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梦幻初唐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巴掌的事情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巴掌的事情

    是啊,怎么办

    这个问题不光是鞭长莫及的武元庆他们在想,京师长安的朝臣也在想.

    关于接受吐蕃求和的事情,在吐蕃使节到了长安的第五天就已经定了下来.其实这个还能更早定下来,因为根据前方送来的捷报和武元庆写的奏折上详细的军情,李世民和众高层就知道想灭掉吐蕃很困难,打成现在的局面已经差不多了,再打下去也就是多占点土地多杀点吐蕃人罢了,而且现在冬日,气候太过恶劣,又是高原,实在不适合继续打下去了.

    所以即使吐蕃人不来求和,大唐也会罢兵休战的.

    意见早就达成了一致的大唐君臣实际上第一天就能答复吐蕃使节的求和请求,只是因为李世民有感于吐蕃人之前的嚣张跋扈以及敢威胁他的事情,故意拖了五天来晾一晾吐蕃使节.

    至于吐蕃人再一次提出要求娶公主,李世民第一时间是暴怒的,差点把答应下来的罢兵决定给否了,最后李世民是费了好大劲,又在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大臣的劝说下才忍下了怒火.

    这也得说吐蕃这次派的使节还是有脑子的,没有把求和和求亲的事情一起拿出来说,不然的话两个请求一个都没可能实现.

    不过罢兵决定虽然不能收回,可是求亲的事情李世民是一口否决了的,告诉吐蕃使节不要得寸进尺,求亲的事情没得谈.

    但无奈,出发前赞普松赞干布就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帮他求娶到大唐公主,自家老大交代的事情必须给办成了,不然回去穿小鞋怎么办.

    基于这个原因,吐蕃使节发挥了不要脸的精神赖在长安不走了,天天上奏折就说一件事,吐蕃赞普求婚要娶大唐公主,望大唐皇帝可以看在吐蕃赞普一片赤诚,对大唐万般仰慕的份上答应请求.

    当然如果只是吐蕃使节耍无赖,李世民一个口谕的事情就可以把他赶走,可无奈的是朝中不少大臣都对嫁公主给吐蕃赞普的事情表示赞成,其他一些大臣虽没说赞成,但却也是乐见其成的.

    皇帝不愿意下边赞成的大臣们会找出一万个理由说服皇帝同意,因为嫁公主给异族大唐又不是没有先例,关键的嫁公主对大唐有好处啊,不光可以解决掉西南边患,让西南地区有几十年的稳定,而且吐蕃那么强大的一个国家归附大唐成为大唐属国,也会增加大唐的实力,还让让吐蕃成为大唐西南疆域的一个屏障,以后打其他国家的时候也可以让吐蕃出兵帮忙,这都是非常对大唐有利的事情,而大唐需要付出的这是一个公主而已,这买卖坐下来不亏的,再说了能让强大的吐蕃上赶着求亲,一次一次又一次,不也显得皇帝你文治武功是历代少有,是当之无愧的天可汗吗

    文官们的嘴皮子多利索,引经据典外加不要脸的吹捧,李世民真就被说的有些心动了.

    是啊,既然干掉吐蕃是没可能了,也答应了要罢兵休战了,那何不更拉近一下大唐和吐蕃的关系,说到拉关系收买人心还有比嫁女儿联姻,成为翁婿关系更好更牢靠的办法吗

    如此想着李世民是真就动了答应求亲的心思,尤其温彦博说的很对,之前又不是没有例子,自己能把皇妹嫁给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儿,能把临洮县主嫁给契苾何力,那再嫁一个公主给吐蕃赞普又有何不可.

    只是李世民虽然动心了,又有很多文官赞成这件事,但是军方大员却是基本一致的表示了反对,军方人反对倒不是觉得公主嫁给吐蕃人日子会过的多么不好这种为公主考虑的原因,主要是军方人觉得打了一仗还是要嫁公主,军方太丢人了,好像显得军方无能一样.

    嗯,在长安的军方大员的想法和程咬金,牛进达,执失思力三个人是一样样的.

    所以,军方坚决反对,和赞成的文官吵成了一团,可军方的人嘴皮子不利索,就算有李靖,李绩这样的靠脑子吃饭的智将,依然吵不赢文官,但本来军方也不是靠嘴吃饭的,吵不赢,打总能打得赢吧,于是在没了程咬金这个老货的情况下,尉迟老黑当仁不让的做了急先锋,第一个对文官伸出了蒲扇大的爪子.

    然后,一掌,就只用了一掌,轻飘飘没用力的一掌,让本就疾病缠身数年,今年越发不济事的温彦博直接躺在了太极殿上.

    我勒个去,第二宰相给干趴下了这还得了,李世民赶紧喊御医救人,文官们不管是赞成的还是不赞成的统一的,群情激奋的将矛头转向了尉迟恭.

    什么和亲,什么圣人言都特么扔到一边了,文官们团结起来誓要弄趴下尉迟恭.

    军方的人也不干了,去你娘的,是你们身子骨太弱好不好,你们特么竟然敢怪尉迟老黑,当我们眼瞎啊,没看到尉迟老黑只是伸手拍了拍温彦博的后背啊.

    然后朝堂上乱成了一锅粥,要不是李世民大声呵斥将两方分开,太极殿里绝对会上演一场全武行.

    分开是分开了,可之后的很多天里朝会就没像过样子,文臣武将彻底对立起来了,两句话没说话就怼在一起了.

    这样的情况下还谈个屁的事情,议个鸟的求婚啊.

    朝堂的乱象一直持续了十多天,温彦博转危为安才告结束,而在此期间尉迟恭和四五个最近上朝时候没忍住动了手的将军才被从牢里放了出来,可放是放了出来,该有的处罚还是要有的.

    尉迟恭罚俸一年,其他人半年,处罚虽然算不得重,但总算也是给了文官们一个交代.

    不但如此,为了防止闹事,被处罚的几个将军在和亲事情朝中作出决议之前统统被禁足在了家里.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没了几个最活跃的捣乱分子,赞成和亲的文官们占据了上风,加上李世民心中已经倾斜的天平,和亲之事很快就通过了朝议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