之后的喜悦而已;有人认为,电影正在暗示着瑞恩逃脱了宇宙太空的危机,却依旧必须面对深山丛林的危机。 目前,社交网络之上最为流行的一种观点是: 整部电影在暗示着生命的起源,包括宇宙之中类似于子/宫的构图也是如此,在电影最后,瑞恩更是诠释了从浮游生物到爬行动物再到直立行走的过程,将生命的演变和进化过程呈现出来——人类必须依赖于地心引力而生存,却又在不断地抗拒地心引力。 进一步地,从生命进化的过程投射到内心升华的蜕变,瑞恩和艾利克斯两个角色对于生命的理解也同样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这无疑将哲学与信仰的理解又渗透到了故事之中,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人到底为什么而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不过,此类观点却被许多普通观众吐槽“过度解读”,他们认为这不过就是区区一部爆米花电影而已,内涵的庞大和深奥根本没有那么夸张,比不上当初的“盗梦空间”和“黑暗骑士”,也比不上之前的“阿凡达”,这些只是在刻意追捧而已。 称赞也好,反驳也罢,但可以肯定的是,讨论狂潮还远远没有结束,不知不觉中,“地心引力”正在成为一部现象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