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灵异小说 - 都市异志录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三十章 曹丕的野望

第二百三十章 曹丕的野望

    曹丕为何这么想当皇帝?

    这貌似是个很无聊的问题。但凡站在权力的金字塔上,不管是谁都会忍不住往上爬,对于曹丕来说,他已经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距顶峰仅一步之遥,这种诱惑力是任何人都无法抵挡的。

    在公元贰佰贰拾年这个时候,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然形成,包括黄河流域的中原以及黄河以北的广大区域均该纳入魏国,也就是曹丕的势力范围,但遗憾的是,曹丕他能直接控制的地方实则仅限于自己的藩国——冀州的十个郡,但中原和黄河以北还有十几个州,这十几个州,包括治下无数郡县名义上仍是汉室领土。再说曹丕能呼来喝去的官员,也只有魏国的直属官员,其他各地方官,包括汉朝国都许昌的朝臣,名义上也仍是汉室臣子。

    显然,曹丕没法通过自己的政令折腾那些属于汉室的地和人,他只能依靠政治手腕间接施加影响。

    只要当上皇帝就没这么麻烦了。

    曹丕肯定在心里暗暗抱怨,如果老头子死前称了帝该多好。

    早在曹C还活着的时候已有无数公卿撺掇他称帝,以曹C的威望要迈出这一步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但他至死都没答应。而今,曹丕则全没这方面顾虑,那些当初困扰他老子的哲学理念无法对他造成半分束缚,可他的威望却与曹C相去甚远,所以,他要想称帝,还必须付出更多更多……

    路得一步一步地走,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曹丕很清楚,自己要达成这一愿望必须找人帮忙。

    “请尚书陈群来。”曹丕下令。

    陈群出身颍川士族。前些年,当曹丕和曹植激烈争夺世子之位时,他果断地站到曹丕一边,与司马懿、吴质、朱铄合称为曹丕的“四友”,曾是一位铁杆******。

    须臾,陈群匆匆而至。

    “见过王上。”

    王上,这个称呼让曹丕心头又涌出一丝遗憾。如果是“陛下”就好了。

    曹丕的内心世界不会在脸上表现出来。

    他笑意盎然地对陈群说道:“长文,我想再听你讲讲你前两天那个提案。”

    就在几天前,陈群提出一项新的官吏选拔制度,这里面大有文章,当时曹丕觉得有风险,暂时压了下来。现在,曹丕意识到,这项提案或许正是能帮他登上九五之尊的门票。陈群早料到曹丕会松口,他定了定神,遂将自己的提案娓娓道来。

    “想当年,先王推行唯才是举,一旦发现人才,不管对方出身多低微、品行多差,只要有一技之长,哪怕是J鸣狗盗之辈都会毫不犹豫授以官职。不可否认,唯才是举确是平定乱世的法宝。可时过境迁,如今中原和北方日趋安定,无论庶民还是士人均难有机会直接在王上面前展露才华,再者,纵横于乱世中的狡诈之徒往往德行欠缺,也不适宜治理国家。所以,臣认为,选拔官吏的制度应该规范起来……”

    曹C推行“唯才是举”是基于乱世重人才的现实,但这严重伤害了士族利益,把从政当作唯一出路的士大夫不可避免要跟庶民竞争有限的官位。

    都是些废话!曹丕暗想。但他仍是装出饶有兴致的模样。

    “嗯,你接着说。”

    “王上应该知道二十年前许子将将著名的‘月旦评’吧?”

    曹丕点点头。他很清楚许子将的“月旦评”是怎么回事。

    自东汉时代,士人之间通过相互标榜提高名气和社会地位,倘若有幸得到名家赞誉,更等于拿到通往仕途的敲门砖。

    许子将每月初一都会品评士人,“月旦评”由此得名,就像今天的选秀节目一样,只要得到许子将佳评的士人无不身价飙升。

    那时节,无论在朝在野者都对许子将趋之若鹜,曹C早年为求得许子将的评语更是踏破铁鞋,许子将甩了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雄”让曹C声名鹊起,从此赢得闯荡世间的重要资本。

    许子将堪称当时的金牌品评师,乃是这一领域的绝对权威。

    陈群接着说道:“不过,许子将品评士人的行为并非由官方发起。而臣提出的这项官吏选拔制度,其实是将‘月旦评’官方化、系统化。简要言之,即在各州、郡设置中正官。中正官根据士人的德行、才学、家世三项指标为依据,定期品评本地士人。品评结果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总共九个品级。朝廷选拔官吏,根据士人的定品成绩择优录取。”

    “那么,中正官又由什么人来做呢?”曹丕一句话问到了重点,无须多言,倘如陈群所说,各州郡的中正官无疑掌握官吏选拔的命脉。

    “臣认为,中正官的人选务必是各州郡名望最高又兼具才德之人。”

    “名望最高又兼具才德之人?”曹丕心知肚明,陈群所指无一例外都是地方上的豪门世家。说白了,这项官吏选拔制度乃是给像陈群这样的大家族谋取利益。曹丕闭目沉思,半晌没有说话。陈群也闭上了嘴,他知道这时候需要给曹丕留出思考的空间。

    过了片刻,他清楚地看到曹丕的胡须微微颤了一下。他意识到,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必须直击曹丕内心,突破曹丕最后的心理防线。

    “天下的士大夫无不翘首盼望为陛……哦,为王上效力……”

    这句话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曹丕缓缓睁开眼,死死盯着陈群。“你说,我有没有天命?”

    “王上自然有天命。”

    “士大夫都明白天命的道理吗?”

    “士大夫都明白,只是庶民在这方面感觉就相对迟钝了些。”陈群这么说也无可厚非,庶民能混口饱饭吃已属不易,更别提读书学习了,士大夫则凭借知识牢牢控制着社会舆论,而曹丕口中的天命,其实便是社会舆论的导向。

    曹丕仔细琢磨着陈群的话。假如通过这项法案,放给士族足够的权益,士大夫肯定会全力支持自己登上皇位,可等自己登上皇位之后呢?士族的力量也会变得空前壮大,这无疑会削弱皇权。曹丕不傻,他知道这是一笔危险的买卖。盘算了许久,终于,他想出了一个既能赢得士族支持,又能在未来强化皇权的对策……

    “长文,我同意了。明天,你就在朝堂上把这项法案重新提出来吧!”

    陈群辞别曹丕,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出邺城王宫,他想起很多年前,当他还小的时候,他的爷爷——颍川名士陈寔曾一边摸着他的头一边说:“你这孩子日后必兴旺我陈家。”是的,我要兴旺陈家,更要兴旺天下士族!

    陈群的官吏选拔制度改革正式实施,史称“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从此,魏国彻底推翻了曹C早年奉行的“唯才是举”,改由士族垄断官吏选拔权。刚开始,中正官评定士人尚依据德行、才学、家世三项考量,久而久之,士大夫为了维护自家利益,将家世这项指标的重要度定得越来越高,最终发展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