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夏启王在线阅读 - 第154章 伏击战

第154章 伏击战

    安邑城的征兵事宜非常顺利,尤其是启赎身的那一批人,他们强烈要求参军,那怕是让他们当伙计、干杂活也成。

    近四年来,他们已经度过了最难熬的日子,生活渐渐的安宁了下来,绝大多数人有了颇丰的家财,日子一年强似一年,这些,都是启恩赐给他们的,绝大多数人不敢忘怀,启府不肯收下他们送上门的任何东西,只能在关键的时候帮助他一把。

    再说,打三苗,对他们也有利,他们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支持启,也是在保护自己的财产。

    这其中,不少人是二十多年前那场大战中抓来的三苗人,他们的心情比较复杂,启对他们有再造之恩,自己及后代已经在这里生根发芽了,也有了财产,可三苗人与他们本是同种同族,他们当中,不少要选择了回避,过好自己的日子。

    对于这些的态度,启表示理解,在征兵的时候,遇到这种身份的家庭,要求安邑城的官员不要为难他们。

    启在城东建立了一座军营,所有征召上来的士兵,包括各府的奴隶,全部到军营集中,启令克牙和山南对他们进行筛选,启则带着人察看军营的建设情况。

    柯生的身子早就康复了,他如鬼魅一般,远远的随在启的附近,密切的关注着启的四周。

    几匹快马奔来,羽江甩蹬下马,向启走去,“大哥,三苗人果然向襄阳城动手了。”

    “哦”,启的脸色阴沉了下来,“看来,他们这一次的野心真大啊,回府去。”

    启、羽江带着人,骑马回到了启府,进了书房,屏退了左右,二人独自坐下。

    羽江给启斟上茶,也给自己斟了一杯,一饮而尽,“昨天,三苗人果然袭击襄阳城,襄阳城守军奋力抵抗,双方打的很激烈。简仪老将军根据大哥的计划,果然在襄阳城以西五里处发现了打算伏击他们的三苗人,便悄悄的绕到了他们的背侧,突然发起攻击,当场斩杀二千多人,另有三千多人被赶入了汉水,被一一射杀,剩下的全部向南逃去,攻打襄阳城的三苗人见势不妙,也向南逃走了。”

    “太好了,这些惨败,虽然不能足以损伤他们的真正实力,也会让他们消停一些时日,只是,我们也错过了击退三苗人最好的时机。如今,阳城仍然没有消息,三苗人有了足够的时间收拾参卫和竟陵城的防线,再打他们,就难了。”

    羽江开口说,“参卫和竟陵城一夜之间失守,必定极大的震动中原各部,老将军的这一仗,可以挽回一些面子,给中原各部吃一颗定心丸。小弟以为,阳城必定会打老将军的主意,请他挂帅征讨三苗人,老将军定会推托,举荐大哥,到那时,万一阳城果真的允了老将军所请,由大哥挂帅,又当如何?”

    启撇了撇嘴,不屑的说,“我是不想出这个风头,出力又不讨好,打输了,父亲跟着受到牵累,打赢了,我们更将成为众矢之的。”

    羽江笑了笑,“大哥果然不愿意?”

    启瞪了他一眼,“哼,刚到安邑城时候,我确实想过,几年下来,我已经看透了各部落的争斗,商均,那么一个无世无争的老实人,都被他们拿来当枪使,我是烦了,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岂不能很好,如果安邑城呆不下去了,便回涂山去。”

    羽江明白他的意思,“商均一事,让大哥寒了心,他是受到全松胁迫,被圈在了帝丘城,这么一个无辜的人,事后仍有人拿他说事,给大王和大哥施压,要求大哥交出安邑城,并要求大王把朝政和军事大权交给司空皋陶,以防止再出现像丹和商均这样的叛乱再次发生。“

    “大哥的心思,小弟明白,大哥一直守着安邑城而不放手,就是为了应付三苗人的再次侵犯,参卫和竟陵城的防卫在益的手里,大哥不便强行夺取,也不方便干预,守住安邑城是最好的选择,进可攻,退可守。”

    “现在三苗人果真打过来了,除了伯铿,恐怕再没有人担当起这份重责了,小弟虽然没有与伯铿打过交道,但是,小弟知道,伯铿十分欣赏大哥的才干,小弟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当阳城的旨意送达彭国的时候,伯铿一定会推辞,他想把这个机会让给大哥。”

    羽江不仅做事邪,对人性的了解也很深,不愧是侦揖世家出生的,启想起了在彭城的时候,伯铿对他说过的一席话,争王位!

    王位有什么好坐的,父亲自登上王位之后,反而没有做司空的时候自在了,做起事来缩手缩脚的,很多权利被迫交给了司空皋陶大人,这是传统,自己也得夹起尾巴来做人,再想起丹和商均的下场,真是悲惨。

    启这时才明白,商均为何一直沉迷于曲舞,先王舜为何让商均远离朝政,一代代大王为何不愿意将王位交给自己的儿子。

    如今,各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强大,阳城的力量越来越弱小,竟陵城和参卫城先后丢失,阳城的军事力量将遭受严重打击,实力将更加弱小,父亲的压力将更大,阳城,将不断走向衰弱。

    在这个时候,自己必须保住安邑城,这是根基,有河水这一道天险,阳城可以丢,安邑不可失,大不了,把王城迁到安邑来,一旦到了这里,便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少一些牵制。

    启把自己的想法对羽江说了,羽江击掌叫绝,“大哥的这个主意高明,先王尧在位的时候,王城设在平阳,先王舜继位后,把王城迁到了阳城,如今,大王继位,仍在阳城,却处处受制,如果把王城迁到安邑,有安邑城军民的支持,大王便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了。”

    “在把王城迁到安邑来,必须得有一个特别好的时机,要么,阳城受到三苗人威胁,要么……”

    说到这里,羽江停了下来,看着启,启有些不解,“要么是什么?”

    “要么,大哥立下不世之功,利用这份功劳,压制住阳城反对的声音,才能保证顺利的把王城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