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结识项羽
留守丰邑的萧何突然回到沛县,刘邦情知是出了事,迎到堂上,萧何风尘仆仆,脸上少有的露出惶急神色,“大事不好!雍齿投降了魏王!” “究竟怎么回事?”刘邦沉声问道:“你慢慢说。” 夏侯婴端来一碗茶,萧何接过,一口气喝干,抹抹嘴道:“魏相周市派人来招降,雍齿答允了,我劝不住,连夜逃了出来。” 众人一听,顿时炸了锅。 樊哙圆睁环眼,须眉戟张,吼道:“我早就看雍齿不顺眼!这小子虽然也是沛县人,从小和我们就不一路。” 曹参点头道:“雍齿仗着出身豪强,难免心高。” 夏侯婴骂道:“没想到他能干出这种事!” 原来,陈王陈胜命令部下、原魏国人周市经略魏地。周市立魏咎为魏王,自任魏相。趁刘邦不在,周市派来使臣,招降留守丰邑的主将雍齿。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大骂雍齿不地道。 刘邦气的面色铁青,骂道:“现在就回去收拾这家伙!” 刘邦当即领兵回攻丰邑,雍齿已有准备。刘邦对这支义军还没有取得完全的控制,义军领导层出现分裂,反正是内部之争,小兵们在战场上就做做样子,本乡本土,谁好意思真打! 不出预料,丰邑没有攻下。刘邦气的生了病。他借口生病,找到台阶下,领兵回到沛县。 丰邑终究是要解决的!自身权威不够,得借用一面更大的旗,刘邦如是想。原楚国贵族景驹被另一路义军拥立为楚假王。刘邦前往投奔,打算借兵攻打丰邑。 半路上,刘邦遇到了也来投奔景驹的张良。张良是韩国贵族之后,祖父和父亲做过五代韩王的国相。两人见面交谈,非常投缘。 刘邦笑着说:“我原本是来借兵的,没想到会遇见先生!假如先生肯助我,胜过十万兵!” 张良白净的脸上竟浮现一丝羞涩,拱手道:“我师从黄石公,学得太公兵法,平时跟人讨论,没有人能听得懂,沛公您一听就能明白,您的智慧是天生的!” 张良放弃投奔景驹的想法,转投刘邦。 秦朝大军逼近楚地,围剿义军,屠杀无辜百姓。刘邦暂时搁置内部矛盾,率军向西,迎击秦军,初战不利,在补充兵员和粮草后,打退秦军。刘邦乘胜攻取下邑,义军扩充到近万人。刘邦认为时机和实力都成熟了,再次攻打丰邑,仍然失败。 刘邦听说项梁驻扎在薛县。半年前,项梁、项羽在吴中起兵,随后渡江北上,队伍发展到六七万人,在楚地实力最强。 刘邦留下军队包围丰邑,自己只带一百余骑兵赶到薛县,向项梁求援。刘邦此时在楚地已经拥有一定影响力,项梁想把这支义军收入麾下,刘邦表现出来的坦诚也让项梁有好感。 项梁拨给刘邦十名将领和五千士兵。刘邦就此成为项梁部下一员大将。刘邦第三次攻打丰邑,雍齿敌不过,逃奔魏国,后来又投靠赵国,最终投降了刘邦。雍齿不但没被杀,还意外的被封为侯,更意外的当了一回主角。 就在这时,刘邦和项羽相识了。刘邦比项羽年长二十四岁,项羽呼刘邦为“长兄”。今日并肩战斗的兄弟,他日争夺天下的仇雠。此时他们都不知晓结局,他们甚至相处的还不错,他们终将渐行渐远,相爱相杀!
秦朝启用章邯为将军,赦免七十万骊山囚徒,发放武器,出函谷关镇压起义。秦军斩杀魏相周市,魏王魏咎兵败自杀,魏咎的弟弟魏豹逃跑。陈胜、吴广先后被杀。 得到陈胜已死的确切消息,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从民间找来楚怀王的孙子熊心立为王,也号楚怀王。楚怀王封项梁为武信君,封范增为将军。范增是个奇人,他出山这一年已经七十岁了。在群星璀璨、豪杰并起的秦汉之际,范增以远见和智谋跻身第一流人才行列,项羽尊称他“亚父”。 项梁命令项羽和刘邦率军攻打城阳(山东菏泽东)。破城后,项羽发布屠城命令:“男女老幼,一个不留!” 刘邦不忍,劝道:“百姓无辜。” 项羽森然道:“城阳百姓帮助秦军守城,并非无辜。” 说完,他又笑道:“长兄仁善,做不成大将的。” 刘邦只得笑笑作罢。回营途中,刘邦骑在马上,沿路见百姓房屋起火,不时听到凄厉的哭喊声,忍不住皱眉叹息。 义军追击秦军至濮阳东,再次大败秦军。秦军得到补给,重整军势。刘项二人避开敌人锐气,绕过进攻定陶。定陶没有攻下,放弃,向西攻打雍丘(河南杞县),斩杀秦朝三川郡守李由。李由还有另一重身份,他是秦朝左丞相李斯的长子。 李斯还不知长子战死,他的日子正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