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宅男的大明在线阅读 - 第十章 君臣都哭穷

第十章 君臣都哭穷

    给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鲁总兵刘泽清下了入京勤王诏书的第二天,紫禁城,天还没亮,崇祯皇帝独自一个人躺在龙床上,他迷迷糊糊地做了一个梦,梦见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等大明将领没有一个人应诏勤王。李自成的农民军杀进了京城,紫禁城里火光冲天,一个青衣白毡帽的粗糙大汉提刀在金銮殿上追杀他。

    更恐怖的是,十五年前被他在殿前下狱、凌迟处死的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就在一旁看着,还指着他的鼻子对那提刀的青衣白帽贼说:“杀了崇祯,他就是那个昏君!”

    听袁崇焕说“昏君”两字,三十四岁的崇祯皇帝全身直冒冷汗,从梦中惊醒,大叫一声坐起身来。

    自崇祯二年,十八岁的崇祯诛戮了“九千岁”魏忠贤,将他的党羽尽数逐出朝廷,朝中阿谀逢迎的大臣,就以“中兴英主”来拍崇祯的马屁,“圣上英明”这样的话每天听上百次,崇祯自己也就信了,所以即便梦中听到“昏君”二字,崇祯也难以接受,突然惊坐而起!

    崇祯醒来后,望着空荡荡的龙床,发现是噩梦一场,喃喃自语安慰自己:“朕节俭自律,为了社稷不近女色,为了国家每日勤于政事,睡觉都只睡两三个时辰,不到三十岁头上的青丝就开始变白发,怎么会是昏君呢?现在内忧外患,都是袁崇焕那些jian臣误朕,他们都该杀!”

    这时,门外站立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听到崇祯皇帝的惊叫,推门进来,来到龙床前跪安,问道:“皇上又做噩梦了?”

    崇祯点点头,问王承恩道:“现在几更了?”

    王承恩回答道:“回皇上的话,三更天了。”

    崇祯整理了一下自己额前的头发,用衣袖擦拭了一下额头的冷汗,走下龙床,对王承恩说:“时候不早了,朕该上朝了。”

    王承恩便赶紧命两个宫女和两个内侍太监上前,帮崇祯皇帝穿好龙袍。

    崇祯梳妆完毕,穿上龙袍,戴上乌纱翼善冠,龙辇也就备好了,一行人自寝宫行向皇极殿,与群臣商议捐助兵饷之事。

    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克了京师的门户大同、宣府,为勤王之师筹集兵饷就变成一件极为紧迫之事,崇祯皇帝让太监去向各路大军宣诏时,口谕答应给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等勤王之师各二十万两白银做兵饷。明末国库空虚,他们的手下将士少的五个月,多则十四个月没发军饷了。

    “士农工商卒”,当兵的在明朝是没社会地位的。尤其明末乱世,从军的人,大多是为了可怜的军饷从军——有了军饷,他们的家人才有可能不在饥荒中饿死。宁远等边军已数月没发军饷,如果他们入京勤王,还不给发点兵饷,那十有八九指望不上了,还可能哗变或投降农民军。所以,崇祯皇帝对筹集兵饷的事很重视,一大早就兴冲冲赶往皇极殿。

    皇极殿是明朝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所建,落成初名是奉天殿,到嘉靖四十一年,改名皇极殿,是紫禁城里最重要的宫殿之一,也就是民间传说的“金銮殿”。一般只有涉及大明社稷安危的大事,比如天子大婚、册立皇后、出征仪式等皇帝才在这殿中举行。

    崇祯皇帝在这里会见群臣和戚官筹饷,目标是一百万两饷银,这是关系大明王朝生死存亡的机会!

