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火枪兵在线阅读 - 第九十三章 再赴京师

第九十三章 再赴京师

    少小胡姬着汉妆,满身貂锦压明当;

    金鞭娇踏桃花马,跟逐夫君入关墙。

    看着骑马而行的朵颜雍玛,潘兴汉随口吟出一首赞颂诗句。对这个美得一塌糊涂的小媳妇,眼下还不敢生起半点绮念,如同小meimei一样待承。

    前几天,潘兴汉接到朝廷诏书,要他到兵部诏对一年来的作为。于是顺路将便宜妻子朵颜雍玛带上,回潘家口拜见公婆和长房大妇袁红嫣。成为一家人,总要见面,早点和家里说明这事,早点安心,省的心里不踏实。

    朵颜雍玛并没被潘兴汉略带赞赏的诗句所打动,表情一如既往被凄美的忧郁所占据,唯一的变化是多出对即将到来的未知环境的畏惧与抵制,并且这种畏惧随着靠近蜿蜒无际的长城变得越发明显。呈现眼前的长城,似乎就是禁止自由的锁链,增加了她的这种畏惧心理。

    朵颜雍玛为了维护部落利益,遵从父亲意愿嫁给潘兴汉,但并不了解这个在塞北一手遮天的大人物,没有一丝的感情基础。

    游牧部落不像中原有那么多规矩,只要不违反大的禁忌,不会限制每个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朵颜雍玛作为部落首领的宝贝女儿,更是像个自由的小鸟,随心所欲任意驰骋。

    来到磐石营,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生活习惯的骤然变化,朵颜雍玛一时不知所措无法适应,感觉自己就像被上了笼头圈养的牲畜一般,失去了自由,快乐随之而去。

    受到父亲的影响,在她的意识里,手握权柄的大人物都是一些喜怒无常的杀人不眨眼的无法琢磨的怪物。而潘兴汉整日忙于处理各种事务,根本没有机会与之交流,将她放置一边,使她更增加了她对潘兴汉的陌生感和未来生活的恐惧。

    与朵颜雍玛完全不同,潘兴汉越过潘家口关隘,远远看到潘家口村,满身的疲惫一扫而空,充满了温馨惬意,好似已看到家人宁静而又和谐的生活。

    母亲坐上炕上喜滋滋的为女儿缝制嫁妆,另一个母亲同样坐在炕上却愁眉不展,为上初中的女儿早恋而发愁;老父亲用扫把打扫庭院里的积雪,另一个老爹在雪地里站着,用手机和二弟通电话,大声训斥在京城读大学的二弟花钱太费;两个弟弟和火枪兵军卒一起在私塾里听先生上课,另外的两个弟弟逃学在雪地里堆雪人;妻子站在私塾外抚摸着白儿的头夸赞先一步跑回家的野马王是个爷们。不知道她看到朵颜雍玛能否象对待白儿那样充满欣喜。南北方种植的玉米杂交间种也许能获得更大的丰收,应该试验一下,红嫣大致不会反对。

    潘兴汉终于明白脉动为何物,绝不是一瓶水一壶酒,而是亲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即使远在天边,时空无限延长,也能传达彼此的爱意,相互感受喜怒哀乐。他甚至都怀疑自己经过一次穿越,已经具备了特异功能。在胡思乱想之中,两个各怀心事的名义夫妻踏入潘家口的家门。

    潘兴汉与家人简单交代几句,将朵颜雍玛介绍给老母和匆忙从私塾赶过来的袁红嫣,没等婆媳二人问清缘由,就逃之夭夭,带着一群亲卫,马不停蹄奔赴京城。一方面是京城催得急,另一方面也是躲避家人的纠缠和拷问,将难题留给妻子自己面对才是上策。

    潘兴汉早已发现朵颜雍玛的不快,但火枪兵百事缠身,抽不出时间深究缘由。在得到妻子袁红嫣的首肯之前,他不准备增进二人的感情,为以后退身留下余地,也算对红嫣的一种尊敬。

    ——————————————————————————————

    整整一年,自己和火枪兵好似被朝廷遗忘,没人关心,也没有命令下达。潘兴汉乐得这样消停省心,一门心思扩充火枪兵的实力。建设城堡、制造武器、发展民生、收服流民、拓恳农田、缓和部族之间矛盾等等,这些成绩哪一条报上去都是大功一件,但潘兴汉为了躲避朝廷注意,只做不说。朝廷突然想起自己,不知道是何缘由。潘兴汉怀着疑问来到京师。

