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十国帝王在线阅读 - 章九十五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3)

章九十五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3)

    天成二年,在偌大的帝国中,有许多东西跟以往不一样了,来地方的差役不再穷凶极恶征收苛捐杂税,反而和乡绅里正一道,帮着修缮农田里的沟渠,还带来了耕牛,可以帮助困难的农户犁几日地,虽说那些耕牛看起来并不健壮,也有些老了,但再怎么说也是重型机械,还是十分有用的。

    往日里嚣张跋扈的富豪之家,不再气势汹汹带着打手到处耀武扬威,看见谁家良田就双眼泛红,千方百计也要收入囊中,甚至不惜武力威逼,因为衙门不再与他们勾连串通了。

    听说新来的县令年岁不大,却也是在朝为过官的,县衙正堂里就挂着两句诗: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以此时时惕厉自身。

    县衙刀弓手更多了,却不再如往日那般作威作福,没事的时候也不再干强抢民女这种事,虽说仍是挺着腰板在乡里转悠,目光可不落在小百姓身上,而是盯着大户的家丁与地痞流氓,一旦发现他们有跟乡民争吵的现象,立即冲过来,二话不说先将大户家丁地痞流氓一顿暴打,挺着老腰对乡民说一句休要害怕,然后才是询问事情缘由。

    天成二年,有些东西变了,但也有些东西没变,比如说天上的日头。

    颍州算不上中原腹地,颖水自州内由北而南,在边境汇入淮水,顺着两水汇聚处向东七八十里,有座县城,名叫下蔡,算是座名称,古时出过一些人物。

    下蔡再往南,涉过淮水,便是前时的淮南道,如今隶属吴国,算是敌境。与下蔡相隔四五十里对峙的吴国城池,名叫寿春,也即寿州城,据说乃是吴国北境最为重要的军事要塞,里面屯驻了大量吴国精锐。

    这两者,却跟寻常小民没甚大关系,他们所期望的,不过是帝国最好不要跟吴国起战事,否则,大军过处,草木不生,他们少不得要遭池鱼之殃。

    算起来,今年乃是自个儿的本命年,不知是否会一帆风顺一身寻常村夫打扮的李荣,走在下蔡境内一座村舍外,抬头望了一眼火辣辣的日头,忽然升起一个奇怪的念头。

    统领,再往南没多远就是淮水,咱们的地图就绘制到这,再继续下去,便是吴国地界,依照规矩,绘制吴国地图,是赵统领的职权范畴。李荣身旁,一位被夏日太阳晒得面色黝黑的年轻后生道。

    这位在李从璟率五百将士攻打共城淇门时,就跟着他的老斥候,听了属下的话,沉吟了半响,望着南方道:昨日听附近的乡民提过,这地界的淮水,有一段到了冬日枯水时节,水量很是稀薄,人马俱都能过。这可是极为重要的东西,必须得弄清楚。

    这却也简单,寻个乡民问问路,我等再去实地查看,便就不难知晓。那名军情处年轻人道。

    说着话,几人四下打量,想要寻个乡民。

    夏日炎炎,又正是未时初刻,别说道上行人寥寥,便是田地里也没多少人,泥土路上的灰尘,仿佛都在烈日下蒸发一般,空气火烧似的,似乎在扭曲,那道旁的树荫,让人格外眼热。

    一名素衣书生,背着书箱出现在道路彼端,头顶烈日,脚踩灰尘,埋首向李荣等人所在方位走来。在一马平川的地面上,书生的身影显得单薄而渺小。

    然而也正因如,这名书生的身影落在李荣等人眼里,就显得脚步格外坚定。

    几人交换了下眼神,向这名书生走去。

    书生赶路得有些累,满身汗水将他的衣衫浸透,抬头的时候,可见眉目间勃发的英气,尤其是那双不大的眸子,说不出是深邃还是锋利,亮得很。而此人的被晒黑的程度,几乎不弱于李荣等人。

    这样一个富含朝气与锐气的书生,执礼却是甚严,两相见面,李荣得知此人姓苏名禹珪,听闻李荣等人的疑问,苏禹珪露出洁白的牙齿,有了笑意,那地方离这可不近,往东约莫五十里,就是了。

    李荣抱拳表示感谢,旋即看似不经意问道:眼下正是燥热之时,郎君此时赶路,可是着急去往哪里

    苏禹珪答道:倒不是着急去别处,而是游学方回,归家心切。

    李荣肃然起敬,他心里有疑问,继续试探这书生,听闻江南多鸿儒,学士英才汇聚,郎君游学,想必是去了吴地

    吴地倒是刚去。苏禹珪微笑作答,彬彬有礼,只不过比起吴地,北地倒是更值一游,尤其幽燕之地,让人心怀激烈。

    噢这却是为何李荣貌似不解。

    面前的李荣等人一看便不是读书人,但与之讨论这些事,苏禹珪却没有敷衍的意思,他道:吴地虽然多鸿儒,不过工于史书典籍,长于诗词唱和,如今国家不平四方不靖,我辈读书人,当以经世之学为要,而怀拯救时艰之心,以求报效君王。幽燕之民,慷慨激昂,幽燕之军,饮风餐雪,幽燕之地,英雄辈出,秦王赫赫军功历历在目,边军血战之地浩气长存,此情此景,自非江南可比。

