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福王在线阅读 - 第三十六章 神秘农庄

第三十六章 神秘农庄

    都说新年新气象,这洛阳可不止过年才这样,不过这天启六年很特别。先是王府收回了几个小的农庄,这样一来能分配给每户百姓耕种的地就少了,可大家都没啥意见,一来这几个农庄占地不多,二来王爷可宣布了从今年起佃户们都开始减租了。

    减租幅度之大,让百姓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耕种满三年以上的田地只收取一成的租金!往年收三成的时候大家的粮食都多得没地方搁,现在还不得堆成山去啊?还好按老规矩,吃不完、放不下的都可以卖到王府去!要说咱王爷就是好,收粮的时候从来不给打白条什么的,只要符合要求,这边过了称那边就能领银子!

    今年最大的改变来自年前,离洛阳最近的伊王受不了肥皂的诱惑,很是没骨气地举起白旗投诚来了。现在作为江南地区的总代理商,正窝在家里偷偷接待从各地赶去的商贩。做为交换,伊王很是小气的答应把封地内所产的煤、铁全抵押给朱由骢。这下子被封为颖冲王的朱由渠终于成功转型了,从一个纨绔王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地下商人。

    也有少数的人注意到了,被收回的那几个庄子都是位置最偏僻的。而且还进行了戒严,由王府派出了好几队军士牵着恶犬在四周巡逻呢!甭看军士们都是自家的娃子,可真要想讨点关系什么的混进去,他们会很严肃地指着不远处新立起的牌子,然后微笑着告诉你那上面写的是“擅入者斩”!

    现在不愁钱花、不缺粮吃,又有了资源的朱由骢在得到了孙元化等人后,终于可以开始他的军事大变革了。今天他就带着不少的学子来到了其中一个庄园里,细心的人会发现他身边少了两大忠宦。初具jian商之形的小常子正在从云南赶回来的路上,他干什么去了还真没人知道;忠臣小乐子则去了南京及浙江闲逛,顺便收点无花果树脂回来。

    “禀报将军,经过属下的严格筛查,现共挑选出自愿留下的五百一十六人,都是祖祖辈辈老实的匠户出身;其中您特别要求的铁匠有两百一十九人,擅长机关巧器制作者六十七人。”孙元化在朱由骢等人进入庄园后就迎了上来,仔细地汇报着。

    “嗯,很好!”朱由骢想了想,又问道:“其他的人呢?”

    “都遣返原籍,或按小王爷说的就地安置了。”这次孙元化总共带了将近两千户的匠户过来,可是经过几近苛刻的筛选后,大半的人都离开了。被淘汰下来或不愿意继干这匠户营生的人在见识了洛阳百姓的生活后,多数都选择了留下来,有点技术的都进了王府的那两个作坊或各村的农具生产点;真正回去的人顶多就有几十户,也都发给了丰厚的路资。

    看着台下的数百精英,是的精英!他们面容憔悴、衣杉褴褛、双手粗糙,他们地位卑贱、毫无尊严、目不识丁。士人们常说“万般阶下囚,唯有读书高”高举道义的大旗,肆意的贬低他们,将他们说成是连什么都不如的贱民。可没有他们,农夫还处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大家都还在结草为庐;军将们也甭打仗了,要打也行拣点枯树枝、烂草藤找个地方混战去;士人们现在更是连刻简为书都做不到,大概只能滴血成书,还是滴在地上任人踩踏的那种!这样一群促进着社会发展,改善着国计民生,推动着历史前进的人不是精英,那谁才是?

    “各位师傅!本将军先在这里给大家告罪了!”朱由骢保持着他特有的谦逊,接下来的话他实在不忍心说,“从现在起,所有留下来的人不再有自由,甚至不再有自己的名字,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你们存在的任何迹象,你们的家人也将处在最严格的监管之下!因为我们要做的是一系列改变大明命运的大事情,从这扇大门关闭的这刻起,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将不能踏出这里。你们留下来就是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全部贡献出来,并且在这里学习到前所未有的技术!或许你们致死都不会有人知道你们做了什么,但本将军会记住,总有一天全天下也会知道你们所作出的牺牲!”