    回到京师的家,在京师书院进学的弟弟潘兴臣和借宿的徐光启都没在家。安顿好行李,洗漱一番,脱下盔甲换上武将朝服,潘兴汉带着潘富到刘黄裳府上递帖拜访,准备从他那里探听朝廷召回自己的原因。

    “哈哈,快一年没有见到兴汉了,怪想的。听说在塞北发了大财,给我带来什么礼物?”刘黄裳像见到子侄一样,拦住正要行礼问候的潘兴汉。

    “塞北穷乡僻壤的还能有什么好东西,真金白银您又不要,还不是秋天稍过来的风干rou、羊肚包、蘑菇、野鸡野兔之类的土特产。”

    “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佐酒美味,能时时品着也就心满意足了。”刘黄裳面现昏然陶醉之色。

    潘兴汉下意识的将手臂从对方手中拽出,怕他当成火腿啃上一口,“只要您喜欢,这些东西我包圆,供着您吃用。”

    “坐吧,先别说没影的话。眼下这关要是过不了,你上哪弄那些东西孝敬我。”

    “这么说,刘大人您知道朝廷召我进京的缘由了?”潘兴汉随着刘黄裳坐在八仙桌的另一边欠身问道。

    “除了你不知道,朝中大臣人尽皆知,我正要派人去塞北告知,你来了正好,免得一趟麻烦。”刘黄裳说完,从袖口掏出一张白纸递给潘兴汉,“看看吧,这就是你顶头上司王保上书朝廷弹劾你的奏折内容。”

    “多谢刘大人关照。”潘兴汉对刘黄裳行了一个谢礼,接过白纸展开观看王保弹劾自己的内容。

    朝中有人好做官,能提前得到一些消息,预先做好准备,避免了很多麻烦。潘兴汉看着王保指谪自己的十大罪状,先是愤怒,随后变成了然,最后变成不屑。“大人尽管放心,这满纸荒唐言,还砸不倒我。”

    “我也知道这些罪状荒诞无稽,朝中大臣哪个不清楚?就连弹劾你的王保都清楚这些罪状根本站不住脚,可他为何还明目张胆的弹劾你?要是否定了他的弹劾,何必召你回京申对?傻孩子太嫩,朝廷的事情牵扯太多,不是有理就能站住脚。”刘黄裳对待小辈一样开导潘兴汉。

    经此一席话,潘兴汉始觉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兴汉愚钝,还请刘大人指点迷津!”

    “王保有恃无恐的指鹿为马,朝中肯定有肱股大臣替他说话。你要想开脱自己,光凭你这个白丁辩白没有一点用项,说话的机会人家都不会给你。为今之计,只有找个靠山替你出头才可转圜。我已经替你联络了几个朝臣,但都人微言轻,没有大的作用。只有两个人可以替你说话,一个是右都御史宋应昌宋大人,一个是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赵大人。”

    对于刘黄裳推荐的宋应昌,潘兴汉还是知道的。抗倭援朝开始时候,在辽东整顿兵马之时,枪骑兵营曾经在他的帐下听差。至于赵南星,潘兴汉一点也不了解。

    潘兴汉正待要问缘由,刘黄裳解说道:“宋大人你也认识,他对你印象很好,将情形说明,他一定会出头替你说话。赵南星大人负责考察朝廷各级官吏,本人比较正值,又加明年就是京察年,只要他肯替你说话,别的大臣都会给些面子。我已经替你写好荐书和拜帖,你准备好说辞后,带一份薄礼,分别拜见他们试试。”

    “老前辈费心,兴汉感铭五内,就是做牛做马也无以为报。”在没回来之前就这样跑前跑后为自己着想,让潘兴汉大为感动。

    “我与你岳父至交多年,作为长辈理应如此。更主要的是不想让朝廷失去未来栋梁,客气话就不要说,还是把心思放到如何为自己开脱上来。”刘黄裳一副识马伯乐的模样将再次行礼的潘兴汉拦住。。。。。。

    潘兴汉不得不佩服刘黄裳的豁达,谈完正事,转眼就忘记烦恼变得阳光起来。于是老少二人摆下龙门阵大吃大喝。老头喜欢品尝山珍野味,更喜杯中之物,潘兴汉怀疑即使没有任何菜肴,用铁钉沾酱油,刘黄裳也会喝的酣畅淋漓。当然,此时还没有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