    李荣再度抱拳,赞叹之后又道:秋日邻近,眼下朝廷正欲开科取士,未知郎君可有前往应试之念

    苏禹珪笑道:今时归来,正为温书应试。

    随后,两相礼别。

    统领,此人如何

    我观他自南方而来,又多风霜之色,故不免忧其为吴国密探,如今观之,大抵不是。

    一个时辰后,苏禹珪已经到了家中。拜过长辈,苏禹珪这才稍作歇息。

    苏禹珪所在是殷实之家,家宅虽谈不上高门大院,却也不是寻常人可比。

    这个时节,家徒四壁的读书人还是很少,笔墨纸砚经史子集与先生这些东西,可没一样是便宜货,就更别谈要达到饱学这种程度和游学了,不是地主家压根负担不起,区别只在于家产多少而已。所谓寒门,寒门主要指的就是中小地主。

    当夜,苏禹珪再见其父,两人对坐,前者向后者说起此番游学见闻与所得。

    说起来,苏禹珪生平学问,多承自其父,可称是家学。家学这东西,始自何时不好说,上承秦汉下接唐宋,为一时之象却是无需置疑的,宋之后盛行耕读之家,大抵由此转化。

    游学之事且待再论,孩儿此番自江南归来,自打进了颍州,所见所闻却是颇为惊异,正待向父亲请教。苏禹珪知道自己这父亲在朝中做过高官,见识非常,便说起自己心中的疑惑。

    苏父像是早就料到自己的儿子会有如此一问,好整以暇,你有何疑问,但说无妨。

    去岁孩儿在家时,仍可见州县多贼寇,此番归来,却见偏僻之地,亦不乏孤身行走者,请问父亲,山匪之事,今日可还有之苏禹珪问道。

    苏父笑容恬淡,山匪之事,未闻已半载矣。

    请问父亲,却是为何

    无他,今春,依朝廷令,县里整顿兵事,置弓手一都刀手一都马军一队,并归新任县尉统辖,新任县尉,昔日百战军也,故能统领县衙刀弓手,剿灭境内山匪。

    苏禹珪惊讶之余,又道:昔日淮水之上有水寇,拥众数百,纵横捭阖无人能制,时常经颖水来犯,县衙刀弓手何能除之

    无他,州军相援,设伏除之。

    ......,乡里曾有一还乡军将,骄横跋扈,强占良田,欺压乡民,鱼rou乡里,便是父亲也恨不能制,今日孩儿却见其田亩,划归了昔日佃户,这又是为何

    无他,此军将被县衙问罪,家产抄没,田地重新划分给乡民了。

    父亲,孩儿又见,田间灌溉沟渠大为扩展,更兼新增水车十余,此乃谁为之

    无他,县尊领差役,与民共为之。

    孩儿还听闻,今年税收,人丁十五税一,孩儿还看见,乡舍里盖了草市......

    玄锡,不必问了,你来看这是何物

    此乃铜钱,孩儿如何不识,父亲这是何意

    你只看到了这是铜钱,却不知此铜钱从何而来。

    从而来

    县衙予你的。

    予孩儿的

    予你进京赶考的盘缠。前日差役来问过了,知你今秋要进京参加秋试,故而予你,原本此盘缠要你亲往领之,差役认为父这张老脸,故而先留下了。

    这......简直闻所未闻

    闻所未闻你没听说没见过的东西还多得很玄锡啊,此番你外出游学年余,却不知,下蔡已变了模样了。不止是下蔡,颍州,较之以往,也大为不同了

    苏禹珪神色数遍,最终又恢复了正常,叹息道:的确,是变了模样。

    苏父站起身,负手来到院外,抬头望月,对跟在身后的苏禹珪道:天成新政,这四个字,就是一切得以改变的根由。乱世多贼寇,县衙便聚集刀弓手以灭之;乱世取士难,朝廷便为进京赶考者出具路资,玄锡,陛下励精图治之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昭日月啊

    说罢,苏父转过身,满含期望对神色奋然的苏禹珪道:习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身为读书人,想要一展平生所学与胸中抱负,还有比这更好的时代吗玄锡,进京秋试,该是你报效国家的时候了

    :昨天设置了自动更新,刚才一看,没更,赶紧发了。今天的更新在下午和晚上。

    2:什么昨天只一章不要在意这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