    台下依旧鸦雀无声,不是因为大家都没有怨言,而是他们早已经习惯了、麻木了。名字对他们来说就象个符号,跟啊猫啊狗没什区别,他们更是从来都没有过自由,现在只是从一所监狱到了另一所监狱而已;不同的是,这所监狱的头还有那闲心给他们做点训示。

    他们留下来仅仅是因为他们舍不得祖传的这点手艺,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去处。他们早已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希望,经过这几天的观察,在这洛阳至少还能吃得饱,还能有间房屋给自己和家人遮风避雨。明天,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遥远!活下去,才是他们唯一的理由!

    “谨尊将军命令!”隔了很久才在孙元化的带领下,呆板而程式化地回应着。

    “现在本将军先宣布一下你们今后的待遇!”朱由骢很心疼,但没有办法。他不知道自己准备好的那些招数能为他多争取到多少时间,他知道的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只能是荒谬的笑话!现在的他没有时间更没有能力去改变天下人的观念,他能做的只是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内尽量善待这些朴实的百姓,让他们少遭点罪少受点苦。

    什么?当听完朱由骢宣布的条例后,匠人们都怀疑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将军是不是疯了,或则是太无聊在拿他们寻开心。一个月一百两?还是最低级的工钱?超额完成任务了还有什么奖金?

    在场的大都是军中匠户,除了那些火药匠人逢年过节的时候替官爷家里做点零碎的烟花能讨到点赏银外,这年头谁干活还有银子的?年轻的匠人长这么大就没见过银子是啥样,每个月那点饷粮能到手一半,就算碰到青天大老爷了!

    “好了,现在开始预付给大家这个月的工钱!”朱由骢知道人的主观积极性是要起很大作用的,既然不能改变他们的地位,那就先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必须让他们切实地看到希望,真心实意地付出他们的劳动,而且这也是他们应得的。“你们的家人将和洛阳城其他的百姓一样获得租种土地的权利,并且他们都只需要上缴一成的租金;你们的孩子,只要符合年龄的都将进入县学!每月逢十,他们还可以到这里来看望你们……”

    捧着白花花的银子,匠人们激动得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足足一百两,这可是真金白银啊,自家祖祖辈辈恐怕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吧!有了这一百两,家人再也不用挨饿受冻了,也不用吃那合着野菜的稀粥了,更何况他们跟民户一样有了地种,缴的还是最低的地租,孩子居然也能进学堂!监管就监管呗,咱还真没想跑,换个地去哪找这样好的待遇?

    干了,咱这些匠户不就会一门手艺,还有一身的力气吗。现在吃得饱穿得暖的,还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咱就是累死也愿意!至于那个什么会见家人的时候也得军士在旁的霸王条款,则被他们自动忽略了,不就是有人看着吗,咱又不跟老婆亲热怕个啥?

    “最后,他们……”朱由骢指了指自己身边的学子,这些人都是天启二年陕西地震时收留的孤儿,忠诚上完全没有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已经是书院里成绩最好的了。“他们将一直跟在你们的身边,学习你们的技艺!”

    不就是学手艺么,现在咱的儿孙们都进了学堂,以后可不能跟着咱再做这下贱的营生了,祖传的手艺就这么带到棺材里也是浪费了。再看看这些后生,那可都是文质彬彬的儒生,让他们跟咱学手艺,那还真是抬举咱了。也有那心思活泛的,琢磨着会不会教会了徒弟饿死自己这个当师傅的;但转念一想这学手艺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这段时间自己可能攒下不小的家财,也就放下了心思。

    PS:今天在书评区做了一点小小的剧透.

    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