    这天一大早,崇祯皇帝和太监王承恩等几位内侍到了皇极殿,竟然发现大殿内又空荡荡的,一个大臣和外戚都没有!这样的场面,在崇祯十七年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三十四岁的崇祯皇帝一身黄色衮龙袍,一个人坐在高高的龙椅上,面色铁青,一言不发,旁人明显可以感觉到他内心的愤怒。

    见崇祯的脸色不太好,身边的王承恩赶紧上前请示道:“皇上稍等片刻,老臣这就去命人再鸣钟鼓。”

    在紫禁城午门正中的门楼两边,分别有两座阙亭,里面放置了一皮鼓和一铜钟。平时早上只要鼓响,长安门的左右两门就开了,百官步行进长安门,经天街,上金水桥,入承天门,继而进午门,到皇宫大殿上朝。等到百官都进殿站好,就鸣钟关闭长安门!这叫“鼓严肃班,肃班鸣钟”。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钟鼓齐鸣”。王承恩上前请示“再鸣钟鼓”,意思是要钟鼓齐鸣召集众臣。

    崇祯皇帝一挥龙袍的袖子,任性道:“今天宣诏之人,定要全部到齐,否则钟不歇,门永不闭!”

    于是,午门两边的钟鼓齐鸣,经久不息。那些睡过头或准备不上朝躲避筹饷的大臣们终于知道自己闯了大祸,急忙夺路狂奔赶来皇极殿。

    明朝的文官多住西城,在大殿上却站东边;武官们多住东边,在大殿上却要站西边。原来一般都是大臣比皇帝先到大殿,赶到之后,走到对面各就各位。那天,崇祯皇帝在大殿坐着,脸色铁青,窝着一肚子火,文武百官自然不敢大摇大摆在大殿上走到对面去站班上朝,否则崇祯皇帝一生气,有可能找个大不敬的理由就把他们砍了——这样的事崇祯也经常做。

    想当年魏忠贤那么嚣张跋扈,也被崇祯不动声色干掉了,群臣对崇祯还是心存畏惧的。他们只好在地上匍匐前行,在大殿上像狗一样爬到对面,然后再直起身子上朝,等候崇祯皇帝的指示。

    到了中午,站班的朝臣和征召的戚官全来齐了!崇祯皇帝严厉的目光扫过殿中的群臣,落在户部尚书倪元璐身上,故意厉声问道:“倪大人,坚守京师,筹饷乃是头等大事,户部为何迟迟不拨付一百万两军饷?尔等这是要欺君误国吗?”

    户部尚书倪元璐赶紧跪在地上,道:“圣上明察,国库仅有区区四十万两银子,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听国库里也没钱,崇祯皇帝这时语气稍微缓和,对群臣以近乎恳求的语气说:“诗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众位爱卿,现在国家有难,国库又空虚,诸位世受皇恩,还望能解囊相助,解囊相助啊!”

    明朝大臣的俸禄,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朱元璋小时候父母死于饥荒,与当时的贪官有直接关系,所以明朝给官员定的合法俸禄很低,海瑞当年为母亲祝寿,买了两斤rou都立时传遍官场。明代皇帝对最赏识的大臣和勋戚赏赐银两也低,到三百两就是奇闻了,张居正在家乡盖房,神宗赐银达一千两就被时人称为:“其数已太多”!所以崇祯给平西伯吴三桂发一千两内帑,他自己认为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崇祯一向幻想大明官员恪守儒家的道德规范,即使俸禄微薄,也会不计私利,为朝廷卖命。所以崇祯天天给大臣们念叨节俭,灌输廉洁奉公的大道理。这时,“闯贼”都快杀到居庸关了,火烧眉毛,崇祯还在给大臣们讲“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殿下的群臣纷纷窃窃私语。

    内阁首辅魏藻德性子急,一泡尿在裤裆里憋不住了,便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皇上,非臣等不想捐饷,只是臣等平日俸禄微薄,上有高堂,下有妻儿,实在没有余钱!”

    魏藻德是崇祯刚选拔的新任内阁首辅大臣,崇祯皇帝见他勇敢站出来,心里颇有期待,觉得此人平时阔论爱国,抨击腐败掷地有声,一身浩然正气,此时国难当头肯定能为君分忧,没想到魏藻德一上来就哭穷,当头给自己浇了一盆冷水,崇祯皇帝大为不悦,斥责魏藻德道:“魏藻德,你口口生生说自己家里没钱,但有锦衣卫告诉朕,你可在外养着两位小妾呢!”

    见性情多疑的崇祯派了锦衣卫盯着自己的私生活,还当面揭了自己的短,好面子的魏藻德急了眼,也顾不得当众顶撞圣上,说:“熟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社稷已危,皇上何不用内帑暂充军饷?难道皇上还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吗?”

