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东南亚象棋的崛起
第七百零六章东南亚象棋的崛起 北京时间2011年6月14日,因投资商出车祸生命垂危,造成经费短缺,沈阳棋牌院正式宣布:境之谷沈阳象棋队将从第8轮开始,正式退出伊泰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参赛队因经费问题中途退出联赛,在中国体坛并不多见。更何况,支撑一支象棋队参加完全年象甲比赛任务所需的费用,差不多40万就够了。 “受众广”的潜台词其实是“品位低”! 缺少“精英”关注成致命伤。 “投资商出车祸生命垂危,造成参赛经费不能到位”,这看起来纯属偶然现象。但就这个偶然的突发事件,却逼迫沈阳队不得不退出象甲,因为他们“玩不下去了”。 熟悉中国象棋现状的人都知道,沈阳队退赛不是矫情或者是有什么其他原因,而是真“玩不下去”了。因为如沈阳队一样在“温饱线”上挣扎的队伍,象甲中并不少见。而他们所面临的窘境,又和中国象棋目前在体育经营市场中所处的地位是息息相关的。 不用去调查,相信所有人都不会怀疑,中国象棋是国内受众群最宽泛、群众基础最牢靠的体育项目。但中国象棋备受市场冷落,败就败在“最宽泛”三个字上。 “最宽泛”,意味着“上自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谁都会下两手。进入门槛过低,除了为中国象棋带来了庞大的受众群外,也间接导致这项运动受到了社会精英人士的“轻视”或者说“看低”。用一位象棋从业人员的话来说,你肯定见过领导干部打高尔夫、下围棋、打桥牌的,他们也乐于别人看到他们从事这些所谓的“精英运动”,但你见过几个成功人士对外宣扬自己喜欢下象棋的?“虽然他们十有八九从孩提时就已经接触到了中国象棋,并在不同程度上被这项运动所吸引,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如今对中国象棋的‘轻视’和‘看低’。” 在象棋圈内有这么一个颇为经典的段子:象甲联赛开幕前,赞助商要拍宣传片,让各位大师摆造型,你知道摆的是什么造型吗,打高尔夫球。为什么和高尔夫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样才有精英气质。 “精英”不代表一切,精英看轻中国象棋,不代表中国象棋就没有魅力。但问题是,中国体育的发展和经营本身就存在“畸形”。很多项目不是因为市场需要才得以兴起、发展、壮大的,而是随着“领导”的喜好和重视与否,上下浮沉的。这一点在非奥运项目的“棋牌”上体现尤为明显。 围棋为什么能大兴?领导重视。桥牌为什么能“闷头发财”?领导喜欢。一级一级往上看,地方主管部门为何会对围棋和桥牌的发展大开方便之门,你自己去想。 所以说,能否吸引“精英”的关注其实很重要,因为“精英”往往代表着风向标。 没有国际对抗,意味着没有吸引力。 “传家宝”敌不过“舶来品”! “品位低”只是象棋在这个时代所展现的自身局限性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这项运动还有个很要命的“缺陷”——没有国际对抗。 要说国际对抗,棋类运动中对抗范围最广的当属国际象棋,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舶来品”,众多出色的欧美棋手就好比一座座等着翻越的高山,杵在中国棋手面前。对于中国的国际象棋选手来说,他们从来不缺“挑战”,缺的是“征服”的能力。而即便是成功“征服”的次数有限,但那种走在“征服”路上的快感,就足以让这项运动在中国拥有庞大的拥趸。 至于说围棋,日本和韩国棋手的强大,特别是后者近年来在国际棋争中的表现,同样带给中国棋迷很多兴奋点,他们渴望中国围棋选手去“挑战”、去“征服”,去用实际行动告诉日韩棋迷——作为围棋的发明者,中国人本就该在这一领域做到最好、最强。所以,围棋运动的吸引力,也不缺国际对抗的土壤。 但在这一点上,中国象棋无疑是最弱的。东南亚勉强可以说有一些中国象棋的发展土壤,奈何总体竞技水平太低,无法跟中国棋手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对抗。缺少了对抗,缺少了国与国之间对话的“楚河汉界”,理所当然地降低了对棋迷的吸引力。 国象是“舶来品”,围棋其实也很像是“舶来品”。因为围棋固然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但近代棋争能发展兴盛,要感谢日本;现代棋争能如火如荼,要感谢韩国。韩国也好、日本也罢,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普及围棋的力度,足以让身为发明者的中国人脸红。 一方面,中国体育人不懂得推广、普及自己的“传家宝”,中国人讲究的是“泱泱大国、万邦来潮”,而不是我主动跑到你家门口讲自己好、玩推销;另一方面,中国人在文化上还没有完全摆脱“弱国心态”,假如围棋没有跑到日本“镀金”反舶,领导是不是还会非常重视?假如国象不在欧美上层流行,凭什么到中国傲视着法、子力都很类似,但群众基础却根本不在一个层面的中国象棋————摘自扬子晚报。 越南文化与中国文化同源,因此在民俗文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越南人喜欢下中国象棋就是一个例子。中国象棋从什么时候传入越南的已无从考证,但中国象棋已经融入越南百姓的生活之中。 象棋摊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越南街头的“人棋”比赛。 在河内市的文化用品商店,一般都有中国象棋出售。