    一提内帑,崇祯皇帝心里就有气,群臣都以为内帑丰厚,甚至谣传有三千七百万两白银之多,实际上连续多年入不敷出,崇祯的内帑已所剩无几,崇祯皇帝只好万般无奈地回答说:“非朕不愿也,只是内帑业已用尽,还望诸位臣子慷慨解囊。”

    见皇上自己也不愿拿出钱来当军饷,内阁首辅魏藻德也哭穷,殿下的大臣便不再说话,沉默不语装君子!晚明时期,士大夫虽满口仁义道德,伪君子巨多,道德水准却惊人低下,包括殿前这些名闻遐迩的朝廷重臣。

    金銮殿里一时鸦雀无声,地上掉下一根针也会听见。

    见群臣毫无表示,崇祯颇为沮丧,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勋戚中。他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岳父周奎,他是皇后周氏的父亲,封为嘉定伯。家里的钱至少也有七八十万两,养了无数乐女歌妓,“天下第一美女”陈圆圆一度也是周家班的乐女成员,被送到宫中陪侍崇祯,但被每天忙于政务的崇祯果断拒绝了!

    崇祯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他的岳父,说:“嘉定伯,朕现可封你为嘉定侯!汝先捐银五万两,为群臣作表率,如何?”

    “咳咳”,周奎咳嗽了两声,他性甚吝啬,年纪虽大了些,可对自己的口袋却一点也不含糊,他心想这个表率自己绝对不能做,否则自己会被群臣骂死。这帮老东西别的不行,骂人的功夫天下无敌,引经据典可以到春秋战国!而且周奎心想,捐助军饷是个无底洞,这次捐了,下次京师又被攻击怎么办?京城在崇祯一朝,就被攻击了四五次,每次都捐款,他不愿意!于是周奎说:“臣惶恐,就算倾家荡产,也不足五万两白银。”

    “不足五万?信口雌黄!可知欺君是满门抄斩的大罪!”崇祯忍无可忍,怒道。

    见崇祯皇帝真生气了,周奎才这才委婉表示:“即便臣勒紧裤带,也只捐得出一万两。”

    崇祯大怒,说:“一万两委实太少,汝至少得两万两!否则朕治你欺君之罪!”

    周奎见崇祯真的发飙,不敢再讨价还价,便答应了下来,说一会进宫找女儿先借一些。

    这时,王承恩也站了出来,把太监的捐赠名目交给崇祯皇帝,崇祯一看,里面倒有两个太监很仗义——王承恩自己把家产变卖,捐了五万两,司礼太监徐高捐了三万两。

    崇祯怒气冲冲让王承恩把太监认捐名录传给群臣看,吼道:“你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国家栋梁,爱国之心,难道还不如那些不识字的宦官吗?”

    这捐饷会搞了大半天,群臣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了,崇祯皇帝又把话说到这份子上了,这些官僚这才松了口,你五百两,我一千两,认捐起来。当天捐款登记造册完毕,一共也筹集了白银二十万两。

    三月初六一大早,崇祯皇帝特遣司礼太监徐高去他岳父府上,加封周奎为嘉定侯,让他兑现昨天认捐的两万两饷银。

    这时,周奎却翻脸不认帐,说道:“公公,昨天我也是被皇上逼得无奈,才信口说要捐两万两,周某回府把家里翻了个遍,也只找到三千两白银,实在没钱了,还望公公跟皇上求个情,去收别家的捐饷吧。”

    实际上,周奎三月初五晚上进宫哭穷,他的女儿周皇后背着崇祯皇帝从内帑中给了他五千两白银,周奎只想捐三千两白银,自己还留了两千两白银内帑。

    徐高又不能抄周奎的家,看他到底有钱没钱,于是长叹一声说:“老皇亲如此鄙吝,朝廷万难措手,大事必不可为矣!”

    徐高回宫复命,崇祯收到他的岳父周奎只捐出三千两白银的消息,当场瘫倒在龙椅上,愤怒骂道:“皆是亡国之臣!”

    因为崇祯知道,其他大臣听说他岳父只捐三千两,那他连二十万两饷银也凑不齐了,实在是心塞啊!

    而与此同时,“闯贼”却一步步逼近京师,摆在崇祯面前的道路,似乎只有“迁都”这一条了——迁都南京,大明似乎还有一线生机!