河内闹市区的书店里还出售各种各样的中国象棋棋谱。每逢周末,河内市中心街心公园的空地上,都有很多人下象棋。观棋的人把棋摊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与北京街头的情景没什么两样。 在越南,象棋的棋子和下法与中国完全一样:一样的棋盘,一样的“车、马、炮”,一样的“楚河、汉界”,一样的走法。 实际上,越南百姓对汉字并不陌生。10世纪中叶,越南建立了獨立自主的国家,此后越南历代封建帝王均提倡运用汉字。今天,越南民间过春节时,仍使用汉字书写对联。越南几乎所有的庙宇至今都保留着大量汉字对联。现代汉语中的几乎每个汉字,在越南语中都有一个相对应的汉越音读法。 专业:水平提升非常快 2009年四月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应邀,赴越南蚬港市参加了“芳庄旅游杯”越南象棋邀请赛。近10天的比赛,柳大师多次与越南象棋选手过招,并近距离感受到越南象棋狂热的氛围,感触良多。 昨日,记者与柳大师把茶话棋,聊起了正在崛起的越南象棋…… 象棋,是中国的国粹,但随着象棋走出国门,它已成为世界智力运动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东南亚,象棋的普及已是非常普遍,越南是其中的佼佼者。 “芳庄旅游杯”越南象棋邀请赛参赛棋手共24名,中国应邀参赛的是蒋川、张强和柳大华,其他著名的棋手还有台湾棋王吴贵临、香港好手陈强安、新加坡郑新福等人,越南方面则有18人参赛。 令人没想到的是,除了中国的蒋川、张强包揽冠亚军外,四强棋手中,越南抢走了另外两个席位。“我前段发挥还可以,但后半程因为体力等原因,所以成绩就下来了,”柳大师颇为惋惜地说,“不过我更想不到的是,台湾棋王吴贵临居然打到了第18名!要知道,他在世界象棋锦标赛中6次进入前四,是顶尖的棋手,但在本次比赛中居然三次输给了越南棋手!”“像进入前四的阮黄林、阮成保两人,水平的确很高,而且越南现在已有一批这样的棋手,假以时日,不可限量!”柳大师谈到越南象棋水平时说,“越南棋手以前我们根本不用重视,但近些年来提升很快,虽然还不足以威胁我们最顶尖的高手,但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业余:1/4人口玩象棋 1/4的越南人会下象棋 比赛之余,柳大师也经常上街走走。他发现,跟中国一样,越南的大街小巷中也有很多的象棋摊,经常是一帮人围着观看。“他们下棋的棋盘、棋子跟我们中国的都是一样的,我看了下他们的下法,有模有样的,虽然听不懂他们的说话,但看得出来他们的热情很高。”“像我参加比赛的那个市,就有一个非常大的棋社,每天来下棋的人非常多。” 谈到象棋在越南的普及,记者根据柳大师提供的线索,采访了胡志明市一名名叫范启源的专业高手,他表示:象棋目前在越南的普及水平非常高,将近2千万人在下象棋,占越南总人口1/4左右!“象棋简单、易学,而且对小孩的智力启发也有帮助,所以很多人都喜欢这种智力运动。”范启源说。 水涨自然船高,有了足够的人材储备,拔尖人材的出现便是自然不过的事了。 待遇:高手每月可拿200美元 17岁越南象棋选手高方青 象棋在越南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官方的重视。“越南有十几个省养有省队,他们都是专业运动员,都是政府出钱养着的,像胡志明市省队就有12名男棋手、10名女棋手,他们每月的收入达到200美元,这在当地是非常不错的收入了,”柳大师说,“他们还有梯队,二线队每月的收入也有800多元人民币,更低一级的‘苗子’,都是在校的学生,也有300多元人民币的收入。” 据柳大师透露,这些专业棋手除了平时的训练,也经常参加一些比赛,像越南就有全国个人赛,共有38名棋手参加,如果拿了冠军和不错的名次,奖金也是非常可观的。 生活有了保障,下起棋来自然心无旁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下象棋”,也难怪他们的水平会提升这么快。 据了解,象棋在越南的“礼遇”非常高,他们把象棋棋手视为民族英雄,加上待遇不错,所以人人都抢着学棋了。 瓶颈:理论学习仍不够 “越南象棋目前还不足以对我们构成威胁,这些都是由于历史和现状所决定的,”柳大师说,“现阶段越南象棋的水平还是差中国棋手一些,特别是在顶尖高手这个层面上,这主要因为象棋毕竟起源中国,我国棋手在对象棋理论的理解、象棋细胞的天生遗传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他国所无法取代的。” 据了解,越南象棋的发韧始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广东、广西与越南的交往非常便利,很多高手到越南“跑江湖”,带动了越南象棋的发展,但进入到顶尖层次后,越南象棋水平便停留某一个阶段上了。“我发现,他们很多棋手都喜欢实战,但不太重视理论,虽然他们也在研究我们的棋谱、打谱,但由于没有更高层次的棋手来深刻的传授象棋理论,进步是不太明显的,”柳大师说,“靠自己摸索、实战能够达到一定的层次,但没有理论的支持,难以达到最高的水平。”“不过,从象棋普及看,中国需要越南,越南需要中国。越南需要我们更多的出访指导,像这种比赛,希望能更多的进行,特别是深刻传授象棋理论,这样就有希望更快一步加速棋艺提升。中越联手,对象棋未来的繁荣复兴意义重大。”柳大师说。 不局限于一城一池,柳大师的眼界放得很远。 ————摘自楚天都市报 对于东南亚国家在中国象棋上的投入,本大人是为我们暗暗捏一把汗的,希望真不要是墙里开花墙外香才好…………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